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探索论文_王雅琪

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探索论文_王雅琪

摘要:近年来,城市对于电量的需求日益提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行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人们对于电力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确保电力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应该积极进行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强化工程管理。

关键词: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创新

引言

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对于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支持供电的主要系统是电力系统。为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人们安全、放心用电,要重视10kV配电网建设。

1 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

1.1自然原因

首先,10kV配电线路大多数是建设在户外的高空,属于架空线,因此,10kV配电线路极易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例如大风天气,容易造成配电线路发生断裂、电线杆倾倒等问题发生,进而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而雷雨的天气条件下,如果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没有安装避雷装置,也会导致线路或设备出现故障。其次,10kV配电线,大多设置在野外,受植被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容易出现实际架设的线路与图纸设计的线路不相符,线路也受树木的影响,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可能会对配电线路产生不良影响。再次,野外飞禽走兽对配电线路及设备造成的破坏,导致设备出现短路等问题,都是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

1.2相关技术及应用缺乏创新性

10kV配电网建设期间,应用的技术也缺乏创新性,应用水平较低,不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标准。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工作模式的应用滞后且缺乏合理性,没有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意识,使得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应用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并没有依照具体情况,科学地对线路进行维护和协调,导致不能合理地对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进行管理。

1.3检测技术应用不合理

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实际管理工作中,检测机制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也是导致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工程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较为懈怠,不能合理地开展工作,也没有依照具体情况,建立相对完善的监测机制,使得检测技术的应用缺乏合理性,进而不能更好地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检测,也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更不能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处理方式。结合现阶段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检测机制方面的问题可知,实际工程阶段,相关人员没有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造成不能实现建设工程的动态化管理,最终出现工程管理问题。

2 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分析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施工管理与监督力度

10kV配电网建设规模日益增加,所以要对相应的技术、工程量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日益多元化,10kV配电网建设中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用户正常用电,增加投诉量。配网建设是一项系统、专业、复杂的工作,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不注意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接踵而至,电网难以正常运行。为保证10kV配电网质量,要在施工前深入了解配网结构和特点,明确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采用的技术,熟练掌握不利因素,采取有效的方式避免问题发生。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方可投入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计划,使工程在工期内完成。要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以提高配网的安全系数。10kV配电网的结构比较复杂,线路比较长,做好管理尤为重要。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加大监督力度,了解施工整体情况和每一个细节,对重点部位要投入更多精力,以保证配网建设工程质量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0kV配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施工设计阶段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提升施工设计的科学性。施工图纸设计作为施工开展的重要指导,在设计阶段,必须要把施工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中去,督促设计人员对10kV配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考察,充分将存在影响的施工因素考虑到设计过程之中,进而提升施工图纸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线路和施工设备最优化配置,为施工安全管理打下基础。第二,施工环境选择中落实施工安全管理,降低施工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在10kV配电工程施工环境选择中,尽量选择远离交通干道的位置,避免因为行车情况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如果无法远离交通路线,就需要在施工路段设置警示标牌,对道路行车速度进行控制,并禁止过往车辆鸣笛,以免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第三,建立施工保护机制,对施工完成阶段进行保护。分段式施工是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施工方式,是能够满足10kV配电工程长距离、长周期施工的重要举措。但是面对这种情况,要落实施工保护机制,对施工完成的线路段进行严格的施工保护,以避免线路受到外来因素破坏,而对整体施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落实维护工作机制,定期对施工完成的线路段进行维护,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建设,推动电网工程建设科学化发展。第四,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自然灾害会对10kV配电工程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雷电灾害,具备了灾害范围广、程度严重的特点。因此,在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要进行科学化的雷电灾害预防。例如,在10kV配电工程中安装避雷装置,或者采用绝缘支柱等等,都能够有效避免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受到雷电灾害影响,进而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推动10kV配电工程发展。

2.3针对自然原因采取的处理对策

自然因素导致的线路出现故障,不仅给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应对造成线路故障的自然因素加强防范。首先,加强对线路防电能力的检测,在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中安装避雷器,应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者防雷金具,降低雷雨天气对配电线路及设备造成的影响。其次,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不断的积累经验,一旦出现了预报中的气象灾害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汛期应随时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因气象灾害而导致的故障问题的出现。

2.4提升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实际上,项目工程质量的高低与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项目是否有序进行有着很大的联系。现阶段,由于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使得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无法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更不能合理且有效的解决疑难问题。10kV配电网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比较高。管理人员一定要对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加管理,保证施工的规范化,从而有效提升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质量。

结束语

实际上,10kV配电网的电力供应能力以及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用电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应该合理地开展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对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明确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以便从根本上对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康旭红.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以及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66,182.

[2]刘 斌.城市10kV配电网的建设及其管理探析[J].通讯世界,2017,(21):244-245.

[3]张永鹏.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以及改善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7,(14):191-192.

[4]王 斌,刘晓莉.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185.

论文作者:王雅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探索论文_王雅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