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建筑施工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成为了目前土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技术,其实际的应用范围也开始不断的变广起来。大体积混凝土已经由原本的几百立方米转变为几千立方米,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上升到上万立方米。这给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开展形成了挑战,其所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本文主要就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找出影响其施工技术的质量问题以及各类影响因素,制定出该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混凝土构建厚度大于一米的结构,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比较来说,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更易遭受到水化反应和温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溢水或者裂缝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保障土木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提升是必要的。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及其特点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相当大的体积,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水化热不能被及时排出,并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外部的温度相对于内部来说较低,所以会容易由温差问题导致裂缝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对其进行浇筑时,必须要保证一次性完成浇筑操作顺序,避免发生裂缝问题,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选择原料配制问题上,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比例控制进行原料配制;最后,在完成施工后一定要做好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养护问题,严格把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以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因为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
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一些溶液性的物质不小心渗入到混凝土当中,那么该混凝土的耐久性就会受到影响。
2.2收缩性
混凝土自身具有收缩性的特征,当混凝土没有外力干扰以及负载的状况下,混凝土就会呈现收缩变形等现象,这是其收缩性的表现方式。
2.3徐变性
混凝土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下,其自身会产生弹性形变,同时还会随着其时间的增长进而产生非弹性变形,这种现象被成为徐变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徐变性能会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发生变化,降低收缩裂缝的几率,同时也会增加其结构的变形程度,严重的还会对导致其预应力出现损失。
2.4使用材料
①水泥和水是混凝土结构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收缩性和强度会直接取决水泥以及水之间的配比数值,还会受到水泥种类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抗拉强度,通常,水泥的细度越高,混凝土就会越容易产生裂缝等现象;②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含量越高,其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现象就会愈加的明显,这是骨料表面的泥份阻碍了骨料和水泥浆之间的咬合以及粘结,其界面结构的强度也会随之降低,进而导致其抗拉强度下降;③要利用外加剂以及掺合料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处理,在掺入化学外加剂和掺合料时,会让其混凝土的干缩性得以提升。所以在使用化学外加剂时,AE减水剂的干缩值就会受到影响,其养护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如果没有进行早期阶段的养护,很容易让混凝土出现膨胀的现象,使得其更容易开裂。
3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技术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工作人员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搅拌时要严格按照搅拌要求进行搅拌,并且在搅拌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原料的投放顺序以及原料安放位置,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以及相应原料的投放质量,根据施工项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搅拌。另外,值得注意的时,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水泥在首次投放时不要过多,在每次投放原料之前要先将搅拌机进行仔细清理,水泥搅拌时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搅拌,以此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质量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检验标准。
3.2材料配比控制
在混凝土材料配比控制方面,需要进行水泥的合理选择,以预防混凝土因水化热作用出现内部温度升高的问题。而合理选择水泥材料,并进行配合比的严格控制,同时添加适当外加剂,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可以有效减少水化热现象的产生。选择高强度、粒径大的粗骨料,也能避免混凝土出现变形和收缩,实现对混凝土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的有效控制。选择合理的细骨料,可以使表面积得到有效缩减,从而通过降低孔隙率缩减水泥用量。添加适当外加剂,可通过减小水灰比提升同龄期混凝土抗拉能力。目前,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该类材料拥有较高早期强度,但水化热反应较大。采用矿渣水泥热度较低,但存在严重渗水和干缩问题,容易在后期出现裂缝。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粉煤灰水泥,并进行膨胀剂的添加,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灰量,实现对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的有效控制。在粗骨料选择上,需进行连续级配,将中砂作为细骨料。通过适当增加骨料和掺合料,也能使水泥用量得到降低。
3.3强混凝土的支护模板、浇筑和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选用木模或砖胎模,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如果采用钢模板,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因其散发热量较快,会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和浇筑方案可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以及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采取分层分段、斜面分层等方式进行,使混凝土沿着高度均匀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避免上下浇筑层之间产生施工缝,宜采用二次振捣法,以保证良好的接槎,提高密实度,分层厚度一般为20-30cm,且采用踏步式方式分层推进。混凝土宜专人振捣,振捣前进行交底培训,边角部位安排专人看护模板,防止漏振或振捣不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除进行正常的振捣外,在混凝土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排除大粒径骨料和钢筋下的空气,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并进行二次抹压消除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3.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通常我们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面敷设一层保温草帘的方法,塑料薄膜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由专人负责覆盖及洒水养护,确保7天的养护期,可达到保温和保湿的目的,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至过快散失而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可避免拉应力所产生的贯穿性裂缝。
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容易出现溢水和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针对这一情况,还要加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并通过加强材料配比、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和温度应力等各环节的控制有效预防问题的发生,继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崔海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6(01):158.
[2]常久.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240.
论文作者:李瑞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水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