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论文

武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雷雨迟 ,熊振芳

摘要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需求意愿以及服务内容的具体需求,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武汉市张家湾、积玉桥两个社区142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智慧养老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了解程度低,智慧养老产品普及率低,经济和智能产品使用困难是影响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对安全和健康监测以及医疗、购物、饮食方面的需求较大。[结论]应大力宣传智慧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研发符合老年群体需求的智慧养老产品,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关键词 :武汉市;社区;调查;智慧养老;需求;产品;服务内容

据武汉市民政局发布的全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分析报告,截至2016年老年人总数比2015年(163.76万)增加9万人,2016年底武汉市老龄化程度接近20.7%[1]。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为医养服务的技术、服务资源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围绕智慧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产品与新模式不断涌现[2]。武汉市对智能养老进行了尝试,政府、社会联合一些企业开发了相关服务项目[3]。课题组对武汉市两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智慧养老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武汉市积玉桥、张家湾两个社区老年人150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居住时间≥6个月;③认知及反应能力正常;④知情同意本次调查。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武汉市智慧社区养老需求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①老年人的一般情况;②智慧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包括智慧化养老了解程度、是否需要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养老产品购买意愿、费用范围、服务内容等。采取入户调查形式。共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7%。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所得资料逐项审核无误后导入SPSS19.0进行分析。

2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142人,其中男86人(60.6%),女56人(39.4%);农村户口105人(73.9%),城镇户口37人(26.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8人(69.0%),其他44人(31.0%);年龄60~69岁56人(39.4%), 70~75岁50人(35.2%),其他年龄段36人(25.4%);从被调查老年人居住情况看,48人(33.8%)独自居住,占比最高,40人(28.2%)与配偶居住,42人(29.6%)与子女居住,12人(8.4%)为其他居住方式;经济方面:个人月收入800元以下者37人(26.1%),800~<1500元者51人(35.9%),1 500~<3 000元者39人(27.5%),3 000元及以上者15人(10.6%),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差距较大。

2.2 智慧养老服务需求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X 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网络具备开放性以及虚拟性的特征,因此也就极易遭受到病毒、黑客的入侵,导致数据信息的泄露,甚至会导致系统瘫痪。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确保网络通信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2.3 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 大多数残疾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持支持态度,他们会关注照护服务方面的市场信息,认为用智能产品能够更好地生活,并且能减轻家人的负担;36.2%的残疾老年人持无所谓态度,他们大多数与疾病相伴多年,已经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觉得不需要其他产品辅助生活。影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因素,月收入较低的老年人不希望花费较多的资金购买智能产品,觉得用不用智慧产品都无所谓,但是月收入偏高的老年人则希望购买智能产品保障生活质量。此外,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更容易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需求,从而保持支持态度,具体情况见表1。

表 1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 (n =142) 人(%)

3.1 智慧养老覆盖率低 从调查的两个社区来看,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程度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被调查的老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居多,对智慧养老的一些专业术语以及产品不理解,对于智慧养老的了解程度较低。第二,智慧养老的宣传力度低,如今信息过于繁杂,导致智慧养老服务相关信息不能准确传达给受众群体,消费者对智慧养老服务及产品了解不深入,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

2.2.1 智慧养老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并不了解智慧养老及其相关内容,或者是听说过智慧养老,但并不知道智慧养老的其他内容,对智慧养老的了解程度仅处于听说过的状态。

图 1智慧养老服务内容需求

4.1 加大智慧养老宣传力度,鼓励养老消费 调查发现,课题组选择的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了解程度一般。与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信息被很多无关紧要的信息扰乱,导致信息最终到达消费者时准确度降低,让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了解不深入。应改善宣传方式,首先,将“智慧养老”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借助权威媒体舆论引导,通过张贴海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进行宣传,在社区宣传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功能和优势,更新养老观念,让老年人了解智能化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其次,考虑到老年人对智能化设备比较陌生,应从最容易获得的智能手机入手[4];第三,将智慧养老发展较快地区,如北京市城六区的实践特色[5]拍摄成视频在社区循环播放,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老年人的子女认识到智慧养老服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由子女帮助老人选择产品、设备,鼓励老年人进行智能化产品消费。

3讨论

2.2.4 老年人智慧养老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问及您希望有哪些具体服务时,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是紧急救护(92.3%)和健康监护(67.6%),包括定位、语音提醒、一键呼救等,不难得知身体状况是现阶段老年人最关注的方面;61.3%的老年人选择求医问药;48.6%的老年人选择休闲娱乐,包括语音、视频聊天、大屏智能游戏等;40.8%的老年人选择送货上门;31.0%的老年人选择康体锻炼;14.1%的老年人选择生活照料。见图1。由此可见,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群体对“医疗、饮食、购物”的服务需求较多。

3.2 养老产品使用少 老年人熟知的智慧养老产品大多数是长期宣传或是常见、常用的产品,如电子血压计,身体相对健康的老年人很少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护理设备。询问没有使用智能养老产品的老年人不使用的原因:首先,是怕自己不会使用智能设备,使他们从开始就对智能养老产品产生排斥感;其次,是对智慧养老服务质量的怀疑,老年人因不了解智慧养老服务,很怕在使用产品时出现故障或者意外;第三,则是经济原因,怕产品太贵经济承受不了。

总之,要想让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体育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有趣高效的教学环节,大胆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心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这样的课堂,才能品尝乐趣,充满情趣,生发灵气。此外,广大体育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着重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用新颖的形式来开启学生的动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身心受益。

2.2.2 老年人使用智慧养老产品情况 被调查的老人中,54.9%的老年人使用过智慧养老产品,但是大多数只能使用简单的智能产品,排在前3位的是电子血压计(66.7%)、智能手机(61.5%)、心率手环(39.7%)。询问是否知道其他智能产品时,12.7%的老年人不知道其他智能养老产品,40.8%残疾老年人知道电动轮椅、气垫床、肢体康复机等。

4对策

2.2.5 老年人对智能养老产品的需求 调查发现,69.7%的老年人因为操作复杂不愿使用智能养老产品,但经过课题组成员详细介绍智慧养老产品后,55.6%的老年人愿意通过学习操作使用智慧养老产品;问及所能承受的养老产品价格区间时,60.6%的老年人认为800元以下,少数老人表示超过1 000元,不过有些老人透露家里的子女愿意支付购买产品费用。此外,被调查者顾虑较大的还有产品的质量,41.5%的老年人担心花费高价钱购买的产品质量不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质教育的落实,社会对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拘泥于课本上仅有的知识,而是加大关注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新课标也倡导课堂上要以教师为主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直接感受知识,增强自我效能感。落实到具体方法上就是用任务型教学法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堂上一个个学习任务掌握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方法。

4.2 政企联合,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与社会资本合作,给予承担项目的企业一定的补贴和荣誉,重点支持核心关键技术、智能养老设备设计与开发、智慧养老产品设计与开发等项目[6]。本次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学习和接受能力下降[7],相关科技企业应该基于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加强技术创新,在开发智慧养老产品时应考虑老年人对相关产品操作的接受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研究老年人群的需求特征,开发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贴近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智慧养老新设备[8],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产品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的步伐。近年来,国家对养老产业的资金投入增加,但是对于智慧养老方面关注度仍不够,对于经济较困难的家庭,若购买智慧养老产品,政府可给予老年人购买产品的津贴,使老年人不必因费用太高望而却步,让其享受智能产品带来的便捷。

4.3 注重教育,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和老年消费者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包括养老服务平台开发与维护人员和技能管理人才。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此类人才的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和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注重学科交叉,加强相关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社区护士和平台设计师等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6]。另一方面,招募养老服务志愿者,鼓励各大院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同时加大对志愿者的奖励力度,在升学就业、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更加优厚的待遇[9-11]。此外,老年人整体教育程度偏低,存在学习能力、记忆力下降趋势,使老年人在接受和使用智能产品时遇到困难,应加强对老年群体互联网知识以及个人智能终端的使用培训,利用老年大学、社区、养老机构等平台,借助社区护士、志愿者等群体的帮助,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课堂,发挥低龄老人的力量,对身体健康且有意愿服务他人的老人进行培训,让老年人带动老年人[12-15]

课题日常监管由该课题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管理官员负责实施,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协助。课题监管主要通过审核报告、与受资助人保持联系、审计、检查原始实验记录、现场检查等方式实现。

5小结

近几年,武汉市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养老”示范城市,但由于老年人观念保守、使用互联网产品的知识和能力不够,加之对互联网智能产品的风险预测较大,导致智慧养老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困难,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扩大。相信通过政府引导,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改进智慧养老发展对策,推广优秀养老项目,可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

[1] 赵洪斌.2016年武汉人口老龄化形势:全市老年人基数逐年递增[N].武汉晚报,2017-01-24(1).

[2] 华中生,刘作仪,孟庆峰,等.智慧养老服务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16(6):535-544.

[3] 湖北省武汉市民政局.湖北武汉市:加大创新力度 开创服务新格局[J].社会福利,2017(7):11.

[4] 颜鲁合,钟鸣,王志宏,等.兰州市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9):29-31.

[5] 左美云,李杨梦羽,聂博.智慧养老对老年人需求支持分析——以北京城六区为例[J].中国信息界,2016(6):88-91.

[6] 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64-69.

[7] 邵群英.智慧养老产品需求调研与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2):72-74.

[8] 李晓文.需求视角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策略探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5(8):43-47.

[9] 张丽,孙丹.智能化养老服务群体需求及发展思路探析——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J].劳动保障世界,2017(5):9-10.

[10] 唐美玲,张建坤,雏香云,等.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西北人口,2017,38(6):58-63;71.

[11] 邹芳嘉.医养结合智慧养老项目广泛推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2):58-59.

[12] 杨波,林毓铭,丑建忠.广州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J].社会保障研究,2017(4):21-35.

[13] 徐倩,熊根芳,沈绍武,等.“智慧社区”养老模式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开展思路与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2):64.

[14] 张颖.宁波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才智,2015(8):351-352.

[15] 卢晓莉.医养结合型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初探[J].开放导报,2017(4):88-92.

Survey of demand of intelligent old -age service in community of Wuhan

LEI Yuchi ,XIONG Zhenfang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bei 430070 China)

中图分类号 :R473.5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02/j.issn.1009-6493.2019.08.039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7Y066。

作者简介 雷雨迟,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30070,湖北中医药大学;熊振芳(通讯作者)单位:430070,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引用信息 雷雨迟,熊振芳.武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9,33(8):1425-1428.

(收稿日期: 2018-05-20;修回日期:2019-04-07)

(本文编辑 张建华)

标签:;  ;  ;  ;  ;  ;  ;  ;  ;  

武汉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