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BIM 技术由于其在建筑排水工程中的独特优点,正在取代 CAD 作图等技术。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 BIM 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还分析了在建筑排水工程中此项技术的应用,望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 技术;建筑排水工程;应用
1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BIM 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 技术指的是应用该技术完成建模工程,从而实现对排水管道的数据进行设计,并进行协同设计和可视化设计,全面进行管道的综合设计。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的中的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的排水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在应用 BIM 技术的过程中,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其应用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从而使得 BIM 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
2 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对资料的快速收集,从而确保工作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环节结束之后,在新阶段形成的信息也会被收集到信息数据库中,从而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及时更新。在 BIM 技术中会涵盖建筑工程中的所有工作流程,从而确保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可以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可以有效进行,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使得各个部门的工作更加便捷,确保了建筑的顺利施工,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缩短了建筑工程施工工期。就 BIM 技术而言,其创新主要在设计方面和管理方面,和过去的二维思维方式和三维技术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以往主要使用 CAD 软件实现对建筑图纸的设计,从而设计建筑工程排水管道,而 CAD 软件属于二维思维模式,这就需要先对施工项目进行分解,从而确保其可以正常展开工作。而 BIM 技术主要依据的是三维思维设计,可以实现对施工图纸的设计、日照节能设计和设计排水工程方案。虽然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施工的进行,建筑难度的增加,其潜在的效益会不断增长。
3 BIM 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可视化设计
在传统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其施工设计图纸往往需要借助CAD 软件来完成。通过使用 CAD 的剖面、立体面以及平面向施工人员展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理念,最终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大脑中构思立体模型,并绘制成相应的平面图纸。然而,此过程偏向于依靠具备丰富实际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因而具有较高的主观性,极易出现失误。而对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而言,细微的措施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正常施工,从而延长施工工期,甚至出现返工的状况,进而提高施工成本的投入。BIM 技术与传统 CAD 技术相比,其可以彻底规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视觉差异,更加突出设计的直观性。除此之外,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常用设计模式主要是根据楼层实际进行合理划分,这种设计模式的弊端在于断开整个给排水系统内部的联系。而 BIM 技术的应用,凭借其具备的可视化设计,能够立足于建筑全局,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方位掌握施工设计图纸的真正内涵,避免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效果出现较大偏差。若因个别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错误设计,则修改过程也极其简单。例如,使用 BIM 技术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水管进行设计,如果出现设计方位措施,仅需进行微调,即对关键位置实施相应的调整就可完成错误的纠正处理。
3.2 协同设计
传统设计模式下,不具备在设计期间添加大量设计信息的功能,设计工作简单来说等同于施工图纸绘制。但是,后期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为其提供实际用电负荷与结构荷载等重要参数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则会给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而随着 BIM 技术的应用,借助其具备的模型建构能力,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出现的各类问题。具体来看,BIM 技术能够把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全部数据信息实施汇总并整理,无论何种分项工程想要获取所需信息,都能够借助这一技术实现,给排水工程施工设计亦是如此。不仅如此,所收集的数据信息也能够随着实际施工或者设计变更的变化而得到实时更新,保障了数据的时效性。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借助 BIM 模型来落实,极大简化了工作的流程。除此之外,BIM 技术通常在同一个模型中完成各项工作,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则能够结果工程实际,对实时施工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建筑工程整体的协同设计。
3.3 参数化设计
借助 Revit 建模,全部施工图纸都得以在同一个模型中体现出来,不仅包括三维视图,也包括二维视图。同时,施工图纸的详细设计参数也能够结合实际施工方位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实现了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与随时修改。举例来看,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后期施工期间,平面图布设会随着消防设备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但建模数据的实时更新,则保证了材料表数据的有效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信息依据。同时,与传统借助 Excel 表格编制修改而言,应用 BIM 技术能够直接从模型中读取部分设备的实时信息,如管道直径等,从而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满足实际给排水需求。
3.4 材料表统计
传统施工模式下,材料表的统计工作通常是借助 CAD 软件完成相关的测量、统计与编制工作,但普遍存在计算错误或者漏算的现象。若对CAD 数据进行修改,则需要对全部数据进行再次统计,大幅增加了工作量。但借助 BIM 技术对建模实施表现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从而提供合理的材料清单列表。而相关工作人员则能够参考材料清单列表落实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预算投资等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对工程施工流程进行适当优化,一方面提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管控的效果。
3.5 管道综合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顺利施工,要求工程设计提前拍摄大量建筑管道布设图片,从而掌握全面的管道信息状况,工作量大且开展难度高。而使用 BIM 技术,借助其具备的三维立体模型构建功能,对建筑管道整体布设情况进行精确模拟,从而满足技术人员的实时参照需求。BIM 模型能够直观体现出建筑管道内部空间的实际状况,从而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施工过程中发生管道布设相互影响或者冲突的状况,同时辅以第三方软件,也可以开展相应的管道碰撞检验,最后结合碰撞实验的结果对实施施工进行相应的修改与适当的调整。
3.6 管道模拟安装
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工作的根本作用在于为后续安装施工提供较为精确的施工方案。但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涵盖了大量分项工程,普遍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空间挤占或者施工工期延误等现象。若是对施工时间维度进行提前运算与分析,则能够最大限度规避施工重叠的状况。而借助 BIM 技术,使用预先工程可视化则能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提前评估实际施工的协调性与施工时间的科学性。同时,借助三维设计能够对人力资源与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加快。目前国内外这项技术的掌握程度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国人员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富利.BIM 在城市排水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09):99-100.
[2]柳 盼.BIM 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7):174-175
论文作者:王珊珊1,徐春丽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给排水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道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