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新型工业城乡关系的思考论文

关于建立新型工业城乡关系的思考论文

关于建立新型工业城乡关系的思考

刘美娜

(中共东丰县委党校,吉林 东丰 136300)

[摘要]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最大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有深厚的制度原因,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乡关系;城镇化;工业化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障碍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所以建立新型工业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

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和成因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

1.1 城乡二元结构性问题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首先得益,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使农村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突出表现是管理分散、制度不统一、待遇差距等方面,相对城镇社会保障待遇,农村待遇水平低。

我国长期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二元性制约了要素流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的用于宅基地建设,有的用于企业等经营性用途,有的用于公益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宅基地使用权归农民所有。但是多年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贫乏,限制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在资金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在进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但是只是进行了试点,还没有大面积运行,农民不能依靠土地等财产获得发展资金,又难以在银行贷款,使得本来就缺少资金的农村更加没有发展基金。在劳动力方面,随着农村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工增加,但是城市无法满足这些农民的基本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等,使他们无法在城市定居,因此出现农民“早退”现象,农民工老了、病了、残了还是得回到农村生活,负担又是推给了农村,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

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也有地理和交通等原因,但是从制度体制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分治制约。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那里有近八亿农民,他们的消费水平低整体上也阻碍整个国家消费能力降低。再者农村收入水平低,使有的农民在出现大病、子女教育、老有赡养等问题是无力应付,出现就医难、养老难、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二是法律法规制约。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制度建设,使一些法律法规更顺从民意、符合民声,农民从中得到不少实惠,但是,还有一些法律法规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如贷款难,农民没有抵押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民宅基地地上房屋抵押一直没有全面运行,农民难以获得资金发展生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最终需要走向一元经济结构,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量和改革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村工业必将走向农业现代化,与城市经济相整合。

2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奖惩。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自觉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落实经费,提供保障,提高业务水平。落实管理制度,管好用好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不仅为本单位提供信息、方便,还可为其他兄弟单位提供帮助,使项目档案资料在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户可以在引闪器上远程调整闪光灯的输出,这款引闪器的LCD屏幕同样拥有背光,操作逻辑也非常简单易用。Viper TTL最多支持三组闪光灯同时引闪。虽然无法调整通信频率,但是Viper TTL拥有数字频道配对功能,能够在引闪器和接收器之间建立独占连接,以避免拍摄时受到干扰。

仪器:S- 50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PN- 48B白度仪,杭州品享科技有限公司;Novo-Gloss TM光泽度测定仪,英国RHOPOINT公司;表面粗糙度测试仪(PPS TESTER),德国Frank-PTI公司;YQK- 100纸张表面吸收重量测定仪,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SX2- 4- 10T马弗炉,济南博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PSON Stylus Pro7910c数字喷墨印刷机,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玻璃真空干燥器,坩埚,成都华涛化玻璃商贸有限公司;QEA图像分析仪,上海爱色丽设备有限公司。

2.1 完善城乡人口分布格局

工业文明时代,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也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相互促进。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如果管理不善、公共服务落后,就会再现城市中国的贫民窟、环境污染、高房价、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所以在实现城镇化发展时,发展合理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尤其对农民工进城进行合理疏导,使城市发展与农民工流相融合、相协调。

2.2 扩大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

多年来,地方政府一直依靠土地财政进行城镇化建设,但是这种资金来源渠道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必须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地方政府可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2.3 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要城乡生产要素报酬相当,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的平等交换,建设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虽说会使城市建设用地成本增加,但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对于这些地区可以探索地票制度,即将地票扩展到农村建设用地,如变成省内可流通。

【参考文献】

[1]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04).

[2]刘成.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反思[J].公共管理学报,2018(9).

[3]朱恩涛.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探究[J].市场周刊,2018(11).

[4]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J].理论与实践,2017(2).

[中图分类号] T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3-0231-01

作者简介: 刘美娜(1980.5-),女,本科学历,现中共东丰县委党校教师,助理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标签:;  ;  ;  ;  

关于建立新型工业城乡关系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