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胡龙论文_胡龙

基于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胡龙论文_胡龙

(襄阳铁路铁威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环节,其中不仅包含了对建筑工程前期设计工作,还包含了对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所以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即应当要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模式,并不断更新管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拟通过对当下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创新性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并指出了其运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为建筑行业工程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套新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必要性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建筑业已经上升成为了社会的主产业之一。现代建筑不仅仅承载着避风港的实物作用,更在深层意义上代表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现如今各地各式各样的建筑不断地快速开发崛起,建筑已经成为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石,建筑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而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有效安全进行,寻求高效稳妥的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工程管理理念和办法不断与时俱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原则方法

1.1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要以适应市场需要为前提,市场是动态且不断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发展,并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在与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市场的关键在于施工的工程高质量和快速度兼具,并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了企业占有市场且向前发展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若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施工进度落后,必然会使其社会形象受损,从而影响对市场的占有能力。

1.2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要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有将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工具这社会三要素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在补缺经济时期,不缺少劳动对象。但在市场经济阶段,优质的劳动力要依靠市场竞争,若竞争失败,就失去了劳动者,生产力诸要素便不能进行结合,便不能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力,而这直接导致市场的淘汰,这是很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支柱,是掌握、使用劳动工具,获得劳动对象的主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而劳动工具由于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的使用,其所占成本越来越重,变成了关注的重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使生产力三要素有效地组合协调,充分发挥其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2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基于建筑施工管理成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21世纪,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已经落后,不能适用于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进行创新及改革迫在眉睫。

2.1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即企业利用项目招投标的竞争方式来获取工程的施工权。这是在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往往在变革的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招投标制度也不例外,其主要的原因是体制改革的不完善。现代建筑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只有完善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才能解决在施工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新需要便是施工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创新。

2.2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找到适应其发展的良方,并适应新形势下消费市场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并吸取我国早期闭门造车政策的教训,我们得出结论,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社会大趋势所迫,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因此新形势下对于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十分紧迫。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运用

3.1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个企业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念的改良和创新,陈旧的理念必然创造不出优秀的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理念才能衍生出于时代发展相得益彰的企业。建筑行业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建筑工程能否高效顺利的进行依赖明智合理的管理。

3.2管理方法创新

有了新型合理的管理理念,接下来就应当革新管理办法,并坚持从上到下认真执行。建筑行业工程管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脑力劳动和指挥,反而工程项目的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出错就可能会殃及整个项目的进行。企业应该明确管理责任分配,加强奖惩制度的实施,任人唯贤,善于听取大众的建议,明智决策。上层决议要利于下级施行,建筑工地要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以求协商解决。诚然,现在社会上民工讨薪,新建建筑垮塌等事故并不罕见,这些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企业各方面管理的疏漏和马虎,一份健全合理创新的管理办法毫无疑问能为企业建设,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3.3管理机构革新

提及建筑工程时,外行都会直接将思维切换到建筑工地上,然而建筑工地并不仅限于诺大的施工工地和建筑工人。很大一部分建筑企业因为本身不够重视工程管理,致使管理人员冗杂部门繁多。而在应对新的市场需求时,企业应该更新管理机构,精简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职务,责任分配到人,让工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人管,管得好。

3.4“刷新”管理人员

管理要与时俱进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取,因此为保证工程管理顺利高效进行,建筑企业应该适时辞退职场“老油条”,多引进新型管理人才,为工程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业务素质,建筑企业应当通过建立并且完善相关培训体系的方式,将所有管理人员纳入培训考核范围之内,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从而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真正确保建筑企业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

3.5管理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与之相应的管理技术。当前管理技术的陈旧落后是阻碍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企业与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管理技术的创新从内容上来看应当做到以下两方面:(1)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2)已有技术的创新应用。其中,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包括合作、独立、引进吸收等多种创新方式。独立即指企业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由企业独立完成,合作即指通过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组织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与研究,引进吸收即指企业通过引起新技术或者高新人才,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吸收、学习。另外一方面,已有技术的创新应用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当前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探讨已有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明确已有管理技术与企业管理活动新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找到企业管理活动的具体诉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已有管理技术进行改造与创新,通过转变观念、探索新型处理方法等多种方式,使得已有的管理技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进行创新,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方法。只有真正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真正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志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

[2]唐德峰.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思维[J].建筑与文化,2013(20)

[3]谢东辉.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华章,2013(26)

[4]吴新宇.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31)

论文作者:胡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基于创新思维的建筑工程管理胡龙论文_胡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