试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试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艾比班•依米提 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汉语文作文教学更不是一件易事。汉语文作文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 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汉语;写作;学生;教师;汉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9-106-01

一、教学的意义

有利于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汉语教学中,将“说” 和“写”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把平时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应用到写作中。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物,用笔记录下来。在记录中,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忙,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多看好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用的好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好词好句,好在哪里?从而培养学生用汉语思考问题,养成汉语思维习惯。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族学校教学来说,汉语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汉语写作教学则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中的难题。经过对部分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统计,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以识字为主,学文为辅,对于习作部分不是很重视,平时缺少写作专项练习。学生练得少,老师也讲得少。

(二)写作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上,老师讲,学生听,再组织动笔。学生对此出现了乏味,从而从心理上厌烦,讨厌写作。写景状物的文章基本可以,但是在借景抒

情及借物喻人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三)学生的词汇量达不到要求。学生写作时,常遇到学生嘴巴上会说,可一动笔就“傻”,不会用文字表达出来。究其原因,是我们平时教学时,忘记提醒孩子要学会积累以前学过的好词好句。

(四)写作内容空洞化。目前中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主要依靠课本以及作文范文。学生们缺少积累,如下图所示,我们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未较好地养成阅读课外书籍和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那么他们进行写作就仿佛是无源之水,干枯、单调,毫无感染力而言。

(五)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能够使用平时积累到的好词好句,能够写出居于较为通顺的,较为完整的作文。而低年级由于识字量少,无法写出完整的几句话。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因此在书写上存在下笔难得情况。

(六)目前初中阶的少数民族学生全部都使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 汉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基本上能够书写记叙文、议论文或者说明文,反 之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除了记叙文外,其他文体的作 文无从下笔,甚至动不了笔,这势必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升学率。

三、少数民族学校汉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目前随着国语学习的推进,少数民族 学生已逐渐意识到学好国语的重要性。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要学好一 门语言,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如何创 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是摆在少数民族学校 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孩 子们都已习惯用母语交流,老师也很少自发地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流。除了课堂用语以外,基本上,老师说一句汉语,再把汉语翻译成母语。

这种做法,表面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实则,却抹杀了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再加上,个别老师普通话说的不标准,导致教出来的孩子也跟他一样,发音不准。如此一来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正确的掌握汉语文的发言,给汉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也给汉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太多的困难。

(一)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写作水平现状

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水平统计表

学校名称总人

数会写记叙文人数所占比

例是否写周

记是否阅读课外书籍是否摘抄好词好句

和田市肖尔巴格中学1355540.7%是否否

沙雅县第三中学88547253.3%是否否

乌鲁木齐市 38 中学116565756.3%是否否

乌鲁木齐市 66 中学3250322499.2%是是是

疏勒县塔子洪司也克小学261249%是否否

疏勒县塔子洪中心小学2325724.5%是否否

乌鲁木齐市第 19 小学3586260672.6%是是是

乌鲁木齐市第 74 学1389100172%是是是

乌鲁木齐市第 126 学98084986%是是是

从上上表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的中小学生每周都写周记,但是能写出记叙文的人数最高是 99.2%,而最低仅占 9%,试想这些学生将来还要面临更多的考试和竞争机会,但是他们将会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们的考试中都离不开写作,而且分值也较高,连最简单的记叙文都写不出来,我们很难想象这些学生还能写出其他文体和体裁的文章,究其原因,我们从表中得出如下结论:学生除了阅读和学习课本之外,除了市区学校之外,城镇中小学的学生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更谈不上摘抄和记录好词好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素材,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思枯竭、胸无点墨、江郎才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而导致语言驾驭不足,立意不够深刻,选材单一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写作水平现状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学科教师 MHK 成绩统计表

班级听力阅读书面口试总分等级达标情况

1592 级初中汉语班90707051281三级乙等否

1592 级初中汉语班69706053252三级乙等否

1592 级初中汉语班85795258274三级乙等否

1632 级小学汉语班85797666306三级甲等是

1632 级小学汉语班71647384292三级乙等否

1632 级小学汉语班63504451208未获级否

1632 级小学汉语班82647472292三级乙等否

1632 级小学汉语班82737351279三级乙等否

1632 级小学汉语班90677156284三级乙等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31233938131未获级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39123326110未获级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74679054285三级乙等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36473135149未获级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95886572320三级甲等是

1732 级小学汉语班42353640153未获级否

1732 级小学汉语班47353449165未获级否

(*1592 级指的是 2015 年秋季两年制培训班)

自 2013年全区开始正式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特点, 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 化考试。三级标准是:达标者掌握全部甲级、乙级、丙级词和部分丁级词。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使用汉语进行正常交际。在汉语授课课程的学习中基本没有听力和阅读方面的障碍。可以用汉语以口头和书面方式简单叙述事情的发展过程,做出简单的评论;可以较熟练地正确书写常用句子,会使用常用标点符号。可以撰写一般性学习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常见叙述文、应用文。从三级的标准我们得出教师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而从事汉语学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达到三级甲等,从上表中我们随机抽取了 16 名汉语学科教师的MHK 成绩,达标的仅为 2 名,占总人数的 12.5%,试想水平未达标的教师又怎么能培养出写作水平合格的学生呢?这种现象在乡镇学校尤为严重,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一)增加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在“重视教科书”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并背诵下来。看到相关的作文题目时,能做到“有话可说”。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少儿版的经典名著,加强作文阅读等, 通过阅读间接地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生活,积极参加社会社会实践活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写日记,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将自己看到事物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比如:每组织学生一次活动或者一次打扫除,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三)注重学生互相修改习作。学生交叉修改习作,既可以帮助他人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在相互修改习作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写作,教师一方面要认真批改作文,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修改的依据;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作文评讲,在评讲过程中,教师要突出作文中出现的共性现象。

(四)注重作文评语。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赞赏。因此,我们要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练习中的“闪光点”,并将其夸大,称赞的范围,可以小到“一个字”,大到“一段话”。让学生在老师表扬的评价中,获得自信。从不敢写、不愿写,过渡到想写、愿写。

(五)注重语感的培养。学任何一门语言,语感相当重要。那么如何培养语感?我认为,先多听、多看汉语节目频道。给自己创造一个学语言的环境。其次,多背,多积累好词好句,将平时积攒起来的好词好句,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增加文章的“亮度”。

(六)进行专项训练,教师对学生作文尽量面批。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摆正心态,抱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心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教学生写作文。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敢于创新,只要符合学生的“口味”,我们要“趁热打铁”,举一反三。让学生不再拘泥于一个框架,带着一颗真挚的心,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记揣摩,用心写好。

总而言之,名师在学生写作前进行指导,然后学生写作。教师要积极尝试范文或者片段导引教学法、作文探究教学法、片段仿练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作文训练的知识要点,选择关联的范文或片段,以之为导引,引导学生解剖作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范文引导法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从仿作到独立作文,作文探究教学法意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文、失误作文进行探究,自主发现成功作文的成功之处,以及失误作文的“败笔之处”,在探究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学生兴趣。

作者简介:

艾比班•依米提、女、维吾尔族(1973.11-)副教授 新疆师范专科学校

布阿依夏木•依米提、女、维吾尔族(1978.9-)喀什塔孜洪乡克热木兰中心小学

论文作者: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试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写作教学论文_艾比班•依米提,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