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褪黑素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李淑慧[1]2003年在《N-乙酰-5-甲氧色胺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疼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它不仅可造成患者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焦虑不安,而且作为一种严重的病理刺激可使机体处在一种过度的应激状态,进而引发一系列重要系统/器官的生命功能障碍。故疼痛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然而,目前国内外可用于剧疼(如战创伤)镇痛的药物如吗啡、哌替啶(pethidine,Pt)等麻醉性镇痛药可引起呼吸抑制、颅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免疫抑制及成瘾等严重不良反应。若使用不当或被非法滥用,将引发巨大的社会灾难。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复合伤、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重,疼痛更为突出,因此有效的疼痛治疗是战伤病员成功救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难题。战伤救治的现实迫切需要寻找既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又无成瘾性、呼吸抑制等其它副作用的新型战创伤镇痛救治药物。N-乙酰-5-甲氧色胺(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又名褪黑素melatonin,Mel)是机体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已能人工合成。近年研究发现,许多物种包括人类,其血清中Mel水平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而引人注目的是小鼠的基础痛阈与吗啡、Pt的镇痛效应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与已知的Mel节律基本同步,切除松果体则导致痛阈的昼夜节律大为减弱;临床一些疼痛病人如:腹痛、丛集性头痛、伴有神经原性或特发性疼痛紊乱的慢痛病人以及伴有纤维性肌痛症状的病人等血中及尿中Me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者。将Mel试用于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 CH)及偏头痛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合长期服用Mel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等优点,充分显示Mel是一种既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又无成瘾性、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镇痛物质,如果将其用于战创伤镇痛可能具有广阔前景。中枢敏化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前沿课题。基于中枢敏化理论的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策略既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又能明显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降低其毒副反应,是近年刚刚兴起的镇痛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热点。但关于Mel镇痛作用的特点尤其是对重度(锐)疼痛(创伤痛模型)的影响、Mel能否用于超前镇痛及其疗效、与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吗啡代用品Pt的协同作用、创伤痛时中枢阿片受体亚型mRNA、中枢敏化、Mel受体及Mel合成代谢关键酶芳香烷基胺N-乙酰基转移酶(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AANAT)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Mel对其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对上述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为寻找既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又无成瘾性等其它副作用的新型镇痛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战创伤疼痛病员的有效药物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WP=11>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通过自行建立一种更符合战创伤临床实际的创伤痛大鼠模型和复制55℃热板法疼痛模型及冰乙酸致扭体疼痛模型,分叁个部分进行观察和研究:⑴通过观察Mel对轻、重度多种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及超前镇痛策略给药、icv给药对其镇痛作用剂量和强度的影响,以及Mel与Pt联合用药的协同镇痛效应,对Mel的镇痛作用及其特点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评价,并分析其主要作用部位;⑵首先观察了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和mt1、MT_2受体拮抗剂luzindole icv给药对Mel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Mel镇痛作用机制与内源性阿片受体系统和Mel自身受体的关系;继之进一步检测了创伤痛大鼠中枢阿片受体亚型mRNA、中枢敏化、mt1和MT_2受体及Mel合成代谢关键酶AANAT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Mel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期初步揭示Mel镇痛作用的分子机理;⑶探讨Mel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对阿片类镇痛药Pt成瘾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1.在热板及扭体疼痛实验模型上,Mel (30, 60,120mg/kg)均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痛阈,且于给药后60min达高峰,持续至120min仍有效,较Pt镇痛作用时间(约90min)更长。2.将大鼠右下肢体截肢的创伤模型与50℃热水举尾测痛模型有机结合起来复制建立了更接近战创伤临床实际的创伤痛模型。结果发现,大鼠痛阈于创伤后d1开始降低,于d3降低至最低水平,以后逐渐恢复,d7时基本恢复至正常。Mel于伤后立即、d1、d2、d3 ip或icv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痛阈,其镇痛作用于给药后40min达高峰,持续至120min仍有效。表明Mel对肢体严重创伤(截肢)造成的剧烈(锐)疼痛也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3.Mel( 30mg/kg)或Pt(10mg/kg)超前镇痛策略(preemptive analgesia, PA)给药(PA组,之后给药同治疗组),其增加大鼠痛阈的作用明显强于同剂量单纯治疗组。表明Mel、Pt超前镇痛不仅可达到满意镇痛效果,而且可以明显减少药物用量、降低其毒副反应,在临床尤其是战创伤外科(如术前)具有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4.在上述疼痛模型上,Mel 10mg/kg与麻醉性镇痛药Pt 10mg/kg合用,能明显增高动物痛阈,较Pt 单用(10mg/kg或20mg/kg)组的痛阈明显增高,且镇痛时间延长至120min仍有效。表明Mel在本身无明显镇痛作用的剂量下(10mg/kg) 不仅能明显增加Pt (10mg/kg)的镇痛作用,延长其作用时间;而且可显着减少Pt的用量,降低其副作用。5.Mel (0.25, 0.5, 1.0mg/kg, icv) 能剂量依

翟煦[2]2013年在《耳甲区电针调节ZDF大鼠血浆褪黑素缓解神经痛及降糖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褪黑素(Melatonin,MLT)又称为褪黑激素,在哺乳动物中,一般认为主要由松果体分泌,其分泌具有昼夜节律特点。从褪黑素被发现到现在已有近100年的时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它作用的认识愈加广泛,除了与昼夜、季节、光照、生理周期、甚至生命周期相关的一些生理反应与生理功能外,褪黑素还在缓解疼痛、调节血糖、减肥、抗抑郁等方面被深入地探究,且研究者对褪黑素的研究热情经久不衰。相对于人类对于褪黑素近百年的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可以被追溯至两千年前,而针刺疗法则更加久远。在中医理论形成后,针刺的作用机制被概括为“调和阴阳”,而究竟如何“调和”,传统理论并未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而“阴、阳”二字的由来确是因为古人对光的观察,继而推演到对自然界昼夜、季节的更替阐释并联系到人自身的生理、病理。褪黑素作为一种跟光调节密切联系的生物信号载体,并可以产生广泛作用的激素,成为联系自然光照变化节律与人体生物节律的一个纽带。针刺的一些适应病症也恰与褪黑素缺乏类的病症相重合,这不由的让我们大胆联想,调节褪黑素分泌可能是产生针刺复合效应的机制之一。我们前期的实验发现,耳甲区存在迷走神经耳支传入纤维的分布,恰当的电刺激能够产生迷走神经刺激的效果(VNS),继而产生镇痛、调节血糖、抗癫痫、抗抑郁、抗炎、降血压等功效,并观察到刺激耳甲区所产生的中枢神经核团的放电及神经递质和相关蛋白的改变。另外,文献记载了研究者对针刺疗法和外源褪黑素协同作用的研究,认为外源褪黑素与针刺效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的预实验重复了耳甲区电刺激对于病理模型大鼠镇痛、降糖及抗抑郁效应的观察,发现耳甲区电刺激后,病理模型大鼠血浆褪黑素浓度的提高。这些线索让我们联想到,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可以缓解病理疼痛模型大鼠的痛阈,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并促进其胰岛素分泌,缓解慢性应激大鼠模型的抑郁症状,这些情形可能有褪黑素的参与,并且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促进了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了血浆褪黑素的浓度,从而产生或者加强了上述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Zucker Diabetes Fat (ZDF)大鼠作为模型。这种模型大鼠具有(fa/fa)肥胖基因,并有遗传性,在特殊饲料诱导下逐渐自发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2型糖尿病(T2DM)的典型症状,肥胖,并发感觉神经痛等T2DM并发症,在国际上广泛用于T2DM及其并发症以及肥胖、代谢类疾病的研究,比传统胰岛β细胞损毁或部分损毁配合高脂饲料诱导的T2DM模型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模型在我们耳-迷走反射针刺效应系列研究中的应用尚属首次,耳迷走神经调节褪黑素分泌来产生针刺效应也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思路。实验流程:1耳甲区电针对ZDF大鼠体重、摄食的影响1.1动物分组实验采用雄性6-8周龄Zucker Diabetes Fat (ZDF)大鼠及Zucker Lean(ZL)。ZL大鼠予以普通颗粒大鼠维持饲料喂养,ZDF大鼠予以Purina#5008(粗蛋白23.5%、粗脂肪6.5%)颗粒料饲养以诱导T2DM。所有大鼠自由饮水,维持8:00-20:00光照、20:00-8:00黑暗交替的行为学实验独立动物房中适应性饲养3天,实验室温度22±1℃,湿度50±5%,每笼4-6只。分组情况如下:1.2实验结果1.2.1体重与内脏脂肪比1)体重同周龄ZL大鼠与ZDF大鼠在实验前相比较,ZL大鼠平均比ZDF大鼠体重轻9%左右(P<0.05)。经过30天电针干预后,ZL大鼠和ZDF大鼠分别与各自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耳甲区电针组(EA-ACR)体重增长较低,MLT腹腔注射组.(MTL-ZDF)与N-ZDF组相比较也较轻(P<0.05),而耳缘电刺激组(EA-AE)与其空白对照组(Naive, 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趋势上来看,ZL与ZDF对照组在体重增长率上(κ=(y-b)/x)有差异(P<0.05),N-ZDF体重增长较N-ZL组要快,N-ZDF与N-ZL末次体重测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1.2.2摄食量与N-ZL组相比,ZDF组30日均摄食量显着较大(P<0.01),而在ZL组的电针干预的两组组(EA-AE, EA-ACR)其摄食量较低(P>0.05),但这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ZDF组比较,MLT-ZDF组30日均摄食量较低(P<0.05),而ZDF电针干预的两组(EA-AE-ZDF, EA-ACR-ZDF)与N-ZDF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耳甲区电针对ZDF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2.1动物分组2.2实验结果2.2.1机械痛阈在手术前,各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手术及电针刺激30天后,与N-ZL组相比,ZDF大鼠各组机械刺激收爪时间显着下降(P<0.01),与N-ZDF相比,C-ZDF(?)且收抓时间更低(P<0.05);而ZDF耳甲区电刺激(EA-ACR-C-ZDF)与MLT干预组(MLT-C-ZDF)较N-ZD和C-ZDF组高(P>0.05)。从各组变化趋势上来看,N-ZL组前后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N-ZDF组30天后较之前相比显着降低(P<0.01),ZDF的3个CCI手术组在术后机械刺激收爪时间显着下降(P<0.01),EA-ACR-C-ZDF与MLT-C-ZDF丙组干预后械刺激收爪时间有持续稳定的回升,且高于N-ZDF组(P<0.05),MLT-C-ZDF组与EA-ACR-C-ZDF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2.2热痛阈在手术前,各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手术及电针刺激30天后,与N-ZL组相比,ZDF大鼠各组机械刺激收爪时间下降(P<0.05;C-ZDF P<0.01) MLT-C-ZDF(?)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ZDF相比,C-ZDF组收抓时间较低(P<0.05),MTL-C-ZDF组较高(P>0.05),EA-ACR-C-Z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ZDF组相比,EA-ACR-C-ZDF组较高(P<0.05),MTL-C-ZDF组显着升高(P<0.01);MTL-C-ZDF组与EA-ACR-C-ZDF组比较,MTL-C-ZDF组较高(P>0.05)。从各组变化趋势上来看,N-ZL组前后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Z-ZDF组30天后较之前相比降低(P<0.05),ZDF的3个CCI手术组在术后机械刺激收爪时间下降(P<0.05;C-ZDF, MLT-C-ZDF P<0.01), EA-ACR-C-ZDF与MLT-C-ZDF两组干预后械刺激收爪时间有所回升,MLT-C-ZDF组与C-ZDF组(P<0.05)与EA-ACR-C-ZDF组(P<0.01)相比回升较为显着。3耳甲区电针对ZDF大鼠血浆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3.1动物分组3.2实验结果3.2.1血糖实验前同周龄的ZDF大鼠与ZL大鼠相比血糖水平已有差异,ZDF大鼠血糖显着高于ZL大鼠血糖水平(P<0.01);与ZDF空白对照组相比(N-ZDF), ZDF其余叁个干预组的血糖均有下降(P<0.05),且EA-ACR-ZDF组与MLT-ZDF组的血糖下降尤为显着(P<0.01);ZL各组间血糖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从前后变化趋势上来看,ZL大鼠血糖较为平稳,ZDF大鼠血糖实验前后比较均显着增高(P<0.01),MLT-ZDF组在第2周时表现了较好的血糖控制作用(P<0.05),但在第4周时血糖有所回升,而EA-ACR-ZDF与EA-AE-ZDF组在第3周和第4周时表现了较好的血糖控制作用(P<0.05)。3.2.2褪黑素实验后各组大鼠血浆褪黑素水平与N-ZL组比较,ZDF各组均有显着差异,ZDF组中N.EA-AE、M、X褪黑素水平显着较低(P<0.01),EA-ACR、EA-ACR-C、M-C褪黑素较低(P<0.05);ZL组中EA-ACR褪黑素较N组高(P>0.05),EA-AE组无显着差异。ZDF组中,与N-ZDF组比较,EA-ACR、EA-ACR-C、M-C组褪黑素水平升高(P<0.05),C组褪黑素水平下降(P<0.05)。ZDF组中,EA-ACR与EA-AE、M组比较褪黑素水平较高(P<0.05); EA-ACR-C、M-C组较C组显着较高(P<0.01)。ZL组中,N与EA-AE组无显着差异(P>0.05);ZDF组中,N、AE-EA、M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EA-ACR-C与M-C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3.2.3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Gh)实验后各组间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ZL组比较,ZDF组中N、EA-AE、M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浓度较高(P<0.05),其中ZDF中N、EA-AE显着较高(P<0.01),ZL组中EA-AE、EA-ACR组无显着差异,EA-ACR-ZDF组亦无显着差异;EA-ACR-ZDF组与N-ZDF、EA-AE-ZDF比较显着较低(P<0.01),与M-ZDF比较较高(P<0.05)。3.2.4胰岛素实验后大鼠各组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与N-ZL相比,EA-ACR-ZL组、N-ZDF组、EA-ZCR-ZDF组、M-ZDF组较高(P<0.05),其中EA-ACR干预的两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显着较高(P<0.01);ZL组中,EA-ACR干预组血浆胰岛素水平较EA-AE组显着增高(P<0.01);ZDF组中,EA-ACR干预组较其余各组均显着增高(P<0.01);而N-ZL与EA-AE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N-ZDF组、EA-AE组、M-ZDF组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2.5五羟色胺(5-HT)实验后各组血浆5-HT水平,与N-ZL、N-ZDF、C-ZDF组相比,EA-ACR-C-ZDF组(P<0.01)与M-C-ZDF组(P<0.05)显着升高;EA-ACR-C-ZDF与M-C-ZDF组相比较高(P<0.05); N-ZL、N-ZDF、C-ZDF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4电针刺激对ZDF大鼠中枢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4.1动物分组同“3.1动物分组”。4.2实验结果4.2.1免疫荧光从图11、12中可以观察到,N-ZL、EA-ACR-ZL、EA-ACR-ZDF、M-ZDF组mt1受体与INSRβ受体在下丘脑部共同表达;EA-AE-ZL、EA-AE-ZDF组仅见mt1受体表达;N-ZDF组未见mt1受体与INSRP受体表达。N-ZL、 EA-ACR-C-ZDF、M-C-ZDF组mt1受体与5-HT1AR受体在脊髓腰膨大共同表达;N-ZDF组与C-ZDF组未见mt1受体与5-HT1AR受体表达。4.2.1Western blotmt1在下丘脑部的表达水平,与N-ZL相比,N-ZDF组较低(P<0.05),EA-ACR-ZL组,EA-AE-ZDF组,EA-ACR-ZDF组,M-ZDF组显着升高;与Z-ZDF相比,EA-ACR-ZL组,EA-AE-ZDF组,EA-ACR-ZDF组,M-ZDF组升高(P<0.05),其中EA-ACR-ZL组显着提高(P<0.01),ZL组中EA-ACR组比EA-AE组亦有显着提高;而N-ZL组与EA-AE-ZL组无统计学差异,ZDF干预组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mt1在脊髓腰膨大部的表达水平,与N-ZL相比EA-ACR-C-ZDF(P<0.01)显着提高, N-ZDF与C-ZDF表达降低(P<0.05);与N-ZDF相比,EA-ACR-C-ZDF显着提高(P<0.01), N-ZDF与C-ZDF表达降低(P<0.05);与M-C-ZDF相比,EA-ACR-C-ZDF亦有显着提高(P<0.01)。INSRβ在下丘脑处的表达水平,与N-ZL和N-ZDF相比,EA-ACR-ZL, EA-ACR-ZDF, M-ZDF组显着提高(P<0.05),而EA-ACR与EA-AE组相比亦分别有显着提高。5-HT1AR在脊髓腰膨大部的表达水平,N-ZL水平与其他组相比有较高表达(P<0.05);与C-ZDF和N-ZDF组相比EA-ACR-C-ZDF和M-C-ZDF组较高(P<0.05)。5结论本研究基于前期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从耳甲区-迷走神经联系学说入手,提出耳甲区电刺激促进褪黑素分泌,继而产生缓解慢性神经痛、调节血糖、降低体重等褪黑素缺乏类相关疾病的假说,并采用了Zucker Diabetes Fat (ZDF)大鼠(fa/fa)基因突变模型,进行了从行为学到生物化学到分子生物学不同层面的系统研究。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耳甲区电针刺激(EA-ACR),可以有效控制ZDF肥胖大鼠模型的体重,抑制高血糖,提高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了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胰岛素受体INSRP在下丘脑的表达;且缓解了ZDF慢性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机械刺激疼痛和热刺激疼痛,提高了血浆五羟色胺水平(5-HT),以及5-HT受体在脊髓腰膨大处的表达;上述效果以EA-ACR提高了血浆褪黑素浓度、调高了褪黑素受体(mt1)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水平为基础,并可能通过EA-ACR兴奋了副交感神经神经促进褪黑素分泌来实现,这可能是针刺复合效应的共同机制之一。可以展望,许多褪黑素缺乏类疾病与症状,可以用EA-ACR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邹丹[3]2001年在《褪黑素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用猫脑立体定位技术和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以刺激内脏大神经诱发猫丘脑后核群(Posterior Group of the ThalamicNuclei,以下简称PO)的单位放电为内脏痛指标,研究松果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褪黑素(Melatonin,以下简称MT),对PO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的影响,展示MT的中枢镇痛作用。发展了MT中枢镇痛作用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揭示MT镇痛机制提供新的基础实验资料。本实验结果表明,MT对PO一簇诱发放电(第一成分)及两簇诱发放电(即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从而提示MT对Aδ纤维传导的快痛和C纤维传导的慢痛均有镇痛作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能部分阻断MT的镇痛作用,说明在MT的镇痛过程中有阿片系统的参与。M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拮抗MT对Aδ纤维传导的第一成分的抑制作用,但对C纤维传导的第二成分,阿托品基本不影响MT的镇痛作用。此外,阿托品可加强吗啡对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抑制作用,可见,MT和吗啡镇痛作用的机理存在差异。以上结果表明,MT在丘脑水平参与抑制内脏痛,在此抑制过程中可能有胆碱能系统和阿片系统的参与。

汪叶松[4]2017年在《丹参酮ⅡA和褪黑素调控慢性痛大鼠脊髓神经炎症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前言慢性疼痛是一个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常见问题,在诱发因素或原发疾病控制后可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痛包括神经病理性痛、炎性痛及肿瘤性相关性痛等,由于机制尚不清楚,当前对慢性痛的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最近研究提示脊髓神经炎症反应在慢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丹参酮ⅡA(TSN ⅡA)已被证明可以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而发挥其调控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但TSNⅡA在炎性痛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建立慢性胰腺炎(CP)大鼠模型,应用行为药理学、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TSNⅡA在炎性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此外,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褪黑素均被证明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但其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尚无报导。因此,我们也观察了褪黑素对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总之,本研究通过观察TSNⅡA和褪黑素在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及机制,为以脊髓神经炎性反应为靶点的慢性痛镇痛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实验一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慢性胰腺炎大鼠脊髓神经炎症反应调控慢性痛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CP由于长期的胰腺外分泌炎症通常可导致严重和持续的腹痛。以前有关CP疼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外周,而中枢神经系统对这种CP疼痛的调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TSNⅡA是传统中药丹参的一种活性成分,通过下调迟发性促炎因子即HMGB1的表达而实现其抗炎作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中,有研究指出HMGB1可以激活TLR4,进而诱导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释放促炎细胞因子。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TSN ⅡA对叁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CP大鼠痛觉传递的影响及其中枢性调节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在大鼠胰腺内注入TNBS制作CP模型。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半定量评分描述。腹部疼痛行为学通过von Frey纤维评估。通过western blot测定脊髓HMGB1的表达。脊髓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L-6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腹腔注射TSN ⅡA或鞘内注射抗HMGB1中和抗体后,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测定TLR4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GFAP)的表达。.研究结果TNBS注射可引起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着增加脊髓HMGB1及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而TSNⅡA可缓解机械触诱发痛,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并抑制TNBS诱发的这些炎症因子的表达。此外,TSNⅡA还可以显着抑制TNBS诱发的脊髓TLR4和GFAP的表达,而注射抗HMGB1中和抗体未观察到脊髓TLR4和GFAP的表达变化。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HMGB1参与了 CP疼痛过程,这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治疗的靶点。TSN ⅡA可以通过下调HMGB1和TLR4表达缓解CP疼痛,可能是CP疼痛潜在的治疗药物。实验二 褪黑素通过抑制脊髓神经炎症反应调控奥沙利铂致痛大鼠慢性痛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作为新型铂类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奥沙利铂的临床使用往往伴随着一些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仍然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脊髓背角神经炎症反应已被证明是是奥沙利铂致痛的一个关键因素。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胺,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被证明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褪黑素对奥沙利铂致痛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中枢性调节机制。研究方法奥沙利铂通过腹腔注射制作致痛模型。疼痛行为学通过von Frey纤维评估。褪黑素全身给药观察对奥沙利铂引起疼痛的镇痛作用。通过Real-Time PCR测定脊髓促炎因子IL-1β、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MIP-1α)的mRNA改变。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测定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GFAP的表达。原代细胞培养测定LPS及褪黑素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研究结果褪黑素腹腔注射明显减轻奥沙利铂诱发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阈值,而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整个观察中褪黑素缓解疼痛的效果至少持续至注射后3天。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组GFAP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褪黑素显着减少了奥沙利铂导致的GFAP表达的上调。奥沙利铂注射增加了脊髓背角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同时也增加了 MCP-1和MIP-1α等化学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而褪黑素能显着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表达。体外研究表明,脂多糖(1ug/ml)刺激显着增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MCP-1和MIP-1α的mRNA表达;而褪黑素(10uM和100uM)显着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合成,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褪黑素在化疗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调控奥沙利铂引起脊髓炎症反应而实现。

丁济飞, 邓云坤[5]2015年在《褪黑素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一种后遗症,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且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褪黑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更因其良好的镇痛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的前期工作证实了大鼠褪黑素分泌减少与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形成有关,而具体的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褪黑素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镇痛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为褪黑素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王珍[6]2016年在《褪黑素受体探针对镇静安神类中药成分的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眠(insomni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极高,失眠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会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阿戈美拉汀、氟西汀等。这些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或阻断GABAa受体介导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从而使大脑皮质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进而发挥镇静和促眠作用。由于GABAa受体分布的弥散特性,以之为靶标的药物作用区域广泛,极易产生多种副作用和耐药性。中药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预防、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经历了漫长时间和无数临床的检验,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中药品类繁多,功效广泛,具有确实的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药就有几百种,坐拥如此丰富的资源,却对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因此研究具有非内源性镇静安神功效的中药成分对相应靶点的作用是开发以中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用于治疗失眠的新药的重要手段。细胞膜受体是超过50%的药物的作用靶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是一个庞大的细胞表面跨膜受体家族,已经发现一千多个成员,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最重要的药物靶标。目前针对GPCR的研究方法众多,包括同位素标记法、荧光标记法、抗体标记法等等。其中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技术是近几年兴起并较广泛运用于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内结构变化的工具,通过检测荧光基团间的能量转移来表征与其相连的分子间距变化,从而推导分子结构变化过程。我们在GPCR分子内的不同部位分别连接两个荧光基团(黄色荧光基团eYFP和青色荧光基团turquoise)并使之可以发生能量转移(470nm激发光作用下,turquoise基团的能量可转移至eYFP基团,形成510nm的发射光并可被仪器检测到),构建成为分子探针。当配体的结合使受体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将使两个荧光基团间的FRET信号产生变化,这些信号的变化可用荧光显微镜或高内涵高通量系统观察分析。利用我们的GPCR探针,可以实时监测药物分子对受体结构变化的影响。GPCR是众多药物的作用靶点。人体睡眠除了受到上述提到的GABAa受体调节外,还受到一系列GPCR的控制。其中最普遍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的GPCR药物靶标为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TR),它具有两种亚型(melatonin receptor type 1, MT1和melatonin receptor type 2, MT2)。MTR在体内的天然激动剂为褪黑素(melatonin, MT)。MT是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与相应的MTR亚型结合,其中MT1主要通过介导神经元抑制来调控睡眠,MT2主要通过介导睡眠相位转变来调节昼夜节律。MT对机体睡眠和昼夜节律的调节主要由调控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i, SCN)的冲动发放频率、睡眠-觉醒生物节律相位转换来实现。临床常用人工合成的MT来治疗睡眠时相推迟综合症等睡眠障碍。天然的MT半衰期很短(约40 min)且在中药以及日常食材中广泛存在。传统治疗睡眠障碍的中药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由药材中丰富的MT通过人体的MTR发挥作用。然而,中药以复合成分发挥功效,其中除MT以外还存在大量其他的活性成分,也可能作用于MTR。因此本研究将利用MTR及其分子探针鉴定具有能够维持睡眠的疗效、温和的副作用特性以及不会导致成瘾或依赖性的非内源性镇静安神功效的中药成分对MTR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构建MTR表达载体及其相应的Flp-In T-Rex HEK 293稳定细胞株,使MTR在稳定株中可以诱导表达。然后用不同浓度的中药处理,利用western blot。 ELISA以及FRET技术手段综合评价中药对MTR的作用。成功构建了筛选作用于MTR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平台,为筛选中药中镇静安神的活性成分提供新的思路。本论文研究内容:1、化学合成的MT1/2序列通过克隆、转化和测序成功构建pcDNA5/FRT/TO-VSV-G-MT1/2-eYFP-turquoise和pcDNA5/FRT/TO-VSV-G-MT1/2质粒。2、构建成功的分子探针pcDNA5/FRT/TO-VSV-G-MT1/2-eYFP-Turquoise瞬时转染到HEK 293T细胞中,通过高速荧光显微镜观察eYFP (黄色荧光蛋白)和turquoise (青色荧光蛋白)成功表达。3、成功构建持续诱导表达的MT1/2稳定细胞株,用高速荧光显微镜观察分子探针在细胞膜上成功表达。4、用Doxycycline Hyclate诱导稳定细胞株,经过饥饿处理细胞,用激动剂Ramelteon处理细胞,利用高速荧光显微镜制作FRET曲线,发现MT2分子探针波动明显,以达到筛选药物的标准。然而,MT1分子探针还没有达到筛选药物的标准。5、选取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28种中药的不同浓度处理MT1细胞株,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SV-G/ERK/p-ERK的表达。初步验证28种中药对MT1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MT1/2质粒及其稳定细胞株,利用FRET技术对MT2分子探针的活性进行初步验证,同时初步验证牡丹皮、夜交藤、钩藤以及蜘蛛香(P<0.05)对MT1的作用显着。远志、大枣和洋金花本身含有丰富的MT,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它们并未通过MT1发挥作用。因此,其余中药中含有除了MT以外的其他成分能够对MTR发挥作用。

韩静[7]2008年在《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的分析》文中指出阿片类药物既是药也是毒,其成瘾性是当今全球性亟待解决的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阿片类物质(包含阿片类药物)依赖,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两方面。对于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因此亟待研发新型的戒毒新药。阿片类药物的正性强化效应即奖赏效应,是引起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并导致强迫性觅药行为和复吸的主要原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实验是用于研究阿片类药物等精神活性物质的奖赏效应以及评价药物对其防治作用的常用手段。伏隔核(NAc)在阿片类物质产生奖赏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褪黑素(melatonin, Mel)为体内主要由松果体合成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活性物质,化学结构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现可化学合成。体内尤其脑内存在特异性褪黑素受体,Mel为其内源性配体。分布于细胞膜上的褪黑素受体MT_1亚型和MT_2亚型已在人和多种动物成功克隆,并找到其特异性阻断剂,如MT_1受体和MT_2受体非选择性阻断剂luzindole,MT_2受体亚型选择性阻断剂K185。以褪黑素为先导化合物,在褪黑素同系物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为目前国内外研发该类新药的发展方向。褪黑素具有某些重要的神经精神药理作用,其功能研究及药用价值探讨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关于褪黑素抗阿片类药物成瘾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褪黑素可对抗小鼠吗啡身体依赖性形成及戒断症状,但其本身对小鼠无致身体依赖性作用。更令人感兴趣的是褪黑素对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作用的初步探索研究:黄矛等研究显示褪黑素可显着拮抗小鼠吗啡CPP效应形成;而Yahyavi-Firouz-Abadi等研究则显示,亚有效剂量(sub-effective dose)吗啡合用褪黑素可致小鼠产生显着的CPP效应,但褪黑素本身无致CPP效应。丛斌课题组研究提示褪黑素对大鼠吗啡CPP效应复燃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褪黑素可能具有抗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的作用,但其作用及其特点有待于进一步确证。鉴此,本论文首先拟观察褪黑素对大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褪黑素抗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的作用及其特点,为褪黑素及其同系物可能的戒毒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学实验依据。褪黑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是其发挥神经精神药理作用的重要部位。通过激动褪黑素受体是褪黑素发挥生理药理效应的重要机制。有关褪黑素抗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作用的受体机制有待于研究。因此,本论文接着分析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的作用部位以及介导其作用的褪黑素受体亚型,为防治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有关褪黑素抗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于探索。有资料表明,NAc等奖赏相关核团内转录因子CREB和△FosB的表达与激活介导药物成瘾状态不同方面,是阿片类药物等药物成瘾的重要效应分子。为此,本论文最后拟探讨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与NAc等核团脑区内△FosB、CREB以及磷酸化CREB表达的关系,初步探索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褪黑素及其同系物可能的戒毒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并有助于深化理解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1.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模型的建立建立大、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观察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表达的维持。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伴NS组)和模型组(伴Mor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10 ml/kg,s.c.)和吗啡(Mor)(3 mg/kg,s.c.),每天1次,训练5天;训练结束后测定小鼠位置偏爱性,连续测试3天,以小鼠测试阶段在伴药箱中的停留时间减去预测试阶段伴药箱停留时间的基础值即CPP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CPP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 0.01),提示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模型建立成功,且此效应表达可维持3天以上。大鼠吗啡诱导的CPP模型建立方法与小鼠相似,只是采用Mor(5 mg/kg,s.c.),训练6天,训练结束后连续2天测定大鼠位置偏爱性。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CPP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 0.01),提示大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建立成功,且此效应可维持2天以上。后续实验根据本项实验以及相关文献选择训练结束后的第1天进行测试,以观察褪黑素对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形成和表达的影响。2.褪黑素对吗啡奖赏效应的作用2.1 i.p.褪黑素对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形成的影响小鼠同上建立CPP模型,在每天给予Mor同时,各组小鼠分别i.p. Mel以及Mel配药液,观察Mel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Mor同时给予高、低剂量Mel(50 mg/kg,25 mg/kg),小鼠的CPP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显着改变,提示褪黑素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形成可能无影响。另外,我们采取了第二种褪黑素的给药方案。小鼠同上建立CPP模型,自训练第3天开始,在每天给予Mor同时,各组小鼠分别i.p. Mel以及Mel配药液,观察较少给药次数的Mel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第3天开始与Mor同时给予Mel,小鼠的CPP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显着改变。此结果进一步提示,褪黑素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形成可能无影响。2.2 i.p.褪黑素对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表达的影响小鼠同上建立CPP模型,于第6天位置偏爱测定前20 min,各组小鼠分别i.p. Mel以及Mel配药液,观察i.p. Mel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p. Mel(25,50 mg/kg)可显着翻转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P < 0.01),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提示褪黑素可抑制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表达。2.3 i.p.褪黑素对大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表达的影响大鼠同1.项建立CPP模型,于位置偏爱测定前20 min,各组大鼠分别i.p. Mel以及Mel配药液,观察i.p. Mel对大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p. Mel 50 mg/kg可显着翻转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P < 0.01),且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提示褪黑素可抑制大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表达。2.4褪黑素自身对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诱导的观察为明确褪黑素自身是否存在精神依赖性潜力,观察了褪黑素对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诱导。29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伴NS组)、伴Mor组和伴Mel组。伴Mel组小鼠连续5天给予Mel (50 mg/kg,i.p.)进行Mel伴药训练,其它组伴药训练方案同上,观察褪黑素对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诱导。结果显示,伴Mel训练组小鼠CPP评分与伴NS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 0.05),而伴Mor组小鼠CPP评分显着升高,提示褪黑素可能无诱导奖赏效应的作用。3.介导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的中枢褪黑素受体亚型分析3.1 i.c.v.给予褪黑素对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表达的影响小鼠侧脑室埋置注射套管后,同1.项方案建立CPP模型,于测定位置偏爱效应前10 min,各组小鼠分别侧脑室注射(i.c.v.)Mel以及Mel配药液,观察i.c.v.给予Mel对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效应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c.v. Mel(0.5,0.25mg/kg)可显着翻转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P < 0.01,P < 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有效剂量约为i.p. Mel(见2.2)的1%,提示褪黑素抗小鼠吗啡诱导CPP效应表达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可能位于中枢。3.2 i.c.v.给予褪黑素受体亚型阻断剂对褪黑素抗小鼠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表达的影响Luzindole为褪黑素MT_1和MT_2受体的非选择性拮抗剂,而K185为MT_2受体亚型的选择性拮抗剂。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采取受体阻断手段,分析介导褪黑素抗吗啡诱导的CPP效应表达作用的中枢褪黑素受体亚型。小鼠42只,行侧脑室埋管手术后恢复5天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伴NS组)和模型组(伴Mor组)。同上方案建立CPP模型。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Mor对照组、Mel组和luzindole高、低剂量组四个亚组。Mel组及luzindole高、低剂量组小鼠分别i.c.v. 5μl luzindole配药液及luzindole 12.5μg、25μg,其余各组小鼠i.c.v.等体积luzindole配药液。10min后,Mel组及luzindole高、低剂量组小鼠均给予i.p. Mel 50 mg/kg,其余各组小鼠i.p.等体积Mel配药液。位置偏爱测定于i.p. Mel后15min进行。结果表明,Mor显着提高小鼠的CPP评分(P < 0.01),表明在此条件下,CPP模型建立成功。Luzindole(12.5μg、25μg)可显着拮抗褪黑素对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的翻转作用(P < 0.01),提示褪黑素抗吗啡诱导CPP效应表达的作用可能通过中枢褪黑素受体MT_1和MT_2亚型介导的。52只小鼠,行侧脑室埋管手术后恢复5天以上,同上方案建立CPP模型后,同上实验方案给予i.c.v K185 20μg、5μg。结果显示,K185(20μg、5μg)可显着拮抗褪黑素对吗啡诱导的CPP评分升高的翻转作用(P < 0.01),提示褪黑素抗小鼠吗啡诱导CPP效应表达的作用可通过中枢MT_2受体亚型介导的。2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伴NS组)和模型组(伴Mor组)。同上建立CPP模型。于测定位置偏爱前10 min,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i.c.v.配药液5μl,luzindole12.5μg和K185 25μg,对照组i.c.v. 5μl配药液。结果显示,luzindole或K185本身对小鼠吗啡诱导的CPP效应表达无显着影响(P > 0.05)。4.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的脑内分子机制4.1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内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的变化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l给药组。模型组和Mel给药组大鼠每天1次给予吗啡(5mg/kg, s.c.),连续6天,制作吗啡依赖模型;第7天开始Mel组大鼠给予i.p. Mel 50 mg/kg,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共3次。第8天上午最后一次腹腔注射后6h处死大鼠制备脑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染色脑片核团内灰度值,观察到模型组大鼠海马和伏隔核内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平均灰度值显着减少(P < 0.01);Mel给药组大鼠伏隔核和海马内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与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平均灰度值无显着差异(P > 0.05),提示吗啡奖赏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内CREB蛋白水平上调,而褪黑素对此无影响。4.2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内p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的变化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l给药组。同上方案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染色脑片核团内灰度值,观察到模型组大鼠伏隔核和海马内p-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平均灰度值显着减少(P < 0.01);Mel给药组大鼠伏隔核和海马内p-CRE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明显弱于模型组,平均灰度值显着增加(P < 0.01),提示褪黑素可降低吗啡奖赏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p-CREB蛋白水平的上调。4.3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FosB蛋白水平的变化4.3.1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Fos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的变化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l给药组。同上方案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各组大鼠伏隔核和海马内FosB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未见明显区别,平均灰度值无显着差异(P > 0.05)。4.3.2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FosB蛋白水平的变化上述免疫组化实验所使用的FosB抗体识别的是全片段FosB和它的剪接异构体△FosB,因此△FosB的变化在免疫组化切片上有可能显示不出来。鉴此,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结合条带密度分析,观察褪黑素抗大鼠吗啡CPP效应表达过程中伏隔核、海马△FosB蛋白水平的变化。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el给药组,造模及给药方案同3.3.1项。于最后一次i.p.后6小时,断头取脑,分离海马和伏隔核。采用Western Blotting结合条带密度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伏隔核和海马△FosB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组大鼠伏隔核、海马内△FosB蛋白的条带未见明显区别,条带密度无显着性差异(P > 0.05)。结论1.褪黑素可抑制吗啡诱导的奖赏效应的表达,且自身无致奖赏效应的作用;褪黑素对吗啡诱导的奖赏效应的形成可能无影响。2.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褪黑素发挥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的主要作用部位;褪黑素可能通过激动脑内褪黑素受体MT_1和MT_2尤其MT_2亚型而发挥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3.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吗啡诱导的伏隔核、海马内磷酸化CREB蛋白水平上调有关。

崔石钢[8]2007年在《阿片肽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褪黑素对del I耐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片类药物能够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但同时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例如呼吸抑制,恶心,便秘,依赖和耐受等,这在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减轻这些副作用而又不影响其临床效果,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将阿片药物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来克服这种缺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小鼠耐受实验期望能对阿片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我们分别研究了脊髓上水平(i.c.v)的褪黑素(melatonin,MT)对内吗啡肽-1(EM-1)和新皮啡肽Ⅰ(delⅠ)镇痛耐受的影响。褪黑素能够减弱delⅠ的镇痛耐受,并且这一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但是它对EM-1的镇痛耐受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褪黑素对delⅠ镇痛耐受的反转能够被MT2受体拮抗剂luzindole所拮抗,说明MT2受体参与了这一反转作用。内源性阿片肽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和调质,它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疼痛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尤为显着,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阿片肽对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表明EM-1、内吗啡肽-2(EM-2)和delⅠ作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可明显增加鸟囊膜上的血管床面积和新生血管的数量,并且该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这一促血管生成作用可被纳络酮拮抗,说明这一作用是由阿片受体介导的。此外,我们初步探讨了RGD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镇痛作用。对小鼠侧脑室注射RGD(5nmol,15nmol,45nmol/2.5ul)后,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和行动上的迟缓,并且这种镇痛作用和行为学上的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是纳络酮不能拮抗这种镇痛作用。而RGE作为RGD的一种对照肽给小鼠进行侧脑室注射时,小鼠没有表现出镇痛反应和行动上的迟缓。这些据充分说明RGD这种镇痛作用很可能是通过RGD竞争性的结合其受体整合素而发挥作用的,而不是通过阿片系统发挥其镇痛作用的。

董良[9]2010年在《P2X4受体在慢性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吗啡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常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特别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然而,患者长期反复使用吗啡将会产生对吗啡镇痛作用的耐受和依赖,其具体表现为镇痛作用下降、作用持续时间缩短、疼痛过敏及停药后疼痛加剧等,需要增加吗啡剂量才能达到耐受前的镇痛效果。由于吗啡存在上述弊端,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吗啡耐受的机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临床上更加有效应用吗啡治疗疼痛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到目前为止吗啡的镇痛和耐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P2X4受体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充当重要作用,p38MAPK信号通道也参与其作用过程,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β等细胞因子以及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吗啡耐受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最近有文献报道,吗啡能够通过P2X4受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的迁徙产生影响。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吗啡耐受在发生和发展上有许多共同机制,因此本研究推断P2X4R/p38MAPK可能也参与吗啡耐受的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为论证上述假说,本实验拟进行一下两方面的研究:(1)吗啡耐受对脊髓和背根神经节P2X4受体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2)探讨嘌呤受体拮抗剂TNP-ATP(P1-4受体拮抗剂)和PPADS(P1,2,3,5,7受体拮抗剂)对吗啡耐受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吗啡耐受机制,特别是P2X4受体在吗啡耐受机制中的作用,并为研制开发新型的镇痛药提供理论依据。目的观察慢性吗啡耐受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质量250-300g,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n=6),N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生理盐水;MOR组:大鼠并经鞘内置管注入吗啡10μg,每天两次。鞘内置管3d后,开始鞘内输注生理盐水或吗啡,鞘内注射5d后建立大鼠慢性吗啡耐受模型。结果与NS组比较,MOR组鞘内注射吗啡后大鼠第1天痛敏阈值明显上升,而第3,5,7天痛敏阈值逐渐下降,并在鞘内注射吗啡第7日降至最低点。结论连续7天鞘内注射吗啡能够导致大鼠发生慢性吗啡耐受。目的1.观察慢性吗啡耐受对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2.观察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4R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质量250-300g,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n=18),N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生理盐水;MOR组:大鼠并经鞘内置管注入吗啡10μg,每天两次。鞘内置管3d后,开始鞘内输注生理盐水或吗啡,鞘内注射5d后建立大鼠吗啡耐受模型,鞘内注射吗啡1、3、7d后取脊髓腰膨大部和背根神经节,免疫组化测定检测P2X4R、OX-4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吗啡耐受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呈激活状态,P2X4R主要在小胶质细胞上表达,与盐水组相比较,吗啡组大鼠脊髓背角P2X4R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背根神经节P2X4R阳性细胞数变化不明显。结论吗啡耐受大鼠脊髓的P2X4R表达明显增加,提示脊髓小胶质细胞P2X4R可能参与吗啡耐受的发生。目的1.观察鞘内注射嘌呤受体拮抗剂TNP-ATP(P1-4受体拮抗剂)和PPADS(P1,2,3,5,7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痛敏的影响。2.观察鞘内注射嘌呤受体拮抗剂TNP-ATP和PPADS对慢性吗啡耐受大鼠脊髓P2X4R、OX-42、p-p38MAPK、BDNF表达的调节。方法1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质量250-300g,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6组(n=18)。N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注入生理盐水;MOR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吗啡10μg;TNP-ATP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TNP-ATP30nmol后注入吗啡10μg;TNP-ATP+N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TNP-ATP和生理盐水;PPAD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PPADS30nmol后注入吗啡10μg;PPADS+NS组:大鼠经鞘内置管并注入PPADS和生理盐水。按各组处理,鞘内置管3d后开始分别鞘内输注生理盐水、吗啡、TNP-ATP和PPADS,鞘内注射5d后建立大鼠吗啡耐受模型,于1、3、5、7d测定大鼠的痛敏值,并在鞘内注射7d后取脊髓腰膨大部,Western Blot检测P2X4R、BDNF、p-p38MAPK蛋白表达,RT-PCR检测P2X4R、BDNF mRNA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测定P2X4R、OX42、p-p38MAPK、BDNF的表达。结果与MOR组比较, TNP-ATP组给药后第3-7天大鼠痛敏阈值增高,脊髓P2X4R、BDNF、OX42的表达明显下降。而PPADS组与MOR组比较大鼠痛敏阈值无明显差异,脊髓P2X4R、OX42、p-p38MAPK、BDNF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给予P1-4受体拮抗剂TNP-ATP能够明显延缓吗啡耐受的形成,同时下调脊髓P2X4R、BDNF、p-p38MAPK的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而鞘内给予P1,2,3,5,7受体拮抗剂PPADS对吗啡耐受没有明显作用,从而说明脊髓胶质P2X4R/p38MAPK/BDNF途径可能是参与吗啡耐受发生机制。

汪雪锋[10]2014年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血浆褪黑素浓度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气管内全麻或硬膜外复合全麻这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血浆褪黑素浓度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躁动关系。方法:5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T组为气管内全麻组,ET组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T组患者选择T8-9间隙给予硬膜外穿刺,操作成功后分次给予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总量约10-15ml,于硬膜外停止给药后15min测定阻滞平面再行全麻诱导。两组患者全麻诱导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罗库溴铵0.6-0.8mg/kg,待BIS值达到40行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PetCO2为35-45mmHg,BIS值在40-50。术中静脉持续泵人丙泊酚2-6mg/kg·h,瑞芬太尼6-10μg/kg·h维持麻醉,ET组患者每隔1h左右硬膜外给药,术中按需静注顺阿曲库铵0.05-0.1mg/kg,手术期间维持患者血压在基础血压的正负20%,术中若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或麻黄素),若心率<50次/分,持续1min未缓解者静注阿托品0.5mg治疗。手术结束后,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SpO2维持在95%以上,意识清醒,拔出气管内导管。ET组患者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拔管后均接电子镇痛泵,持续至术后2天。麻醉恢复期对患者进行躁动评分并记录,采集麻醉前(T0)、手术结束(T1)2个时点的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褪黑素浓度。本实验为排除手术过程中光线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均在诱导麻醉后对患者头部施以包裹处理,术前均以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为减轻术后因导尿管刺激引起病人的术后烦躁。结果:与T组比较,ET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1),术毕患者血浆褪黑素浓度明显增高(P<0.01);在T或ET这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与术毕褪黑素浓度有相关(r=-0.429,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ET麻醉方式下,可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与术毕血浆褪黑素浓度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N-乙酰-5-甲氧色胺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淑慧. 第叁军医大学. 2003

[2]. 耳甲区电针调节ZDF大鼠血浆褪黑素缓解神经痛及降糖效应的研究[D]. 翟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3]. 褪黑素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邹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01

[4]. 丹参酮ⅡA和褪黑素调控慢性痛大鼠脊髓神经炎症反应的研究[D]. 汪叶松. 浙江大学. 2017

[5]. 褪黑素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 丁济飞, 邓云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

[6]. 褪黑素受体探针对镇静安神类中药成分的鉴定研究[D]. 王珍. 昆明理工大学. 2016

[7]. 褪黑素抗吗啡奖赏效应的作用及其中枢机制的分析[D]. 韩静. 福建医科大学. 2008

[8]. 阿片肽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褪黑素对del I耐受的影响[D]. 崔石钢. 兰州大学. 2007

[9]. P2X4受体在慢性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机制[D]. 董良. 中南大学. 2010

[1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血浆褪黑素浓度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D]. 汪雪锋. 安徽医科大学. 2014

标签:;  ;  ;  ;  ;  ;  

褪黑素中枢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