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庆
常德市兴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社会城市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物的追求也有所转变,从基本的居住要求,转变为性能、功能、质量、外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是房屋建筑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控制策略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1.1建筑材料问题
建筑材料是工程建筑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质量。工程建筑具有耗材量大、用材种类多、资金成本占用量大等特点,这就给材料的检测与验收、材料采购与存储、材料成本管控等环节带来很大困难。材料检测与进场验收方面,由于材料耗量大、种类多,不可能实施全面验收,通常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便容易出现遗漏。由于建筑材料资金成本占用量大,部分承包商为了从中谋取利益,往往采购价格低廉的劣质材料,造成材料的技术参数、规格、品种等不符合工程技术要求。工程施工承包单位,为谋取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工程建筑质量。
1.2施工技术不足
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设备创新提供了动力技术。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成本、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各类新型设备与施工工艺无法及时引进,或者是应用新型设备与施工工艺后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导致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此外,由于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企业在施工方案制定时更加关注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进而建筑材料采购环节也会优先选择价格更加低廉的产品,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制约。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施工经验与市场需求差距越来越大,无法按照操作规范展开具体施工内容更是降低了整体施工效率。
2.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一般的建筑工程都是采用建筑单位承包制和企业总承包的方式。然后通过施工单位承包来保证实施的工程进度。由于施工单位千差万别,导致施工的质量也存在不同的差异,但是在工程管理体系当中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建设施工方案。建筑工程的承包企业主要采取文档型的合同来描述施工技术,并采用合同制度管理的体系和施工单位形成技术连接。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这样的交接方式不能使施工方和承包方完美的吻合,同样会出现种种漏洞。另外,施工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问题在于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科学的履行管理的职责,想在现场的施工人员也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
2.1监督制度不全面
多数建筑单位已经制定了工程监督制度,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以制度内容不完善、承包工程的监督过于形式化两个因素最为明显。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问题,无法立即找到复杂人员,对事故责任划分不清晰。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分包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偷工减料、偷工赶工等现象频繁发生。此外,由于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匹配的权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管能动性,使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障。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各类工作漏洞,使得工程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提升。
2.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低下,人员素质教育水平不高
施工人员认为只要按时完成任务就完成了一项建筑工程,从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保障,因此导致很多的建筑质量因为缺乏质量的管理从而出现了很多的质量问题,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用户就会和相关企业产生矛盾,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另外,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教育水平不高,素质教育差,缺乏专业的训练,对先进的技术不懂得如何操作,安全性也得不到相应的保证,这也是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和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要求贯穿于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保证各个操作环节都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完成对质量的标准化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竣工检查验收,做好施工工作总结。要实施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提高质量意识,做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过程的质量把关,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施工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才能对施工人员做出正确的管理,对施工的各个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合理整合人力和物理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培训,提升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问题处理能力,加强质量和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中严格遵守施工标准规范。
3.2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控
施工材料的采购时,采购人员应选取优质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使之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还要进行验收检查,核实材料的质量、型号、数量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还要派专人负责做好材料的储存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材料出现风化、变质、受潮等问题,影响材料的使用。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要租用或购买符合现代化施工要求的设备,在施工现场要做好设备的调配,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修和养护,杜绝设备超年限或带病工作。
3.3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关键。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以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因此企业应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施工工艺,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艺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使之与施工建设需要相匹配。选用新型的施工材料,经过实践验证后加以推广使用。引入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总之,要用先进的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借助先进的科技给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便捷,使建筑工程建设体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的特征。
3.4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指导职工,施工计划要满足可行性和精细化要求。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机制,严格施工流程规范管理,加强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当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出责任人加以解决。施工技术管理精细化,在各道施工技术开始前,要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取保施工的有效衔接,并对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做好事中检查,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实施跟踪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检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处理。最后要做好事后的总结,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良好的技术工艺加以延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需要以科学技术和管理体系为基础条件,将各类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理念积极引入到现有的工程管理制度中,实现管理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综合化。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和情况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准确预测各类施工风险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综合分析施工管理可行性、不断学习和积累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是实现建筑工程控制和质量管理的首要措施,更符合建筑工程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邵涛.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对策分析[J].门窗,2017(12):80.
[2]戴伟.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29-30.
[3]齐延春,王鹏举,刘炳霞.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建筑知识,2017,37(08):85.
[4]刘瑞定.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33-34.
论文作者:朱一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精细化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