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于建筑行业的材料的使用量迅速增加,新型、高性能的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检验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工程建设中的各方主体尤其是监理方面一定要严格的执行国家关于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确保建筑行业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材料;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质量控制遵循原则
1.1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材料质量控制中优先考虑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的落实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只有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创造了最大的利润,才能保障其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在施工单位中落实降级效益原则,主要就是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对材料的质量和类别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的能力,避免使用各类存在质量缺陷的施工材料,从而减少一部分施工经济的损失。
1.2科学性原则
对于现场施工材料的审查和存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和审查都应该符合科学规律,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操作,都要满足于科学性的基本需求、提高工程的严谨性,才能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效果。
1.3规范化原则
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质量控制工作还从规范性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查,是对规范性原则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高对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关注度,保障各项操作都能够严格遵守规范操作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针对一些操作复杂性较高,或者是操作难度较大的内容来看,更是需要严格地分析和把关,从规范化原则方面提升质量控制的合理性。
1.4服务性原则
对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还需要从服务性的角度进行思考,服务型原则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质量控制的一个基本属性,具体表现为施工单位要着重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而才能够从服务性原则方面完善对最终控制效果的提升和优化。
2.建筑工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材料的认知不足,建筑负责人对材料质量控制的认知不足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建筑材料的采购使用问题。建筑材料采购一般是财物部门做核算工作,采购部门根据核算好的价格从建筑材料市场进行材料的购买,而财物部门会根据有关规定对材料的采购价格定位进行核算,这样核算出来的材料固定采购价格没有根据材料实际的市场价格的起伏进行相应的变动,这样导致采购部门用不符合市场波动的低价无法采购到质量合格的材料。其次,从材料的使用与管理方面看,管理不当问题也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建筑材料的规格十分复杂,运用到各个工程内容中也相对多样化,针对不同品种的材料,在使用过程都会涉及很多内容,如何实现有效的分配成了难题,这就造成了一些问题的产生,因工作人员的大意,也会把材料运用在不符合改施工的项目中,如,建筑施工中钢筋的使用,因不同项目内容,涉及的钢筋尺寸不同,若不在意,在使用较粗的地方用了较细钢筋,那必然埋下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主要应该归类于现场管理问题,现场管理的不恰当,必然会造成材料运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类似情况还包括很多,不一一进行举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项目监理中材料质量控制策略
3.1监理在采购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
一旦施工单位明确了订货的需求,相关的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对施工材料的生产企业进行相关资料与样品的审查。如果监理工程师在审核的过程中确认建筑材料的生产单位以及相关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那么施工单位就可以同建筑材料的生产单位签订材料的购买合同。相反,如果监理工程师确认材料的生产企业在资质或者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那么施工单位就不能同生产企业签订相应的购买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是建筑材料购买的旺季,不少的建筑材料会出现供应紧张等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要与施工单位一起共同对材料的生产企业所具备的相关资质进行审核,还要对材料的样品以及生产企业的材料质量保证书等文件进行仔细的审核,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这一过程中一定不能因为材料的供货紧张而疏忽了相关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以避免建筑出现质量问题。
3.2监理现场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建筑材料在签订购买合同之后,对于材料施工现场质量的监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在进行材料现场质量的检查时,一定要对进场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样品图样进行对比,看相关材料质量是否与样品一致。对于施工材料的放置一定要先前进行规划与布置,进场的材料不得胡乱的放置,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要按照类型进行堆放,此外还要设置明显的标志物,以区分材料的批次与类别。另外,检查合格的材料要与未检查的材料区分放置,以免材料直接发生混淆的问题。此外,为了便于监理人员及时的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与送检工作,相关的建筑材料要在进场前的一天告知到相应的监理人员,建筑材料的进场工作必须得到监理人员的肯定与认可。尤其对于施工中用到数量较多的钢筋水泥以及焊接制品质量的监理,一定要引起相关监理人员的重视。
3.3对于新技术材料的选用和管理
对于一些新研制的却还没有投入工程实践的材料,建筑工程在选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小心,按照严格的规则来选用。具体应该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新材料应该符合理论要求。即新材料必须是生产单位投入大量精力研制出来的具有相关合格证明的产品。第二,对生产新材料的单位的要求。即新材料的生产研制厂家,必须是有强大生产能力、成熟的生产工艺及国家认证的优秀单位。因此,除了应有研制的产品的质量保证,还必须具有产品的国家或者行业的生产标准证明。第三,对新材料的实践要求。即新材料的所有性能必须通过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试验和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工程使用。
3.4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规范的管理程序以及高素质的监理人员是提高施工工程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施工工程除了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规范,还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监理人员具有优秀的对工程材料质量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也是对建筑质量的技术保证。因此施工单位要对监理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需要保证每一个施工项目都具有高质量的监管保障,因此,细化监理人员的责任,每一环节都能得到管理,才能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更要提高认识,不断对工程项目材料管理进行优化管理,从管理入手,积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控制效率,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更好的为建设服务,从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乐增拾.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中的材料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 05:110-111.
[2]王振国.探讨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质量控制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13:177.
[3]赵小荣.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6, 03:289+294.
论文作者:付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