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香

湘潭市中医医院 湖南湘潭 410011

【摘 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肛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与PDCA护理组各50例,对比两种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导尿发生率分别为46.0%、18.0%;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导尿发生率分别为16.0%、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与导尿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肛瘘;影响

为了进一步分析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10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了常规护理干预与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的不同效果,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诊治的100例肛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有效,均行肛瘘切除术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100例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与PDCA护理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2.4±8.2)岁;低位单纯性肛瘘4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8例。观察组: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2.6±8.1)岁;低位单纯性肛瘘43例,低位复杂性肛瘘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肛瘘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

PDCA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另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计划环节:根据PDCA循环管理方案,对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科学、详细的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2)执行环节:根据计划环节制定的管理方案与改进措施,实施并达到预定的目标。总结肛瘘术后护理问题,设立降低尿潴留与导尿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预期目标。具体执行措施包括:①疼痛护理: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的原因与减轻疼痛的方法;提供杂志、电视等,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换药时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撕扯;做好伤口消毒,降低感染率,针灸对术后疼痛的效果较佳,常用穴位包括束骨、合谷、长强等,也可按摩以上穴位[1];②排尿护理: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对有尿意但无法自行排尿者给予诱导排尿,如用热奄包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必要时用新斯的明lmg各1mL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2];③输液护理:术后麻醉作用彻底消失前,应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一般应小于40滴/min,直至患者初次排尿后方可逐步加快输液速度[3]。(3)检查环节:检查计划执行期间与执行后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护理人员应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每月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护理差错事故、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等。(4)行动环节:对计划环节、执行环节、检查环节进行总结,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效果,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循环时将未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持续进行循环,以使其获得有效解决,进而提升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尿潴留、导尿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潴留、导尿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导尿发生率分别为46.0%、18.0%;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导尿发生率分别为16.0%、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肛瘘为慢性感染性管道,发病率较高,患者以青年男性居多,临床上以外科治疗为主,以去除病灶、通畅引流、保护肛门功能为基本原则[4]。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肛瘘手术的治疗效果也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的配合下,肛瘘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了,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PDCA循环式护理模式包含四个步骤,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要求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应该严格按照这四个步骤执行[5]。PDCA模式能让任何一项活动都有逻辑的执行下去,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肛瘘术后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与导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与导尿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丽英,肖永刚,刘心茹,等.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1(3):488-490.

[2] 张英.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2):103-104.

[3] 宋淑兰.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肛瘘术后患者便秘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33-134.

[4] 陈路英.肛瘘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其尿潴留及导尿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15-215.

[5] 戴琴花.基于 PDCA 循环式护理的肛瘘外科护理模式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104-106.

论文作者:王建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建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