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啦,涉足特种养殖注意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入世伊始,国际经济结构将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大环境下,特养产品若要闯关取胜,就需要业界人士对自身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关键是转变观念,改变经营和发展思路,进一步探索市场规律,健全经营机制。
一是依靠信息带路。我国特种养殖业目前仍然处在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向基地工厂化经营转变的过渡阶段,特种养殖信息亦处在零星分散的初级阶段,由于信息不灵,养殖户大都只盯住本地的小市场,不仅养殖结构不对路,又影响产品的远销外销。往往造成产品堆积,其它地方却供不应求,形成“多冷少俏现象”。因此,特养产品若要占领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才能把握市场行情。
二是科学养殖,提高产品品质。大部分人对特种动物的饲养技术、生活习性缺乏了解,养殖时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缩短饲养周期,缺乏应有的自然环境,导致动物肉食品风味丧失和毛皮质量下降。养殖户在养殖时,必须合理科学地部署,选择一些产量高、品质优、市场效益好的名、特、优品种进行饲养;根据不同的品种、生长阶段分别配制营养达标的饲料,保持特种动物内在的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养殖户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特种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同时加强疫情防治,定期接种疫苗,预防性投药和环境消毒。有条件的场家,尽量应用先进的育种,育肥等科技成果,采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工厂化生产,使繁殖及饲养成本有效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特种动物的品质大幅度增加,以增加市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努力推进特养产业化进程。实践证明,走特养之路,变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为集团化规模养殖,实施“市场+农户”、“基地+农户”的龙头带动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又便于市场预测和统计,提高决策准确度,是新形势下特养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现阶段发展特种养殖,仍要把销售作为首攻对象,努力挖掘特种动物的开发利用价值,搞好深加工开发,变一种产品为多种产品,主副产品同时开发,重复增值,以销带产,以产促销,逐步增强特种养殖出口创汇能力,才不失明智之举。
四是创立特养品牌。养殖户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应在产品
外包装和广告宣传上投入一定的精力,树立一批叫得响的特养品牌,靠品牌带动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才能占领市场制高点。
五是莫入特养误区,特养业前景虽好,但误区也不少,一是广告误导,一些不负责任的投机商,胡乱印一些小报,小册子,推出一些所谓“特”、“大”、“洋”的养殖品种,片面强调这些品种好养易销,而对其缺点避而不谈,甚至张冠李戴,将一些很普通的品种冠以美丽的名字,大肆炒作,坑害一些信息不灵的群众;二是盲目赶热,对宣传过热的品种要冷眼看待,养前热,养后可不一定热销,要客观分析行情;三是盲目引种,因为一些倒种者和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厂很有可能把一些商品,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不佳或已淘汰的品种冒充为优良种苗出售。特别是现在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一些“洋倒爷”必定会趁势而入,带来真真假假的特养品种,让人防不胜防,这就要求养殖户有一双辩别真伪的“慧眼”。
总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对特养业的发展起到阶段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特养产品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业界人士应把握好手中的机遇,适时推出自己的产品。
联系电话:027-8677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