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析论文_咸海林

课程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析论文_咸海林

摘要: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阶段,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说,这个阶段是人生多事之秋的时期,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入手,阐述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希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引言

课程、教材、教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而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程建设是一个高校最根本的建设工作之一,是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尤其是重点课程建设,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进行课程建设不仅是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融洽校园氛围、增加高校学术气氛的应有之举,更是具有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实现理想大学生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建设的任务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以突出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建设、注重实效”的课程建设方针,高校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以精品课程为示范,建设优质课程体系,提高整体课程建设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的建设。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抓好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是加强课程内涵的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认真钻研现有教材,完善并建设相应的立体化教材,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选取教学内容,并相应调整和设置专业,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建设符合高校发展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强的课程结构体系。重新审视教学计划,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完善的、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计划。遵循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设计合理的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对授课内容实时更新,及时补充新知识,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积极将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继续深化“双向互动式”教学手段,利用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改造传统教学内容。

(2)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要下大气力,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改革单一的、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新型评价体系。

(3)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建设和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保证最优质的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并来高校开设讲座,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及时跟踪理论和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通过各个领域的专家,将新知识、新标准和新方法吸纳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教育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训练与培养,而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高校课程建设,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要积极主动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报纸、校园广播、校园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等资源,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专家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影院等有效活动,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开办心理健康专业网站,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的影响力,充分大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形成大学生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2)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作用。高校要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全面完成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将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带到大学生身边。重点对学习有困难、感情有问题、行为有异常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分析事件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真正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一旦发现存在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安排其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检查治疗。

(3)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帮扶活动以及谈心活动,帮助大学生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警机制。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体系,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心理问题。要严防伤害他人或者自我伤害情况的发生,要建立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完善高等院校的危机联动反应机制,确保快速危机干预通道,从学校直通专业精神卫生机构。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互帮互助的向心力的产生都与良好的校风息息相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6)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程建设当中。高校课程建设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程建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的关键所在,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强烈需求。当前高校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其内容是历史文化知识、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约束的集中体现,其主线是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始终。教师在传道授业这个过程中,只要将心理的需求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刺激,并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就能让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总结的知识及经验转化成学生的人生价值及思想观点,并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樊雪莲.森田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

论文作者:咸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课程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析论文_咸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