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化感作用下的植物配植论文_朱漪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上海市 200031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不同形式的绿地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园林植物配植的种类及形式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园林植物的配植为研究基点,详细分析了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以及植物间化感作用的相生与相克关系。通过分析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形式,在化感作用的指导下,研究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对今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植物;化感作用;植物配植

园林植物景观是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园林中各类植物的生长及其相互之间的生长关系对于园林景观效果的展现起到一定的作用。绿地中园林植物群落对环境条件(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的感受度及自身的适应过程是场地建成后人们对于使用参观的舒适度体验的评判的重要标准。对于群落中各植物的相互促进作用和协调发展,植物设计师希望在此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能自我调节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这就需要了解各类植物的搭配与园林植物景观的协调发展,对于光照、温度、水分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植物间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程度,需要设计师进一步学习完善。

图1: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种植

园林中相关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植物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园林景观出现不一样的观赏效果。为了使园林植物更加美观,需要考虑绿地中植物群落对其环境条件的改善作用,园林植物群落的自我调节作用的展示也是园林植物中美学的一部分。

化感作用是植物自身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及植物群落演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化感作用相关概念的阐释,根据现状研究总结,阐述化感作用下的植物配置的形式,从而增加经济、生态效益,打造符合可持续生态效益发展原则的园林景观。

1化感作用的相关概念与机理

现在最常使用的化感作用的含义就是Molish定义的,一般指植物在它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其自身生长的过程中排出一些体外的代谢产物,同时还会有一些腐烂的植株的物质,使得植物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些改变,从而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和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相关微生物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排斥作用或促进作用的一种自然环境。一般来说不同的植物间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有不同品种的差异化感物质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化感物质是植物体自然产生的,作为化感作用的传达媒介,是化感作用的产物。植物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受周围小环境的影响,不仅对自身细胞序列反应产生影响,对周边的植物也会产生影响,许多化感物质不仅对植物,对微生物、动物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2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2.1化感物质的提取

园林植物的化感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材料的研究,例如对于杉木主要采用枝叶和根系作为材料来进行化感作用。化感物质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提取,较为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水蒸馏,从而进行提取。对于提取出来的化感物质还需要进行生物测定,对于植物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通过生物测定对不同的植物化感物质进行分析。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统计分析,经过多次的实验,对结果进行统一的统计分析最终获取有用的化感物质,提高其可信度。就目前来说对植物的化感物质影响比较受关注的就是对生态因子的研究,不同的生态因子会产生不同的物质的产生。

2.2化感物质的释放

园林植物化感物质释放的途径有多种,比如:雨雾淋溶、自然挥发、根系分泌、残根分解、植株降解、种子萌发、花粉传播等。(1)雨雾淋溶,雨雾等水分因子能够通过淋溶作用将植物茎叶、枝干表面的化感物质释放出来。(2)很多植物本身就能够向周围的环境释放一些化感物质,比如桉树就能够释放一些挥发性的萜类物质。(3)根系分泌指的是植物通过根部组织将一些化学物质释放到土壤中。同样的,植物残根分解也能够释放一些化感物质到土壤中。(4)植株降解释放化感物质已经得到证明,但是其作用机制却较为复杂,一般来说有四种途径,其一植物残株分解释放化感物质,其二植物释放出来的非活性的化感物质转化为化感物质,其三,微生物产生化感物质,其四,植物释放的物质与空气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化感物质。(5)种子萌发时会有很多次生物质流入土壤中;花粉中含有很多化感物质,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化感物质会得到释放。

图2:杉木良种

3生态因子对化感作用的影响

逆境条件往往能促进化感物质的产生和释放,例如光的作用以及营养、水分温度等不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光随着其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会对一些相关毒素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较强较长的光照会使得植物产生一些芬酸的含量。水也是植物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水的缺失会使得植物中的绿原酸的含量和浓度会有所提升。植物除了光和水这两种必须的物质以外还有营养,N以及P的输入会对一些植物的化感产生弱化的作用,如果减少B、Ca、Mg、N这些物质会使得很多植物的绿原酸的浓度有所增加,但也会有一部分植物的绿原酸的浓度会降低。一些化学物质及微生物也会对植物产生一些化感作用,有些化学物质会使得植物产生抑制的作用,同时一些微生物会使得根系中产生的分泌物变成有毒的物质。

4 化感作用下园林植物的配置要点

4.1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4.1.1不注重所选择的园林植物的共存性

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美观效果,设计师往往会将很多种植物种植在一起,却忽略了植物间的作用,有些植物间不能共存,继而达不到美化园林的效果。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对不同的植物生长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植物不能够在一个地方共同的生存。一般来说最常涉及到的环境条件是温度、光照和水分。不同的绿地形式所采用的设计也不能完全相同,生态条件的有所差异,导致在对园林的植物进行配植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所区分,不能够像花卉养殖那样对园林植物进行栽培。同时如果所栽培的植物不属于同一地域内,只是为了美观而栽培到一起的话同样会使得景观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对于不同季节的植物也要有所区分,这样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保证植物的生长,从而设计栽培达到理想的效果。

4.1.2忽略了植物间的竞争作用

植物间种植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相互竞争的作用,很多植物种类不能很好的生活在一起会产生一定的竞争作用。同时不同植物自身所产生的化学作用也会使植物间产生抑制作用,一旦所种植的园林植物产生这种作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4.1.3忽略了树种的搭配选择

设计人员最初的设计意图往往是想通过植物种植的层次、疏密、树种搭配等凸显种植地块的景观效果,并没有想过若干年后植物长茂盛后可能会随着其自身的生长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其中会形成优势群体劣势群体,优势群体渐渐会取代劣势群体,从而不能达到当初预想的种植效果。同时相关植物还会出现杂乱生长的状态,破坏了一些很有层次的美观植物。最为不佳的状态就是一些放在一起不能很好生长的植物,被设计人员一时的美观要求而勉强的拼到一起,这样虽然可以产生一时的美化作用,但在植物生长得过程就会偏离理想化的生长。

由此在树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特别注意科学的规划,避免盲从自己喜好的植物而不去考虑植物的特性。植物的生长是多样性的,不同的乔灌类植物对植物的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大系统的研究。

图3:种植层次组团示意

一般来说现在园林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可以相互促进的植物就是黑松(图1)和阔叶麦冬(图2)的结合,黑松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喜欢阳光是一种比较高大的乔木,阔叶麦冬是一种地被类植物,比较喜欢阴是一种耐阴性植物。两种植物的组合会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因为黑松能够给阔叶麦冬进行光的遮挡,这样就使得阔叶麦冬一直处于理想的环境中,对于阔叶麦冬也可以对黑松起到一个很好的地面覆盖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为黑松的生长保持住水分,为黑松根部的生长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最常的表现就是植物根系之间的竞争,二者都吸取土壤中的营养使得生长造成抑制的作用。

图4:黑松图5:落叶麦冬

4.1.4偏重于个人喜好而忽略实际植物设计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或方案探讨汇报的过程中,偏向于业主方或领导方的喜好,二未真正从植物本身出发,缺乏系统性思考,在树种选择时单一以颜色、树形或其他指征作为思考选择依据,对各类乔灌草缺乏系统性梳理组合。

而设计师的任务在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利用个人美学观念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以期改造固有的不专业的观点。而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是植物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实际项目中植物配置的方法操作。

4.2化感作用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化感作用产生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影响和代谢物质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不同的植物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变现,又或者是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代谢物质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植物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会有所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表现极为复杂。

4.2.1植物的相生相克的效应

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时抑制效应,比如刺状刺竹的根系能够分泌香草醛、香豆酸、阿魏酸、绿原酸、原儿茶酸等物质,对玉米和花生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就是促进作用,比如满江红能够促进蓝藻的生长;麦仙翁能够促进小麦生长等。

4.2.2植物与杂草间的互相作用

植物与杂草之间的化感作用是相互的,有些植物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有些杂草也会抑制植物的生长。比如水稻与杂草,一种情况下,水稻和杂草为了争取水分、光照和营养而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杂草和水稻之间是竞争作用,杂草会抑制水稻的生长;另一种情况是水稻和杂草相互分泌一些物质促进种子萌芽、根苗生长,这种作用就是化感作用。

4.3.3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净化水质

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比如,利用水生植物的感作用抑制水华藻的生长。将适量的水网藻投放到富含水华藻的水体中,水网藻在水华藻的作用下会释放出一些化感物质,这些化感物质能有效地对水华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用量为所每升水华藻液投放2克水网藻。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产生的次生危害小。

图4:水生植物群落

5化感作用对园林植物配植的指导

5.1化感作用的生态意义

一些植物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会使得植物间的作用比较明显,化感作用表现为抑制的时候就会使得一种植物的群落有选择的进行生长的过程中对另一类植物产生抑制的作用,会对其他植物造成消退的作用。植物间的群落的演替也会受到化感作用的影响。化感作用对植物还会产生歇地的现象,由于一些植物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会对吱声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农业中此类现象研究的比较多,因为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得农作的的产量降低因此称为歇地现象。

5.2植物化感作用的指导意义

植物的化感作用可以促进植物间的生长,在植物配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化感作用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实现园林植物的生态美。一般来说很多植物间会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很好的利用化感作用,将植物间稳定性较强的植物设计到一起从而使得生态的协调。同时还要避免彼此抑制的植物配植到一起,将彼此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植物群体完全的分隔开来。最后再设计的过程中尤其要考虑的就是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性,只有相互促进的化感作用以及协调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长。

对于植物的化感作用的研究,设计师们需要熟谙园林植物的配置,科学合理地根据不同绿地性质进行植物配置,同时了解植物化感作用对于植物群落演替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园林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具有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效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园林植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园林设计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化感作用的影响,园林植物在配植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化感作用的影响。化感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使得植物间能够利用好化感作用相互促进生长,同时还需要植物适应好生态环境,更加美观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吴晓华.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0,03:125-129.

[2]朱强,邹梦辉,安黎,田曾元,郭予琦.常见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初步评价[J].草业科学,2014,10:1884-1890.

[3]王日明,赵梁军.园林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对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J].北京园林,2003,04:25-30.

[4]王丽辉,刘艳武,任宏伟等.化感作用与园林绿化[J].河北林业科技,2013,03:60-61.

[5]李海燕.人工湿地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1.

[6]林文欢,詹潮安,陈红跃等.林木种间的化感作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1,05:13-17.

作者简介:

朱漪 出生年月:(1990.05-)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就读学校: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论文作者:朱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植物化感作用下的植物配植论文_朱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