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的继续推进,我们的建筑业取得了建筑材料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建筑材料检查规范、标准和使用方法不断更新,新建筑材料没有实际的工程应用等问题使建筑行业难以有效地控制新的材料质量。基于此,以下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引言
依靠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尤为必要,为了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相容性,必须很好地解决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建材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显示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整体的构造以及质量状况,对于后期建筑的使用情况也有很大的关联,材料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在建筑中,建筑材料是整个项目主导关键,而且现在新型材料更新上市很快,对于新型材料的相关检测以及使用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当下对于这些新的材料检测还没有统一的法律、规章,每家企业在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情况下,很难保证材料质量的优越性;再加上建筑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结构物的施工顺序不同,以及存放的场地有限,很多原材料的质量都无法做到良好的控制,结果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其中,故必须有形成完善的监控体系,运用科学的监管手段保证材料的质量安全。要做到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验收、严格检查每项材料进出场的报审以及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的合格,要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科学的材料质量监控,让建筑材料在整个建筑中都能顺利使用,提高建筑的质量。
2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
2.1没有做好对建筑材料的选取工作
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价格问题、技术水平、生产理念,各种生产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也不尽相同。有些制造商面对质量好的价格、任何制造商的高质量下降、各制造商的不同差异,都没有认真调查建筑材料是否具有相关的产品合格证书、生产商标记、企业许可证等合适的资质。单纯考虑成本和利润,选择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2.2浪费情况严重
根据当前路桥工作发展情况,能够看出无论是投资方或是建筑单位,经济属于独立状态,所以施工单位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节约材料的重要意义。结合部分施工单位的工程发展情况,能够看出在施工竣工之后,并没有对可回收的材料进行针对化处理,出现了材料浪费现象。部分工地缺乏职业素养管理人员,存在私自倒卖材料问题,所以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材料花费的费用明显高于实际需求,严重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不严格
建筑材料入场前未经过额外的质量检查,也未按检查标准检查材料的生产证明书、安全商标。特殊建筑材料没有受到专门技术监督员的监视,缺乏监督员对材料报告的认识,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投入施工工程,建筑材料存放不受管制,严重影响了后期施工质量。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3.1强化材料和设备质量的把控
根据招投标内容,对建筑工程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最终确定。在购买原材料时,对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强化培训采购人员对采购工作重要程度的认识,防止采购人员购买原材料时中饱私囊。购买好原材料后,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相关质量标准对材料的各个参数进行检验。只有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后,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被加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输材料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材料的保护,确保材料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另外,为强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设施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必要时淘汰落后的设备。
3.2构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材料堆放与采购管理
施工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现场材料的监督以及管理力度,有效消除管理网点,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材料的进场顺序,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并且将汇报结果呈递给设计单位以及甲方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离结合相关的施工设计要求,将材料堆放在不同的仓库内。所以应当掌握市场的多元发展情况,施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确保价格符合实际需求,利用建筑市场优势,合理的进行运输安排,运输费用是材料采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省运输费用也能够大大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所以如果材料的性能以及质量符合要求时,施工人员应当在就近区域进行采购,能够有效减少装卸或者二次倒运的费用同时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采购管理模式,施工材料通常是甲方乙方进行共同控制,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材料,应当严禁使用。
3.3加强数据的监管
首先,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中,会产生各种检测数据。为了保证建筑材料最终质量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检测人员应当做好数据管理工作,科学处理并保存各项数据。比如在同一组材料的检测结果中,有可能出现数据偏差较大的现象。对此,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数据处理标准,进行数据的处理,并记录下来。带有检测数据的文件应先汇报上级,在得到签字确认后,再分类保存。其次,还应该做好相关监管工作。比如落实责任制,摆正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从根源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制定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在现代化背景下,还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数据的监督、管理方式。比如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给每种建筑材料贴上二维码。这样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核对二维码,就可确认样品。随后,在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还可将实时数据输入到电脑上。这样,样品检测信息也会上传到管理系统中,并保存下来。如此,通过互联网既可实现样品检测的移动监督,避免虚假检测现象的出现,也可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性。
3.4做好对建筑材料的选取工作
据最近的新闻报道,许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严格,因此施工事故频频发生,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前要加强材料筛选,对施工质量进行事先监督,从根源上看,彻底阻挡危险。由于建筑材料制造商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必须事先了解材料的基本特性,例如管道的热性能、钢筋的强度、水泥的凝固和水化,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选择符合生产标准的生产商。选择制造商的时候,要准确地了解市场,加强与质量检验科的沟通,了解每个工厂的业绩结果、客户投诉情况、生产设备、生产工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生产失误少,服务理念好,口碑好,选择有生产者资格的企业,以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中,每项材料种类型号都各不相同特性,但是它们都容易受到资金、技术、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现场经常会把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建筑材料堆放在一起,在使用时再进行二次搬运,这期间容易造成材料损坏,也容易混淆材料的品种划分,因此必须对材料质量实行严谨的监管态度,建立起一套实用的监管体系,让管理人员能够明确材料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韦志功,胡晓颖.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建材,2019(04):160-162.
[2]谢建军.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水泥,2019(07):281.
[3]王金.建筑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J].四川水泥,2018(03):158.
[4]管恒忙.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02.
[5]陈晓龙.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运用案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杨姚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数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