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浙江产业布局的回顾与展望_产业布局论文

跨世纪浙江产业布局的回顾与展望_产业布局论文

跨世纪浙江产业布局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论文,跨世纪论文,产业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产业布局的回顾与现状

1.1 区域开发处于轴线开发阶段

浙江产业布局总体上经历了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即由点到轴,由单轴到多轴。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浙江重点发展了杭嘉湖、宁绍、温黄平原与金衡盆地等商品粮基地,和杭州、宁波、嘉兴及衢州、金华等城市工业基地,壮大并形成沪杭甬、杭金衢、温台轴线。改革开放以来是主轴线——沪杭甬沿线开发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次轴线——温台沿海、浙赣铁路和金温铁路沿线逐步进入有序的开发的有序阶段。这一时期,浙江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以农村工业化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路子,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活力得到极大发挥。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分散化,从而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格局,特色经济十分丰富,强县经济异军突起,但是在基本的地域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在地域上总体表现为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主要轴线的开发得到了深化。

在主要轴线深化开发的同时,地域结构经历了由传统的两块,浙东北和浙西南,向“三区三带”分化的过程。所谓“三区”是指全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即在原来浙东北基础上的杭州湾两岸地区,和在温州、台州沿海地区崛起后,原来浙西南分化为温台沿海地区,浙西南地区;所谓“三带”是指带动三区发展的产业主轴线,即沪杭甬沿线(杭州湾V型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沿海I型产业带),浙赣和金温铁路沿线产业带(沿线T型产业带)。1997年,“三带”的人口占全省的60 %,土地面积占42%,GDP占68.76%。其中杭州湾V 型产业带已经成为浙江产业和人口的主轴线,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地面积占全省的14.5%,人口占28.72%,人口密度为全省的两倍,GDP占43.47%,人均GDP为17696元,是全省平均的168%。沿海I 型产业带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25%,人口占14.3%,GDP占16.11%,人均GDP为13121元。沿线T 型产业带是三带中相对落后的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1.67 %, 人口占13.03%,GDP占10.8%,人均GDP为9660元。

1.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从11个地市的人均GDP差异看,11个地市的人均GDP极差由1980年的2.98增加到1997年的3.72。20年间,各地市在全省的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水平上升的依次是绍兴、台州、温州、金华和宁波五市,下降的依次是舟山、衢州、嘉兴、杭州、丽水和湖州。但是从分阶段看,80年代,位次下降的依次为杭州、湖州、嘉兴、衢州、丽水、温州,金华。上升的依次为舟山、台州、绍兴、宁波;90年代位次下降的依次为舟山、衢州、丽水,上升的依次为绍兴、温州、台州、金华、宁波、杭州、湖州、嘉兴。

从县域经济看,强县经济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以来,随计划、财政、人事等方面的放权,县级政府拥有了更大的支配地方经济发展的权力,依托农村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一批经济强县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并超过一些地级市的市区,1997年绍兴、义乌、鄞县、上虞等强县的人均GDP超过嘉兴、湖州、 金华等市区经济水平。

1.3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鲜明

“区域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突出生产某一行业或某一产品的经济格局。浙江商品意识强,历史上各地形成了特定的小商品,如宁波的“奉帮裁缝”、绍兴的“华舍丝绸”、永康的“百工之乡”、义乌的“鸡毛换糖”等等,这为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文、经营人才和一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推动和能工巧匠的示范带动下,在市场导向、产业跟进、市场和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下,迅速崛起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特色经济。据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查,浙江区域特色经济涉及工业、农业、专业市场、建筑劳务等领域,广泛分布在工业中的110 多个大小行业和农业中的30多个农副产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多达13万家。目前,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浙江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生产力,宁波服装、温州皮鞋、绍兴化纤面料、海宁皮衣、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乐清低压电器、东阳磁性材料、黄岩精细化工、庆元香菇、新昌名茶、安吉竹产品等,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销格局,而且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广阔,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4 各地产业结构雷同性强,但主导行业和产品仍具特色

由于浙江各地资源条件基本相同,工业化起步的基础近似,在同一需求导向的引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下,绝大多数企业进入了技术门槛低、劳动密集型的同类型加工工业。这种机制在此后的发展中一直维持下来,由此,到目前形成了同构化的加工工业结构。1997年,各地市工业行业中十大支柱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机械、化学、服装、食品、建材、塑料、电子、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虽然如此,但各地主导行业和产品仍具一定的特色。杭州依托原有的综合型工业的基础形成以大型机械及成套设备、汽车及零配件、电子通讯、家用电器、精细化工、医药、化纤、建材、食品饮料为主的行业群;宁波在发挥临海工业的基础上,形成以服装、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电子、医药、冶金、建材、工艺美术、化纤为主的行业群;绍兴在保持传统轻纺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规模扩张,技术更新,拉长产业链,形成以纺织、印染、酿酒、汽车零配件、工业环保设备、制冷设备、纺织印染设备、自行车、微电子、通讯设备、微电机、抗感染药、中药、营养保健剂、纺织印染助剂、化纤的行业群和产品群;嘉兴以纺织、皮革、食品饮料、建材、机械仪表、电器机械、化工、造纸、塑料、化纤、核电为主;湖州以丝绸、毛纺、水泥、石材、食品饮料、农用化工、微电机、电子元器件、不锈钢;舟山在坚持海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以海洋水产品、纺织、船只、普通机械、电气机械、塑料、海洋药物为主的行业群;温州依托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技术改造,规模扩张,形成以机械、塑料、皮革、仪器仪表、日用电子器具、通用零部件、日用化工为主的行业群;台州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工艺美术、服装、交通设备、塑料、普通机械、纺织、食品、金属制品、家具为主的行业群;金华以机械、纺织、服装为主;衢州以化肥、氟化工、水泥、矿山设备、食品、纺织丝绸、医药;丽水以木材加工、冶金、水电、纺织、机械、非金属矿开采和加工、日用化工为主。

1.6 交通网络构架逐步形成

80年代以前,浙江交通的布局服从于全国交通大布局的需要,海运落后,公路简陋,铁路单一,内河水运不畅。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方面政策扶持和全社会的全力支持下,浙江的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80年代末,随加工工业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矛盾制约的加剧,全社会加大了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出台了“自主投资,自主建设,自主还贷,自主经营”的公路“四自”政策,以及加大交通建设的引进外资力度,“浙江到,汽车跳”的局面目前有了明显改观。总的来说,通过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的建设,初步构筑和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五种方式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运输能力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6.1 综合运输网络不断健全完善, 各种运输方式得到协调发展。到1997年,铁路营运里程1051km,其中复线440km, 金温铁路的建设圆了浙西南的“世纪之梦”;公路通车里程36127km, 其中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一级公路从无到有,达582km,6条国道和66条省道构筑成全省的公路网骨架;以宁波为龙头,舟山、乍浦、海门、温州等港口为骨干的沿海港口群体已初具规模,五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22亿t; 以在建的萧山国际机场为枢纽,宁波、温州、黄岩等6 个民航机场为站点的省内航空网络基本成型,开通了127条航线,通航里程14.79万km。

1.6.2 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度增长, 运输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1978年到1997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从0.85亿t增加到6.1亿t,货物周转量从164.19亿t·km增加到914.54亿t·km,客运量从2.05亿人增加到11.51亿人,旅客周转量从66.68亿人, km增加到529.79亿人·km。运输结构中,公路、航空的比重大大提高,铁路增长相对缓慢,内河水运比重下降。

2 产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2.1 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的背景和原则

研究步入新世纪的浙江产业布局,首先必须认识以下几个新的问题:

2.1.1 根据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在工业化中期, 区域发展的差距将随“回波效应”而进一步拉大。这是因为工业化初期形成的各地发展基础不同,在市场杠杆的作用下,发达地区凭借优势对资本、劳动力、技术产生更大的集聚作用,而落后地区将流失更多的资金、人力和技术,于是发达地区更加发达,落后地区更加贫困,这一进程一般要到工业化中后期才能有所改变。不过在政府的干预下,可以缓和其进程,缩减其差距。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浙江必须面对这一进程。

2.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使布局调整有了更多的机会。 当前浙江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过高,其中很大部分是萎缩产业、勉强维持产业,而属于新兴产业的持续增长产业,新兴启动产业不足。受买方市场形成和技术升级的压力,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将进入高峰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动产业布局的调整。由此,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布局调整的频繁性会进一步加强。

2.1.3 产业布局中市场机制起更加明显的基础性作用。 一方面,经济实力逐渐强盛的市场主体——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其对资源地域配置的要求已经超过所在行政区,进行更加具有效益性的战略性和战术性布局。另一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制约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将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更加市场化,这使得产业布局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显著。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进行选点布局,而且各种布局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生更加频繁的流动。

2.1.4 交通运输的快捷有利于推进产业和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到1998年底全省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达357km,在建的还有近千km。 进一步随高速公路网、城乡公路网的形成和铁路提速,全省范围内的交通状况将得到更大的改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会更快速、直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范围加大,吸引力加强,有助于产业和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

2.1.5 要素流动更加频繁, 对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提出新的课题。可以预计,各种体制性障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阻力将随改革和其它因素比较分量的抬升而逐渐降低,要素流动成为一个更加普遍的现象。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何实现资本、人口、技术三者之间在地域上的协调合成,使各地生产函数走向最大化,并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成为指导制订区域政策的重要依据。

2.1.6 知识经济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和产生新的作用。 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得到发展,知识产业布局具有自己的特征。与传统产业相比,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运输成本随产品自身的减小而降低,而且又随先进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使原来产业布局中起重要制约因素的距离概念有了新的内涵,距离对产业布局的制约作用大大下降,知识产业对原有城市的依赖性大大减小,而对环境、科技人员的依赖程度增加。浙江作为一个环境资源在全国具有优势、科技潜力十分丰富的地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应当有更大的作为。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对一般产业和城市的布局机制产生新的作用。知识经济促使一般产业生产更加技术密集化、资金密集化,改进运输和通讯手段,降低运输成本。而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原有的绝对聚集力和区位中心最低成本的优势将大大降低,从而区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将降低,中小城市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更加趋向平均网络化。

2.2 宏观布局实施原则

“八五”和“九五”时期,浙江产业布局的总体原则是“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需要坚持这个总原则。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当针对目前工业化阶段的特点、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地区发展差异的格局,作进一步的细化。

2.2.1 总体协调:在推进要素流动的前提下, 对要素流动进行适当的调控,并按照各地经济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的不同,通过经济杠杆的调控,实现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

2.2.2 效率优先:促进生产要素向区位条件优越、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主要城市集聚,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力度,造就和培养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更大的经济增长极。

2.2.3 兼顾公平:对要素流出地区进行合理的财政支持, 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环境,培育一些中心城镇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3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思路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我们认为浙江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进行,即宏观上的调整和微观上的集聚。

2.3.1 宏观层面,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点——轴——面”的区域推进开发和小区域集聚、大区域兼顾平衡的战略思路。具体地讲,就是在宏观上强化“三带”,特别是“三带”内的主要中心城市,同时有所兼顾与“三带”相衔接的“三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谁能够充分地利用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谁就能够实现自己生产函数的极大化,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因此要按照城市功能的配置和地域接点的专业分工要求发展各类城市,从而通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在交通条件优越,城市密集的地区构筑产业密集带,实施产业密集带发展战略。产业密集带的发展有其一定的地理条件特点,它是大城市经济圈基础上受地域环境影响而擅变形成。沪杭甬地区,即V 字形带发展的目标是依托上海、杭州、宁波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沿线的嘉兴、海宁、嘉善、桐乡、萧山、余杭、绍兴、上虞、慈溪、余姚、舟山为二级核心,联动区内各个中心城镇和农村地区,和通过交通网络带动外围广大地区的产业和人口的密集带,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以加工工业为中心,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农业基础良好的现代化地区。另外温台沿海,金衢盆地中央带将逐步发展为产业密集带。

在强化“三带”发展,特别是沪杭甬产业密集带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整个浙西南的发展。一是进一步改善当地的主要基础设施状况,主要是省、县级的公路建设,使当地的投资环境能够得到逐步的改善;二是逐步培育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增长极,使之在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中起到稳定“军心”和构筑基础的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浙江生产力布局的“点——轴——面”开发与兼顾大区域平衡相协调的原则。

2.3.2 关于微观层面,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按照城市经济圈的运行机制逐步替代行政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中心城市强化可以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是强化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在全省的中心凝聚作用。

其中杭州要按照“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的思路,强化以加工制造和技术创新为主的生产功能,以资本市场、信息中心和商品流通为主的集散功能,以旅游休闲服务、中介咨询服务为主的服务功能。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其配件、机械电子复合技术装备和日用电器机械等主导产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咨询服务、旅游、金融、环保、文化、装潢等具有都市特点的新增长点产业。在地域上实行“向南跨越、向东推进、向西保护和向北调整”的布局措施。通过向南的跨江发展实现杭州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布局城市,加快滨江地区的开发,使之成为杭州城市的副中心和主要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基地;在下沙工业区发展的基础上,使东部地区成为杭州的制造业基地;通过“西溪文化旅游区”和西部住宅的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提升“两湖(西湖、西溪)——江(富春江)——山(西部山区)”的整体旅游功能和城市住宅区功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污染型产业的比重,改善北部地区的发展环境。

宁波要按照华东地区重要贸易口岸、上海航运中心组合港之一、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长江三角洲沿海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和全省综合型经济中心的要求进行建设。在产业发展上,依托宁波——舟山深水港,大力发展临海型工业、出口加工项目、港口服务贸易,同时进一步加强石化、冶金、机械、服装、电子等支柱产业。在地域布局上,改善老城区、强化北仑、镇海等滨海区、向西和向西南拓展城镇带。

温州要按照浙西南沿海经济中心的要求进行建设。在产业发展上提升现有机械、五金电器、塑料、轻工鞋帽、皮革等的竞争优势,在地域结构上,强化沿海交通干线、金温铁路为依托的轴线发展。

在金衢盆地,金华、衢州和义乌——东阳三个城市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从城市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前景看,我们认为选择金华作为浙西南地区的中心更具有优势。在产业发展上,金华需要加强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制造业基地、区域性金融、贸易、科教文化、信息咨询的中心功能。在地域结构上,在提升现有城市中心区规模档次的同时,按照网络型城镇体系的特点推进周边地区中小城镇的建设。

第二个层次是一大批中小城市。其中主要有绍兴、嘉兴、湖州、衢州、台州、丽水、萧山、义乌——东阳、鳌江——龙港、瑞安、余姚、诸暨、海宁、富阳、上虞、慈杭等城市。它们将在联络广大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浙江制造业的主要集中地,各城市要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农村工业的集聚。农村工业的发展为促进浙江的工业化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微观的散乱布局到目前已经累积成为宏观上制约产业升级,弱化规模和集聚效应,以及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对于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浙江,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背后的城乡结构、空间结构,通过农村工业的集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产业化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 具体操作措施

2.4.1 加强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是实施产业布局的重要宏观手段。要按照城市经济圈的运行原则,跳出行政区界限,进行全省的经济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其中要突出规划好杭州湾两岸产业和城镇密集带的发展,合理确定沿线城市的功能、规模、基础设施等内容,合理有效地促进产业向主要城市(镇)集聚,使之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进一步起到带动全省的作用。另外两个重点是温台沿海和金衢盆地。

2.4.2 把产业升级与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传统产业的存量改造,实现其异地的集聚发展。一部分乡镇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在城市和中心城镇实现技术升级、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其中有的企业可以进行总部和生产基地的布局调整,总部迁到中心城市,生产基地向销售地区拓展;另外一大批农村工业企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组合中被淘汰出局后,应当将原有产业资本从母体中游离出来,通过资本市场配置到新的产业和布局到依托城镇的现代工业园区中去。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和景气产业的增量建设必然建立在区位优化的基础上。在市场饱和的格局下,景气产业的增量发展一般具有上规模、上技术档次的特点,或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这使它们的地域布局指向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方便,信息获取及时的城市或者城镇;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则在科技、环境、人才综合指向下必然向科技教育发达的城市地区集中。从而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增大“结晶核”的潜力。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机遇,按照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将这些产业集中布局到能够更多地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和更好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中心城市中去。

2.4.3 进一步加大交通、通讯、供水、 供电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造就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一要进一步构筑对外开放、向内神展,具有一定规模和运输能力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按照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思路是: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中心,集中力量抓好主要运输干线、重点港站枢纽的建设,形成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干线航道为骨架,沿海主要港口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枢纽的水陆并举、干支相联、集疏成网的“井”字型综合运输网络。二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道路、供电、给排水、通讯网络以及公共设施;方向是实现适度超前、容量有余、综合配套、内外畅通;途径是多渠道、市场化、创新型的投资机制;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个区域中心城市,一批综合实力强劲的中小城市和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小城镇。

2.4.4 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的组织机制和调控手段。 在今后组织实施产业布局时,应充分重视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重视运用法制手段,加强布局的科学性、严肃性与连续性,同时要减少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更多地通过政策性贷款、税收、土地优惠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2.4.5 综合配套,推进体制改革,实现资金、 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是构筑效益型产业布局的前提,只有拆除城乡之间、城镇之间的体制“篱笆”,才能推进要素的流动。从体制角度看,企业改革、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体制以及城镇管理体制等是主要障碍。加大企业改革,使之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力量和意愿组织和配置资源,落实自己有效益的空间布局;加大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使之在上下级城、镇、乡、村之间得到消除,也就是小城镇将对周边农村开放,中小城市将对城镇开放,大城市将对中小城市开放,同时推进中心城市对拥有资本、技术和高学历的人才的进一步开放;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目前承包权30年不变的情况下,加强经营权流转,使兼业农民脱农,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构筑有利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体制。

标签:;  ;  ;  ;  ;  ;  ;  ;  ;  ;  ;  ;  

跨世纪浙江产业布局的回顾与展望_产业布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