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倪向东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倪向东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肿瘤内科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70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剂量的不同来分组ABC三组剂量逐渐增加,A组18例,B组22例,C组30例,对三组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三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过敏和脊髓压迫等症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局部水肿、颅内高压等症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两组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肿瘤患者而言,中、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则会存在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应该仔细斟酌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肿瘤;糖皮质激素;疗效;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 in treatment of tumor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afety and efficacy. Methods: 7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use of 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ose group ABC three groups dose was increased gradually, a group of 18 cases, 22 case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n = 30) and on three groups of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ausea and vomiting, allergies, and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symptoms compar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such as local edema and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ymptoms compared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 C occurrence rate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to be high, the result is stored in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umor, medium and low dose of glucocorticoid can to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long-term use of large doses of will drug safety problems, should be examined carefully use.

[keyword] tumor; glucocorticoid; efficacy; safety目前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应用范 围也在不断扩展,肿瘤临床中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对合并症的防治具有不错的效果,可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副作用,所以临床中额使用安全性有所质疑[1]。此次就我院的70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了70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肿瘤患者,共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患者12岁,最大患者74岁,平均年龄为(54.7±8.2)岁;肿瘤类型:肺癌21例,胃肠癌14例,乳腺癌11例,食管贲门癌10例,泌尿系肿瘤5例,肝癌和胰腺癌各3例,其他肿瘤6例;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7例,Ⅳ期43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3例,糖尿病9例,消化道溃疡3例;治疗方式:化疗64例,放疗11例。

1.2 方法

根据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将70例肿瘤患者分为A、B、C三组,糖皮质激素用量均转换为甲泼尼龙剂量,等价关系为:20mg可的松=5mg泼尼松=4mg甲泼尼龙=0.75地塞米松[2]。其中A组18例,剂量均在20mg以下;B组22例,剂量在20~40mg之间;C组30例,剂量在40mg以上。

1.3 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反应和并发症来进行评价,恶心、呕吐0至I级无过敏和水肿、颅内高压等症状的患者属于有效范围,其他的则为无效病例,对三组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6.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率(%)表示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采用X2检验,标准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有94.4%的病例出现了呕吐症状,88.9%的患者出现了过敏反应,77.8%的患者出现了局部水肿症状,61.1%的患者有颅内高压,100%有脊髓压迫症状,B组以上不良反应比例分别是81.8%、90.9%、95.5%、100%、100%。C组是90%、86.7%、90%、100%、100%。结果对比显示,三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过敏和脊髓压迫等症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局部水肿、颅内高压等症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2.2 三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增加会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C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其余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讨论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敏的效果,对肿瘤合并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目前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短期内用药在临床中存在一定的共识,大剂量用药却没有统一标准,所这是因为大家对于短期用药比较关注,对不良反应没有引起重视[3]。此次研究中,三组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随着剂量的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也在提升,说明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之间具有直接联系,高剂量的用药安全性比较低。

总而言之,短期内使用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并不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较大影响,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但是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则会存在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应该仔细斟酌使用。

参考文献

[1]唐会清.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2,16(7):39-40.

[2]胡智慧.Graves病甲亢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意义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0.

[3]黄建灵.肿瘤内科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12(6):658-659.

[4]史恩红.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21(11):52-53.

[5]慈明伟.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5(5):57.

[6]郝敏,林江涛.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4,13(26):2073-2075.

[7]李有才,沈明艳,周震,等.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5):494-497.

[8]杨静翔,罗虎,周向东,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肺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机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191-194.

论文作者:倪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_倪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