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论文_孟永刚 杨春红

孟永刚 杨春红

(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831200)

【摘要】目的:分析新活素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急性心力衰竭76 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两组。38 例入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38 例新活素治疗,入组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实验组指标改善较好,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显著。结论:新活素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佳,可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新活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62-02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较急,发病与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二尖瓣狭窄有关。此病严重威胁患者自身健康及日常生活,并发症多,常见的有心源性肝硬化、呼吸道感染、血栓形成、电解质紊乱,给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易反复,有效治疗引起临床重视。药物治疗为治疗首选方法。现搜集本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急性心力衰竭76 例,总结性分析新活素治疗效果,并回顾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急性心力衰竭76 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两组。对照组38 例,其中冠心病3 例,高血压6 例,7 例扩张性心脏病,均龄(66.53±5.47)岁,最大年龄86 岁,最小54 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5 例、23 例。实验组38 例,其中冠心病4 例,高血压6 例,7 例扩张性心脏病,均龄(66.51±5.44)岁,最大年龄85 岁,最小53 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14 例、24 例。对照组与实验组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抗血管、强心及利尿治疗,药物选择硝酸甘油、呋塞米及西地兰等。

1.2.2 实验组 在上述基础上,选择用药新活素,取1.5ug/kg 新活素给予患者静脉推注,约3-5min,后按照0.015ug/kg?min 用量给予患者持续静滴,共3d。

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包括心率、NT-proBNP(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LVEF(左室射血分数)、LVD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s(左心室收缩期内径)等,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症状较治疗前缓解情况,评定疗效,并比较。

1.3 疗效标准 无效:经过相应用药后,患者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气促、咳嗽等症状与治疗之前对比无缓解;好转:经过相应用药后,患者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气促、咳嗽等症状与治疗之前对比有所缓解;有效:经过相应用药后,患者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气促、咳嗽等症状与治疗之前对比基本消失。好转率、有效率相加即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较好(P<0.05),心率减慢,LVEF升高,LVDd、LVDs 下降,NT-proBNP 下降,差异显著。治疗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比较见表一。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1.58%,治疗无效7 例,好转与有效分别18 例、13 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74%,治疗无效2例,好转与有效分别16 例、20 例。组间对比,实验组较高,差异显著。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突然有呼吸困难表现,烦躁不安,迫坐呼吸,频频咳嗽,极度气促,咯痰呈血性泡沫状、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特点,双肺有干湿啰音,病情严重的患者由鼻大量涌出泡沫样液体,且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青紫,心脏听诊脉搏增快,舒张期奔马律,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1]。报道发现,广泛性急性心肌梗塞、急进型高血压或急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的排血量下降,且肺循环压力明显升高;二尖瓣狭窄患者,特别是心动过速者,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导致左心房血液无法充分流进左心室,机体左心房瘀血、扩张,肺静脉压相应升高,在各种病因下,机体肺毛细血管压力及肺静脉压力增高,肺毛细血管渗透压过高时,毛细血管中有大量浆液渗出,并渗入肺泡及肺间质内,伴有急性肺水肿者左心室的排血量下降,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常用药有血管扩张剂、镇静药物、利尿剂等,硝酸甘油为血管扩张剂,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改善作用;吗啡为常用镇静药,可有效减轻病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2];利尿剂对改善瘀血、肺水肿作用显著。除此之外,临床对于重度心衰者,也常用抗凝剂、醛固醇受体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等。实践发现,此病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病,如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等,治疗难度大,常规扩血管、强心及利尿治疗效果欠佳,应寻找一种有效药物。新活素为血管扩张剂,经重组DNA 技术制成,浓度高,可与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互相作用,使平滑肌舒张,从而达到血管扩张效果。本品可扩张肾小球动脉,促进肾小球滤过,加快钠排泄,缓解肺水肿,有效利尿,减少心负荷,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新活素属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模拟内源性脑利钠肽作用,治疗可靠、有效,具有显著应用效果[3]。

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采用新活素,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对比,心率减慢、LVEF 升高、LVDd 及LVDs 下降、NT-proBNP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心率由(110.1±19.7)次/分减慢为(71.3±11.1)次/分,LVEF 由(33.1±10.8)%升高为(45.7±9.9)%,LVDd及LVDs 分别由(68±4)mm、(49.9±4.2)mm 下降为(55±4)mm、(39.9±2.7)mm,NT-proBNP 由(7421.2±3805.7)ng/L 下降为(2963.2±2314.5)ng/L,且治疗有效率高,分别94.74%、81.58%,说明新活素疗效有效。

综上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采用新活素,疗效稳定,有效率高,应予重视。

参考文献:

[1] 吕艳秀,杨爽,李姣,唐怀宇.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02):148-149.

[2] 吴畏,林风辉.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5):29-31.

[3] 蒋鑫,王虹,王艳.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368-369.

论文作者:孟永刚 杨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  ;  ;  ;  ;  ;  ;  ;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论文_孟永刚 杨春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