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杨建永,杨小忠

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杨建永,杨小忠

杨建永 杨小忠

湖州百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及标准也逐渐提升。而城市园林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不少施工技术问题,影响了园林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只有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才能进一步实现预期的园林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1 园林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

相对于我国现在园林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施工人员的素质却并没有达到现阶段的要求。园林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素质要求,因为园林工程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工程,它本身包含了建筑学、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现在的情况是某些园林人员缺少建筑方面的知识,某些土建人员缺少生物方面的知识等等,这都直接或是间接的导致了园林施工中的管理问题,以及机械、材料和人员得不到合理的安排,继而造成了预算成本的增加、工期的延长,这是我国一些施工队伍没有达到要求的结果。

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园林施工中,并没有实施规范的管理经营方式,使用技术含量非常低的粗放型养护与管理。园林中应该除草的时候没有人除草,应该修剪枝叶的时候没有人修剪枝叶,导致园林乱七八糟,植物种植的密度太大,植物生长情况过差。再加上居民的法制观念稀薄,公用的绿地被强占、花草被随意攀折、而草坪被随意踩踏,致使园林景观被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以上这些多是导致我国的园林质量过低、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2.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 施工前技术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规模日趋大型化,建设内容多样化。加之园林绿化工程学科交叉性强,不仅与土木,市政,给排水等领域有关,也经常涉及有关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施工过程繁琐复杂,不同类型的园林工程施工方法各异,质量要求也不同。另外,园林绿化工程还具有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及季节性强特点,因而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比一般工程更复杂,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

2.1.1人员组织

鉴于当下进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片面追求艺术性和审美观而忽视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选择有园林绿化工程资质的优秀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是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理所当然,要保证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还要选择有水平的优秀的监理企业进行施工监理。另一方面,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时间跨度长,设计变更频繁,投资费用高,这就需要优秀的园林工程监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快速灵活地应对变更,以缩短施工时间,更要从造价管理的角度提出优化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投资。

2.1.2材料准备

园林绿化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一般包括园林施工机具,构配件及植物材料。施工前严格把好材料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必要条件。尤其是植物材料,要在设计人员现场勘查,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之后再做决定。设计人员应在施工范围内的种植土中进行多点取样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作为业主,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委派监理对施工进行详细的监督,全面控制施工质量。任何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都需要检查手段来跟进,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检查,设置质量控制点,实时监控着施工质量问题。在质量检查前,确保技术员对施工任务进行技术交底,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如果在质量检查中,必须委派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相关检查,尤其是多种工序进行交接时,必须对前道工序进行详细的检验,以免在后期工序施工时,发现前道工序有问题,而再整改时,极其不便。在检查中只要存在不满足质量指标的地方,必须进行修复,情况严重者,立即返工。现场的管理必须在一道工序完成前夕大力做好下道工序的准备,保持下道工序进行时,不做前面一道工序的尾巴工作。优化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技术工艺、质量、设备、计划调度,财务安全等专业管理保证体系,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综合管理效应,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投入和产出。整治施工现场环境,改变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状况,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如何安全有序地保障施工,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现代化管理。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可从理性化、科学化、制度化三方面来着手。充分建立基坑现场管理相应规程,严格按规范实施。

2.3 重点环节中技术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必定是绿化地的施工。良好绿化地的施工不仅仅有利于保证环境整洁,还能为绿化植物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作为业主,在控制施工质量的时候,必须按规范来指导施工人员,对于违规施工必须予以制止。在绿化地施工中,决不允许高吨位机械碾压地面,否则,将是严重的质量事故。①绿化地的施工必须能保证植物良好生长,对于绿化地最小厚度,保持在30cm,不然,难保持植物的根系延伸。对于草类等地表植物来说,其根部延伸深度为15cm,小灌木为30cm,大灌木为45cm,浅根性乔木为60cm,深根性乔木为90cm;而植物培育的最低厚度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础上草坪地被、灌木各增加15cm,浅根性乔木增加30cm,深根性乔木增加60cm。②硬度适中。在绿化地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保证土壤硬度,适当硬度能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避免土壤结块。但是土壤硬度不能过大,否则植物无法生存。③增加排水设施。绿化地施工时,可有效增加排水设施,以免大雨将土壤冲散或水滞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过于松散或水分太多,不利于绿化植物生长。④保证土壤酸碱度以及养份。对于绿化地的施工必须对其土壤的PH值控制在植物喜好环境范围之内,对于一般土壤,控制为中性土壤或是略偏酸性。为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必须保障土壤养份,合理优化其肥性。为保证绿化地质量,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对于种植树木而言,其种植地大小必须根据设计植物苗来定,种植地的范围只可大不可小,若种植树木带土球,其种植地的范围一般控制在土球直径的20cm~30cm之外,对于不带土球的树木,种植地直径范围控制在根直径20cm~30cm开外。

结语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每一个步骤都相当重要,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不管是开头的沟通或是最后的养护,都要做到位。不管是施工队的选择、苗木的选择,都要层层把关。在实际情况中,园林工程施工时间跨度长,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管理人员就要学会灵活应用各种繁复的问题。而作为甲方及监理企业也要加强监管。严格查看现场,以保证工程的成功完成。当然园林的企业也要重视施工的质量,提高园林企业的竞争力。在充分的认识到园林工程的施工状况基础上,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才能让工程的质量提升。进而提升园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李京创.关于园林工程的流水施工探讨[J].价值工程.2011(32)

[2]金杰,孙君.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谈园林工程的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彭秀国.略论如何做好园林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2(1)

论文作者:杨建永,杨小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论文_杨建永,杨小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