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属于城市生态绿化项目,需要给非常的重视。它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其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国的城市绿化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景观园林绿化种植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绿化种植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经验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
引言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是将其融入在大自然物质和人文元素特点,现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要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提升,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景观园林绿化工程也在不断地加快,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的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才能是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发挥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工程涉及面广
针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它包含了很多专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规划、建筑,绿化,给排水,测绘以及电气方面,除了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施工外,还要将各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融合和交叉使用,在绿化景观的工程当中,使得不同专业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
1.2施工工艺要求复杂
园林景观工程是最初是由建筑工程的配套施工发展而来,他与建筑物的施工相比较,工程量相对而言比较小,但是他的每一个部分却又非常精细而复杂,例如在景观设计当中,绿化和小建筑物的设计又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一步施工工艺都具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园里景观配套非主体建筑工程,因此对工期的要求都比较短,对施工单位组织实施合理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些景观工程看起来非常小,但是中间却包含了很多工种的配合,交叉与协作,从这些方面而言,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体现出了对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要求。
1.3造价控制难度比较大
对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包含的内容细致而复杂,每一项构成的工程量又不大但施工要求确各不相同,因此对工程预算的编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导致预算的准确性相对而言比较难以把握,此外,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与设计要求不一样的情况,因此又为造价的控制增加了难度,那就对设计施工单位提出了比较高的设计要求,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做好工程量核对工作。
2景观园林绿化的关键技术
2.1规划设计技术
城市绿化并非单纯以绿化建设为目的,而应以实现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为目的。需做好景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如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设计、立体设计与科学艺术设计等。
2.2植物配置技术
植物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配置植物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种类、园林意境与色彩季相,还需充分考虑植物与园林中的其他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之间的相互搭配。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需得到充分的掌握,在种植前还应考察园林所在地的土壤条件,严格遵循适地适植物原则。
2.3植物群落构建技术
植物群落的稳定构建与一个生态空间的总生物量、恢复和再生能力、抗干扰水平及结构多样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合理应用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多层的垂直配置,以促进绿化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此外,植物筛选、混交方法、混交比例及配置方式等生物多样性施工技术有利于城市绿地群落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科学化、合理化与多样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培育管理技术
培育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种植、施肥灌溉、除草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尤其是一些景观的古树名木更应得到重视与优质的培育。通常需设立栅栏、树干固定、吊枝顶枝、换根复壮等培育操作,以保护植物。
3我国景观园林工程的现状
我国园林施工的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需要在施工技术上不断地改进。随着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还会受到地形、气候、土壤、土建设计的空间、道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园林绿化施工需要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技术支撑。而我国的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体系不是很全面,所以在景观园林绿化施工上就会存在一些缺陷,无法达到实际的设计目标和整体景观美观的需求。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施工技术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领域,这都要求我国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体系,才能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提升技术。园林植物的修建、灌溉、排水、施肥和治病防虫等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后期养护管理,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绿化景观。所以园林养护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我国景观园林绿化施工项目在建设完成之后,都缺乏养护管理意识,对绿化植被放任不管,严重不够重视。再加上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不足,导致景观园林的绿色植被成活率过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4如何更好地应用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技术
4.1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场地内地下管线情况,按照具体设计要求确定标高。为充分沉降各块场地的土方、减少积水情况的发生几率,可依据地下管线的情况采取必要的土方置换或换土技术,并逐步平整。中央略高、四周稍低的馒头状地形可为植物生长提高干燥的立地条件,还可确保美观效果。种植植物前,需化验并分析园林所在地的土壤,并根据结果对其消毒、施肥。一般疏松湿润、排水良好且pH值5~7的土壤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植物所需最低种植土层厚度不同,草木花卉和草坪地被为30cm,小灌木为45cm,大灌木为60cm,浅根乔木为90cm,深根乔木则为150cm。
4.2苗木的选择
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健壮且树形优美无病害的苗木,以保证绿化的景观效果。由于苗木的挖掘质量决定了成活率,因此需选取锋利的挖掘工具,确保断根切口与泥球齐平,消除表面的浮土至须根,使用草绳扎紧土球。在装卸苗木时,一定要轻装轻卸,不可因扔摔拖拉而损伤泥球。如需将苗木运输到较远的地方,应在树苗叶面喷洒一定的清水,并使用油布将其盖好。
4.3浇水和施肥
浇水、施肥是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浇水和施肥对植物正常生长非常重要,覆盖植被的土壤必须保持湿润,应基于植物生长习性和状况进行必要的浇水。植物养分施肥时要适量,不同的肥料既不能过量施入,也不能过少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因此,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浇水施肥。
4.4防治病虫害
大多数植物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可能危及植物的生长,需要及时防治。将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植物会诱发白粉病和炭疽病,可用多菌灵清除枯干的树木,定期检查,做好二级预防工作。
结语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和现代城市景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专业分工愈来愈细,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美化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绿化种植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干净现场遗留的垃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绿化施工成果,如设立防护栏来防治小灌木、草坪等遭受人为破坏。施工单位还需定期安排专人对绿化进行修剪、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聂量.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3):84~87.
[2]王心宇.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17)
[3]曹莉丽.城市园林绿地中沿园路两厢的植物种植施工与养护[J].河北林业科技,2011(2)
论文作者:沈芳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景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苗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