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CI看国际检索期刊的发展_sci论文

从SCI看国际检索期刊的发展_sci论文

从SCI看国际检索刊物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刊物论文,国际论文,SC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SCI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反映科技文献及引文关系的检索刊物, 其姊妹篇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及人文索引(A&HCI)。SCI覆盖学科范围广泛,有数、理、化、工、农、林、医及生物学等,其中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期刊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引文索引更是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自1963年正式创刊,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今日的SCI已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检索刊物之一,成为拥有印刷版、磁带版、光盘版、网络版等多种版本结合的综合性检索体系。

2 SCI不同版本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SCI从发展伊始的印刷版,到以后扩展为集磁带版、光盘版、 联机版和网络版等多位一体的检索体系,走过了漫长而逐步突破的道路,反映出检索刊物普遍的发展规律。

2.1 基本情况一览表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国内常用或常说的SCI 是指其印刷版和光盘版,英文全称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而其磁带版、联机版和网络版均是原SCI的扩展版,英文以“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来区分,具体地,联机版称SciSearch.3,网络版称“Web of Science”。各种版本不仅在收录范围上有所不同,其特点也各异。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2 性能比较分析

印刷版是传统的文献载体形态,检索刊物自然也是从发行印刷版开始的。印刷版检索刊物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辅助设备,但形体笨重,收藏所占空间大,只能单用户使用,其最致命的弱点是查找信息费时费力,用户使用率必然下降。

磁带版相对印刷版前进了一步,其容量大,体积小,检索效率有所提高,但较之后来居上的光盘,性能逊色得多,而且价格昂贵,多用于联机服务。

光盘技术与检索技术的结合使检索刊物的性能大大改观,但费用不菲,SCI光盘年订购费约为10 950美元,带文摘的版本约为14 783 美元。光盘容量大,存储寿命可长达10~20年,用户界面友好,联机帮助功能强,而今天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联盟(CD-NET)实现了检索刊物的资源共享,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

国际联机服务商运用各检索刊物的磁带版推出了联机服务,SCI 在Dialog、STN等大型检索系统均可检索到。这些联机服务信誉好, 数据库种类全,数据质量高,可实现跨库的一次性检索,以及跨年代的检索,但检索的通信费用高一直是困扰用户的很大难题。在Dialog中,订购SCI印刷本的用户联机费用为60美元/小时,非印刷本订户为120美元/小时,另加记录输出费1.25美元/篇。在因特网日益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下,国际联机服务商也在逐步通过因特网为用户提供检索,从而大大降低了国际的通信费用。

网络版检索刊物的出现对其他类型有很大的挑战性。它是把网络技术和超文本连接与检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数据更新迅速,用户和检索刊物出版商的供求信息交流及时, 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 Webof Science是ISI产品的网络平台,对SCI这样一个引文库来说,网络版丰富的Web链接,真正体现了引文所揭示的文献之间的网状关系; 同时,ISI推出的网络版产品还可以和用户本地图书馆OPAC (公共检索目录)系统的数据融合,有助于数据检索一体化。ISI LINKS是ISI公司的一项网络新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一次获取全面信息的需要,实现SCI 的检索和其他重要数据库的检索相补充,以及和原始文献的获取相结合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目前,该公司已和一些期刊文献的出版商签定了合作协议,如学术出版社、Springer-Verlag、Stockton 等著名的出版商已同意将其出版的期刊电子版和ISI实现网上链接。 参与合作的出版商还在持续增多, ISI长远的目标是把ISI收录的8 000多种期刊文献的电子版和ISI引文库相链接。在数据库的合作方面,ISI已和重要的化学数据库取得联系,构建了ISI化学服务器,提供权威期刊、 专利上有关新型合成方法和有机化合物的信息。另外,在服务方式上,ISI LNKS提供因特网和内联网两种用户服务,并根据用户个体需求而设定网络链接。

表1 SCI各种版本比较

形态 出版周期收录期刊 回溯年限

印刷版 双月刊 3 500种 1961-

5600种(比

印刷版多

磁带版 周更新 Current

1974-

Contents

的2 000多

种期刊)

光盘版 季度更新3 500种

1980-

光盘版 月更新 3 500种

1991-

(带文摘)

联机版 周更新 5 600种(同

因服务商不同而 异:1974-

磁带版) (Dialog和STN); 1980-(Data

Star)

网络版 周更新 5 600种(同1974-

磁带版)

形态

索引类型及检索性能 技术要求 ISI是否

提供全文

印刷版 引文索引、来源索引 无否

(作者索引)、机构

索引、轮排主题索引

磁带版 引文索引、作者索引计算机设备 可通过ISI

机构索引、关键词索引 公司的文

关键词以外索引** 献传递服

光盘版IBM80386以上的 务获得原

CPU、有3M以上空文

间的硬盘,有光驱

光盘版 Windows版提供跨年度

、MS-DOS3.1以上,

(带文摘)检索,提供相关文献,

或Windows3.1以上

即有1篇以上共引文献

版本

的文献

联机版 支持跨年度检索和限与Dialog,STN,

年代检索,索引类型 DataStar等国际 否

同磁带版 联机服务商联机

网络版 分"快捷检索"和"

连上因特网的计可通过ISI

高级检索" ;支持跨 算机,或内联网 公司的文

库和任意时间限制检用户 献传递服

索;支持第一作者以

务获得原

外其他作者的被引文

检索***;

检索结果可按相关

度、日期、作者名

等排序;

提供相关文献,同

光盘版

注:*关键词索引:是指作者的文摘索引中及作者提供的关键词索引。

**关键词外索引:是指在文献的参考文献篇名中多次出现,但在文献本身的篇名和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词。

***第一作者以外其他作者的被引检索:是指网络版可按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作为检索入口查其文章的被引用情况,而其他版本则均要求必须以第一作者为入口查文章的被引用情况。

3 国际情报检索体系的发展趋势

3.1 网络出版风头正健

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按其流通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检索型网络出版物,如联机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利等各类信息库,通过主机和联机网络及检索终端来获取,属于单向读取型,是只读式出版物;另一类是通信型网络出版物,如电子期刊、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电子公告版等,属于双向读取型,是交互式出版物。它们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但网络出版突破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其信息因载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而更快更广地得到传播。同时,网络以实时的双向交流见长,使得购买者和出版商的需求和反馈更迅速,更合理。在因特网的热潮中,网络出版势不可挡,首先行动的是新闻出版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网络版读者日益增多,国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纷纷上网,随后,文学作品、参考工具书等各种文献类型的网络版越来越多,检索工具也不落后。著名的检索系统Dialog、Ei等相继上网服务。SCI 也推出了其网络版(Web of Science,http://www.isinet.com)。 可以看出:网络版的检索系统回溯时间长,数据更新快,检索界面友好,尤其对于主要用以揭示文献引文关系的SCI来说,其网络版丰富的Web链接更能直观地反映科学文献的联系,因而具有更强的检索功能。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访问,这就免去了订购单位在本地系统安装和维护大型数据库和相关软硬件的人、物、财力。可以说,网络出版代表了今后国际检索刊物的发展趋势。

3.2 各种载体仍将并存

虽然网络出版发展前景光明,但并非美玉无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出版也不例外。纸本的刊物价格低,无需技术设施,机读刊物则相反;对用户而言,无论是纸本、磁带还是光盘,都可随心所欲地检索和下载,没有联机时间长短的压力,没有通信传输的等待,没有原有信息丢失的担心,而联机版、网络版则相反;网络版的强大优势虽是其它载体不能比拟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以及人的习惯等因素的阻碍。依此看来,印刷本检索刊物的用户市场越来越小,可以说国际检索刊物已走出了印刷本时代,但说走向网络时代还为时尚早。因为光盘、联机数据库等各有优势,虽然受到网络版的冲击,致使其用户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会消失。因此,正是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各种载体之间的差异,注定了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各种载体不会互相取代,而是呈互补并存的局面。

3.3 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在社会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网络环境逐渐形成的今天,情报检索的模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户越来越倾向于自己查找信息,检索刊物的用户从情报检索专业人员转向了最终用户。ISI 是响应这一变化的先驱。早在1978年,ISI研制了PRIMATE(Personal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by Microcomputer and Terminal Ensemble)系统。ISI的创始人E.加菲尔德曾多次介绍这一成果,推广这个以PC为基础的“个人情报检索系统”。万维网技术的使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检索系统用户友好原则。从印刷版到联机版,从光盘版到网络版,从检索入口的多样化、检索界面的直观化,到联机帮助功能的强化,无不体现了用户友好的原则,检索系统的专家角色由亲自检索更多地转为辅导帮助,这一切都表明检索刊物的趋势是面向最终用户。

3.4 从二次文献检索到“One-Stop Shopping”服务

“One-Stop Shop”原意是指综合超级市场, 这里用来指无所不包的文献信息服务。时下,因特网上较专门的站点正倾向于把该专题的信息组织得尽可能完备,成为该专题用户的“One-Stop Shop”。 如微软公司的One Stop站点(http://www.onestopmicro.com )集中了从计算机产品到IBM、Apple、HP等厂商的全面的站点信息。在获取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日异便捷之后,用户越来越迫切地要求能同样便捷地获得相关文献的全文,于是检索系统从二次文献到全文成系列的服务应运而生,并很快得以推广。如EI公司推出了提供工程文献信息综合服务的工程信息村(EI Village)。ISI公司的ISI LINKS服务实现了类似的思想,它已与一些期刊出版商和重要数据库厂商达成协议,把SCI 的检索和全文的获取, 以及与相关专业数据库的检索相结合, 甚至与本地图书馆的OPAC系统馆藏检索相结合,从而提供给用户尽可能全面、方便的文献信息。可见,走出单一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走向从二次文献到全文、从相关多重数据库检索到本地馆藏信息获取,这种将信息统一集中定位的集成化服务,正是今后检索出版界的努力方向。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整个科学领域的全新面貌,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冲击着科学社会的方方面面,检索工具因其独特的功能成为对高新技术反应较灵敏的领域之一。在国际检索刊物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检索出版近年来进步也很大,如国内影响较大的万方公司,其ChinaInfo 提供的多种数据库已同时可以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渠道服务,北京文献服务处(BDS )也从传统的联机服务重点转向利用网络服务,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同行在向国际水平学习,这是良好的开端。然而,我国特殊的国情,比如通信设施落后,电子化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决定了我国的检索系统开发不能脱离国情,不能盲从国外,怎样合理部署下一步的发展策略,这是情报检索界面临的紧迫课题。

标签:;  ;  ;  

从SCI看国际检索期刊的发展_sc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