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论文_董才宽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论文_董才宽

(江苏省盐城同洲骨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讨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使用CT扫描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然后在工作站的影像归档以及通信系统的处理软件中将两个水平层面的皮质骨厚度测量后取平均值,骨密度采用X线检测获得,以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来进行腰椎和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平均皮质骨厚度的相关性进行计算。结果:男患者的腰椎以及股骨颈处的骨密度以及平均皮质骨的密度要好于女性患者,且差异性较大。患者腰椎和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平均皮质骨密度有密切的关联。结论:老年患者的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有密切的关联,采用CT扫描是评价其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人;骨皮质厚度;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39-02

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非常多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骨质老化,营养吸收不够所引起的[1]。骨密度是体现骨骼强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可以准确的反应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和预测骨折的可能性,由于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应用,骨密度测量的精密度在日益提高,通常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来进行骨密度测量[2-3]。本文选取70例患者对老年人的肱骨近端骨折的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7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有20例,女性有70例。患者的入选标准:(1)骨折部位为肱骨近端;(2)均为平地摔倒的低能量创伤;(3)女性的年龄大于等于50岁,男性的年龄大于等于56岁。排除的标准:(1)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的钙磷代谢、骨代谢和肱骨近端骨肿瘤疾病患者;(2)不远接受螺旋CT检查的患者。

1.2 影像学设备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双侧的肩关节要保持中立位,使用CT扫描仪从肩锋到肱骨中段进行扫描,经工作站处理软件来调整窗宽和窗位值,将对比度增强来弱化髓腔里面的骨小梁结构,是皮质骨结构凸显出来。使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呈现出骨结构图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平均骨皮质厚度

以健侧肱骨作为测量的模板,把肱骨髓腔中心当做轴心,从冠状面到肱骨近端向下的观察CT图像可以发现骨皮质在逐渐增厚,在两侧的骨皮质内缘平行时,把此处肱骨的水平面作为第一测量平面,向远端20毫米处作为第2测量平面。使用工作站的测距功能测量皮质骨外缘间距离和内缘间距离,二者的差值为第1测量平面的皮质骨厚度。第二平面方法相同,第1平面的皮质骨厚度和第2平面的皮质骨厚度的平均值为患者的平均骨皮质厚度。

1.4 骨密度检测

取平卧位,使用DXA对患者的1至4节段和股骨颈的2个部位进行扫描,将个体的骨密度值和正常年轻人的骨密度值进行对比,结果用标准差表示,t值小于-2.5为骨质疏松,t值小于-1.0且大于-2.5为骨量低下,当T大于-1.0为骨量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第1、2平面的骨皮质厚度和平均骨皮质厚度进行正太性检验,满足正太分布的进行t检验,不满足进行秩和检验,进一步分析骨密度和平均骨皮质厚度的相关性,满足正太分布用线形相关性分析,否则运用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检验的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结果

2.1 本组研究组员的男性有20例,女性有50例,平均年龄为(69.2±5.1)岁。采用Neer 分型,有Neer I型7例(10.00%),Neer Ⅱ 型 11例(15.71%),NeerⅢ型22例(31.42%),Neer IV型30例(42.85%)。按骨质疏松标准分类:有骨质疏松56例(80.00%),其中男性10例,女性46例,骨量低下13例(18.57%),有男性7例,女性6例,骨量正常有1例(1.42%),为男性。对腰椎、股骨颈等部位的 BMD以及CBTMean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性别比较发现,男性的结果较女性优,说明老年男性的骨质质量好于女性。

2.2 平均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对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与CBT进行分析,发现男性的与女性的腰椎骨密度和CBTMean有强的关联性(r男=0.870,r女=0.86),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CBTMean也有密切的相关性(r男=0.892,r女=0.849)。然后对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和CBT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的骨密度和CBTMean有较强的关联性,(r男=0.865,r女=0.847),且骨质疏松男女患者的股骨颈处的骨密度和CBTMean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男=0.86,r女=0.72)。

3.讨论

本次研究采用螺旋CT和工作站在三维层面进行放大观测和测量,得到的结论为全部患者的腰椎以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和患者肱骨近端皮质骨厚度密切相关,本次研究通过调整了窗位以及窗宽和对比度,将皮质骨的结构更加突出,弥补了X线的不足,是测量结果更加准确[4]。老年人的近端骨折的机率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采用螺旋CT进行测量,可以明确骨密度和CBT的密切相关性,了解了患者的骨质情况,便于医生选用适合的固定材料进行骨折固定,提高的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玺,胡永成,耿欣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皮质骨厚度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5,(1):16-21.

[2]徐帅.内下侧皮质和肱骨距螺钉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4.(26):19-36

[3]高如峰.锁定钢板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88-3290.

[4]刘军,鲁厚根,廖全明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6):842-844.

论文作者:董才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皮质厚度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论文_董才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