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6
摘要:建筑作用不仅具有使用性,还兼具美学特征,保证人们可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怎样结合建筑设计和绿色环保,将人们的审美需也满足,成为了当今的建筑设计的趋势。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没有了设计,建筑物就像没有灵魂一样,毫无违和感和生动感。建筑师通过根据人们的喜好和需要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热捧。当今随着人们对物质追求越来越高,在这时人们选择建筑不只是为了住它,还要求建筑的外观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此让人们达到视觉上的浓浓的满足感。由于环境问题如今迫在眉睫,如何将建筑设计与绿色环保结合起来,并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今绿色建筑的终极目标。
1、绿色建筑简述
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先进的施工方法与科学的施工理念,能够将绿色建筑物施工进行多角度的筹备,这样能够有效的完善每一项绿色建筑施工工序,并在绿色建筑维修环节也要落实环保的理念。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各项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的问题还没有进行彻底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由于建设施工技术的严格要求很多的绿色节能新技术不能够很好的被利用。
2、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
2.1 节能环保,高效利用新能源
绿色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环保,高效利用新能源。绿色建筑的初衷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以说,绿色建筑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被开发的,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将“节能环保”理念贯彻落实其中。这类特点的典型建筑是位于印度孟买的蛋形办公楼(图1),办公楼由太阳能电池板和屋顶的风力涡轮机提供能量,它甚至能够独立收集水分进行绿植的灌溉。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来提供能量,这样不仅节约能源,也可以减少传统能源所造成的污染。
2.2 经济成本低与绿色理念相统一谈及绿色建筑,人们往往想到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的冬暖夏凉就是绿色建筑的一种,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其造价并不高;我国西北的甘肃及新疆等地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及透气性很高,再加上就地取材的屋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图2)其单方造价只有800元,可谓价廉物美,并且后期节省下的水电成本也能够使得经济成本降低。
图1蛋形办公楼 图2我国的秸秆建筑
3、绿色建筑设计要素
3.1 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设计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在南边设计一些独立式的住宅,将一些小体量的住宅设计在中间位置,高层建筑设置于北边,而且要注意保持楼间距,同时楼与楼之间要合理规划一些绿化植被。而且建筑物之间的布局,要将建筑物错开,不能出现垂直水平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得自然风通过回旋区,使得建筑物通风效果达到最佳。另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物所在的地区,例如在我国的南方,气候多是东暖夏热,所以在进行节能设计时,要根据这一特点合理设计,使得建筑物在夏季能够有效利用自然通风,而且可以防止太阳辐射,冬季要可以获得足够的日照时间,并且可以有效避免主导风向。
3.2 绿色建筑节约用地设计
为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以及降低建筑的密度,可以多设计一些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城市的容量,可以尽可能多的开发地下空间,同时在住宅区,合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3 绿色建筑节约材料设计
①其外层要能够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可以最大化的减缓甚至消除外部气候的波动,保持是室内的气候稳定;②能够收集并转换一些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防止能源的流失。在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上,比如外墙的材料,可以选择新型的外墙保温材料,通过使用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可以实现节能达50~80%。
4、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因地制宜
设计绿色建筑,因地制宜,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非常有必要。在设计规划当中,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区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和方式。综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风、集热方式,降低因为这些原因给建筑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充足光照的地方加装太阳能设施,能够很好的使用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常年温度比较低的地方,选择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在常年高温炎热的地方要对怎样将遮阳板进行仔细勘察和研究安装,达到降低太阳辐射的目标。
4.2 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结合相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创新,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促使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推进相应绿色建筑的布置和优化,提升其整体水平。
4.3 调整当前绿色建筑施工设备
在进行绿色绿色建筑施工中,要积极的进行调整与改善当前的绿色建筑设备体系,为此我们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完善,首先,制定出健全的绿色建筑施工设备的性能评价指标,通过有效的将各项县设备进行节能与有效性的全面评价,找到关键性的能耗设备,将其能耗偏高的问题找出,更换新的节能设备,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节能性能够得到体现。其次,将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运用到绿色建筑施工设备管理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完善绿色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这样能够保证电能资源、人力资源、水资源的科学运用,将其的科学性不断进行提升。最后,需要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设备故障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种绿色建筑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因为设备的老化造成的能源消耗过大的浪费,保证了绿色建筑设备的节能性做到最好。
4.4 绿色建筑节约用地设计
在进行绿色建筑用地设计中,要最大化的减少建筑物占地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绿色建筑用地设计原则主要有:为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以及降低建筑的密度,可以多设计一些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城市的容量,可以尽可能多的开发地下空间,同时在住宅区,合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下,建筑的设计在绿色化目标的实现就更为重要,这也是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希望对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爱.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60.
[2]刘潇衍.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6,(21):40.
[3]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6,(09):115+118.
[4]杨仁山.建筑技术中绿色建筑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3):241.
[5]刘静.仿生建筑学在空间结构中的运用[D].天津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天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节能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