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李慧论文_李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李慧论文_李慧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我国重大的民生基础工程,对其工程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具有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明显特点,所以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时常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就凸显重要,论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下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与对策,为我国房屋建筑业的工程施工提供了相对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飞快发展,其中工程质量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工程质量的优劣关乎到建筑物的持久性与安全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为施工企业节省成本,使施工企业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所以,总结现阶段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弊端,加强质量管理意识与相关实施方法,为以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打造有力的基础保障。

1 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较长,影响因素复杂,并且施工的环节也较多,造成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建筑施工在选择地点时存在很多因素,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地形因素的问题,然而,在进行施工当中会存在不可抗力的条件,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主要层面,比较包括有,地质水层、工作进度、水文地表等多方面原因。第二,施工当中的材料因素和人员管理等也是影响施工管理的一个方面。由于在施工当中,会遇到材料短缺,或者是资金不足,或者是人员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工程停工,无法保证施工要求。第三,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自然天气等方面的影响,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是无法确保施工质量的一方面原因抗,造成工程拖拉,严重影响施工管理。

(2)在建筑工程当中,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从设计再到使用,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规定进行操作,那么就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并且在整个施工管理当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不能按时完工,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漏洞。

(3)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各个环节都存在相应的联系,如果上道工序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就会影响到下道工序的完成,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隐蔽性。所以,要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应保证整个施工环节的安全质量,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2.建造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2.1 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与保障。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单一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可以对施工进度与目标进行有力的把控,可相关项目部门往往缺乏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对动工目标与具体施工过程产生模糊状态,只是一味迷茫的破土动工,进而没能确保工程质量,在毫无质量保障的情况下施工,不仅造成了质量下滑与经济利益受损等现象,甚至导致了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 施工资源分配问题与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低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具体系统的实施工程。在工程施工之前,对施工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非常重要。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包括施工人力资源、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资源,这些资源都在整体工程的财务资金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获得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2]。但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中没能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导致了一部分资源的紧缺,需要大量资金去投入,而另一部分资源过剩,又产生了大量的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各资源在协调配合中极容易产生矛盾,进而导致工程进度的搁浅与工程质量的下滑。另外,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也是工程质量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我国处在市场经济社会,部分施工人员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整体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其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对施工工程质量意识淡薄,导致经常出现偷工减料、得过且过与事不关己等消极思想态度,更进一步造成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施工材料的采购与投入得不到相应保障

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主要机构的组成部分,关乎到工程主体的质量问题与施工企业的信誉度。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但部分区

域依旧存在诸多弊端与问题。其中部分企业负责采购的相关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心与正义感,在没能对建筑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查的情况下选购材料,造成大量的低劣材料投入施工现场,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有的不法材料供应商通过吃回扣等违法方式,将大批劣质材料以次充好,通过关系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对日后的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与方法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施工单位的一把主管领导着手,加强主管领导的质量安全意识,并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

带”的积极效果。其次,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施工控制水平机制。对施工的目的与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划与方案,进而指明了工程施工的主体方向,明确了施工的具体目的。另外,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质量控制制度去进行施工,依据国家建筑行业合格标准为基础施工蓝本。强化全体员工的施工质量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大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执行权力,形成从上至下的逐一循环的管理模式。全力协调统一好各部门的职权关系,树立“工程质量大如天”的管理理念,把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2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观念

工程质量的直接主导因素是人。首先,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观念。通多相关领导的走访与谈心方式,及时掌握施工人员的心理状态与思想脉搏,在了解施工人员所需的同时,向其灌输相关的工程质量意识,让施工人员明白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其个人自身关系相连,只有质量的优秀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使其个人更好的得到收获[5]。其次,利用休息或业余时间大力开展工程施工质量教育活动,通过相关培训与活动,即可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又丰富了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最后,建立相关的施工奖惩机制。在工程施工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应该给予发现人员一定的经济奖励。在施工过程中对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人员,应该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这样一来有效地调动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提高质量意识的同时,也形成了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使更多的人员参于到质量监管中去,为日后的工程质量优质提高了基本保障。

3.3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选购与投入

加强工程施工材料的选购与投入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施工材料的采购方面,应该指定派遣专人对各大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调研。与那些信誉度高、厂商规模大、质

量保障过关的材料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另外,在材料的采购中也要进行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购经济适用的材料,为施工企业的成本节约做出贡献。其次,在施工材料投入现场使用前,通过相关仪器技术对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投入施工现场使用。最后,应该注意加强施工材料的摆放和保存两方面,其中对材料的摆放应该在不影响现场施工的情况下,依次有序的标准摆放。保存方面指派专门的保存人员,严格做好材料的出入记录,认真预防好材料的防火防潮防水工作。确保优质材料投入施工现场,为日后竣工的优秀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建筑业成长日益成熟,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有其鲜明的实际重要性与时代意义性。其中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在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作用在于保障工程的稳固性与安全性,针对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制定“保质量促生产”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条例,高标准地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为我国的建筑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翠华.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5):23-24.

【2】胡志平.现代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与信息化,2018,14(2):2-3.

【3】李欣然.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9(6):5-6.

【4】柳晓海.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8,25(12):00042-00042.

论文作者:李慧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李慧论文_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