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论文_徐静

当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论文_徐静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如今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做好疫苗接种的管理工作,使疫苗接种真正发挥其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疫苗接种;安全性;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337-02

疫苗接种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疫苗进行的应用,是在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下,由合格的技术人员为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的。疫苗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群的免疫力,从而实现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预防和控制。疫苗作为一种健康干预措施,在疫苗具有良好的质量,同时保存和管理完好,并且注射安全的情况下,是非常安全的。疫苗的安全注射不仅包括受种者的安全,还包对医务人员、环境以及公众的安全,这就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注射环境、用具、药物以及注射技术,以及注射后用具的处理等,这些因素都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否则疫苗的接种就会存在安全风险。

1.疫苗接种不安全注射因素分析

1.1 安全注射意识淡薄,接种人员素质高低不一

疫苗的接种对象通常是健康的婴幼儿和儿童,通常通过皮内、皮下以及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在实际的注射过程中,由于接种人员的素质不一,部分基层医院预防保健科涵盖预防接种、医疗保健于一体,医务人员来自各个专业,缺乏注射知识、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接种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等知识和技能,当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疫苗强化接种时,需要所有人员共同参与,这种情况就会对安全接种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缺乏,虽然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注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因素,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如违反无菌操作、自身防护不到位等,对接种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1.2 疫苗质量问题

通常情况下,疫苗和相应的一次性注射器都是由卫生防疫部门通过专门渠道进行供给的,来源相对可靠,安全性较高。影响疫苗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个接种点,如存储、稀释、接种和废弃等操作过程存在不合理,没有建立起去安全的疫苗存储管理制度,没有做好疫苗温度的检测、储存设备的管理等工作,没有及时的更新疫苗存储设备,疫苗登记管理不到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疫苗感染控制不力

通常情况下,严格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生产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以及接种者的操作失误,以及疫苗生产、运输、存储等过程存在的问题,导致由于疫苗接种对被接种者造成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疫苗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溶解过程污染、溶解过程污染以及注射物质错误等。疫苗溶解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采取无菌操作,而且必须按照规定环境进行存储,如果这一过程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溶解过程出现污染,进而导致接种安全受到威胁,影响被接种人的身体健康。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医疗废弃物处理混乱,没有进行良好的分类、封闭运输和及时的处理,会造成污染,威胁公众安全。

2.加强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的相关措施

2.1 开展注射安全教育

为了保证疫苗的接种安全,首先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注射安全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保证全科人员都具备安全注射的意识,并且具备安全注射的技能,包括注射知识、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接种异常反应、过敏反应的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等,从而确保注射人员具备良好的技能和素养,保证受种者的身体健康。通过开展注射安全教育,也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相关资料显示,针刺伤已经成为健康医务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注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

2.2 健全管理制度

2.2.1加强人员管理。针对疫苗接种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必须确保其具备职业医师、职业助产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师资格,而且必须具备无菌操作等基本的技能。另外,接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培训应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组织,并且要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从而确保接种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保证接种安全。

2.2.2疫苗管理。为了保证疫苗的接种安全,必须要对疫苗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疫苗管理制度。疫苗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建立一整套的疫苗管理制度,如疫苗的领取、保管、冷链装备基本模式、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设备温度、冷藏系统工作状态分析及改进措施与管理制度,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必须要保存在正确的温度下,否则会造成疫苗失效,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2.3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医院要加强对于感染质量控制,要设置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各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且进行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监控,如果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改正和补救,防止问题扩大,造成巨大的损失。

2.3 加强业务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接种者的业务能力和防医院感染的能力,医院需要加强业务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让相关医务人员能够认真学习接种规范,充分掌握免疫接种操作流程。培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安全注射、免疫接种流程、接种规划、消毒灭菌隔离、医疗用品与环境消毒、接种者家属管理与教育等。针对不同水平的人员,应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相关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人员,可能对培训内容的了解和吸收比较缓慢,应增加时间对内容进行细化,深化培训的内容,从而保证培训的效果。另外为了保证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定期组织闭卷考试,并且评定成绩,对于不合格人员要进行再次考试,直至合格为止。

2.4 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应用较多,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扩散的问题发生。医院应设置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专门负责,在严格的遵守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分别处理的原则下,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进行回收,并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医疗废物管理引起的伦理思考

医疗废弃物不是普通的垃圾,会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考虑到了医疗废弃物对病人、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安全问题,对其安全风险进行防范,但是对于其它因素缺乏有效的考虑和管理,医疗机构内部负责洗涤、废物处理以及运输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可能因为医疗废弃物而感染,当前在这方面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医疗废弃物的采集和处理,应按照严格的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但是当前很多地区并没有建立起废弃物的回收处置中心,在很多小型的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问题存在很多的问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于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从医疗垃圾的源头做起,进行分类管理,并且进行严格的处理和销毁处置,防止医疗垃圾再次进入市场在成二次污染。各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长效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物流失和污染问题,保证人们不受到医疗废弃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国强.预防接种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7):21-22.

[2]李俊玲,任继风,陈琦,et al.浅谈综合医院疫苗接种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3,26(1):106-107.

[3]邱彩凤,邓宝平,陈红梅,et al.新生儿疫苗接种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9):237-238.

[4]保障疫苗接种安全的新流程[J].河南医学研究,2008(3):227-227.

论文作者:徐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当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论文_徐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