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检查在下尺桡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凡桂勇,刘进炼,周青,陆黎明

CT影像检查在下尺桡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凡桂勇,刘进炼,周青,陆黎明

凡桂勇 刘进炼 周青 陆黎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骨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应用CT影像检查,探讨判断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38例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X线、CT扫描检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探查下尺桡关节。固定两名高年资医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下尺桡关节损伤情况,各自与术中探查的情况相比较,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X线检查确定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情况如下:真阳性16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9例,灵敏度(64.01±2.53)%,特异度(38.50±4.84)%;CT扫描判断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如下:真阳性23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88.57±2.53)%,特异度(33.29±5.05)%。术中探查确定下尺桡关节损伤情况:26例诊断有下尺桡关节脱位,12例诊断下尺桡关节无脱位。X线和CT扫描在诊断下尺桡关节损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X线平片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可信性低, CT扫描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可信性高,所以CT检查能为作为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X线片;CT扫描;下尺桡关节脱位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34-02

CT scanning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isloca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Abstract】Objective Scanning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with X-ray and CT in order to find an effective diagnosis method for the dislocation of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DRUJ).Methods We collected 38 patients with closed fracture of DRUJ.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scanned with X—ray plain film and CT .Then we did the operation of each patient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2 doctors evaluated the DRUJ through the X-ray and CT imaging,then use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o compare with the operative exploration,Results Under preoperative X-ray , 16 cases were true positive,8 true negative,5 false positive and 9 false negative,the sensitivity (64.01±2.53)%,the specificity of(38.50±5.05)%;Under CT imaging, 23 cases were true positive,8 true negative,4 false positive and 3 false negative, the sensitivity (88.57±2.53)%,the specificity (33.29±5.05)%.26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DDRUJ in the operative exploration,12 without dislocation.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X—ray plain film, CT scan has higher reliability in the diagnosis of DDRUJ.

【Key words】X—ray imaging;CT scan;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

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是腕关节的组成部分,在腕关节和前臂旋转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1]下尺桡关节损伤常与Colles骨折,smith骨折或Galleazzi骨折有关,可是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单纯的下尺桡关节损伤没有被认识或误诊为“腕关节扭伤”,加上不正确的治疗而导致腕关节的慢性疼痛。临床工作中,DRUJ脱位的诊断和处理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大部分都未能获得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2]在本研究中,我们用CT影像来评判DRUJ移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闭合性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有DRUJ脱位可疑且手术指征比较明确,愿意接受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排除标准:儿童患者,陈旧性骨折,已行手法复位,采取保守治疗者,既往有病变及合并尺桡骨其他部位骨折,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8例,男性1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4±11)岁;受伤机制:摔伤34例,撞伤4例;Colles骨折30例,Smith骨折6例,Galleazzi骨折2例;左侧18例,右侧20例。治疗时间为:伤后1h至9d,平均4.5d。

1.3 实验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拍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片(西门子DR计算机投射成像机),通过测量,正常DRUJ间隙<1.94mm。在标准腕关节正位片上,若DRUJ间隙>2.00mm,可认定为横向脱位,尺骨下端长度超过尺骨变异范围,为纵向脱位。标准腕关节侧位片上可以根据尺骨小头的脱位方向分为背侧脱位、掌侧脱位。腕部的CT检查(西门子64排全身螺旋CT)方法较多。在本研究当中,运用改良的桡尺线法,Lo等认为,在CT影像上利用桡尺线法可较好地诊断DRUJ半脱位。[3]所谓桡尺线法:在DRUJ的平扫图像上通过沿桡骨背侧的尺侧和桡侧缘、桡骨掌侧的尺侧和桡侧缘做一连线,正常时尺骨头位于两线之间,当DRUJ半脱位或脱位时,尺骨头位于线上或线外。[4]38例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复内固定治疗,手术当中常规探查下尺桡关节,将手术中的探查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固定2名高年资医生测量所有参数,精确度为0.01mm,由固定1名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术者不参与评估术前影像学结果,仅评估术中情况。X线片或CT诊断为DDRUJ经术中探查确诊的为真阳性;影像学评估有DDRUJ,术中探查无的为假阳性;影像学及术中探查均无DDRUJ为真阴性;影像学无DDRUJ术中确诊为DDRUJ为假阴性。通过影像学及术中情况进行比较,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及Youden指数。

1.4 数据统计

通过PEMS3.1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可靠性以Youden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对其作假设检验,Youden指数>0.75为一致性极佳,<0.40为一致性差。

2.结果

通过X线检查确定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情况如下:真阳性16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9例,灵敏度(64.01±2.53)%,特异度(38.50±4.84)%;CT扫描判断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如下:真阳性23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88.57±2.53)%,特异度(33.29±5.05)%。手术当中证实2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DRUJ韧带断裂,DRUJ不稳,12例未见明显脱位,稳定性好。X线和CT扫描在诊断下尺桡关节损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DRUJ是由桡骨的尺骨切迹和尺骨小头,尺骨小头和三角纤维软骨组成的双枢滑膜关节,主要负责前臂的旋转功能和力学传导功能。稳定它的内部结构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外部因素有尺侧屈、伸腕肌旋前方肌骨间膜和其他旋前、旋后肌。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又称尺腕复合体,解剖上包括背侧和掌侧桡尺韧带、尺侧副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尺腕半月板同源物和尺侧腕伸肌鞘,可提供稳定的桡尺、尺腕连接,传导来自手部的应力机制,补充腕骨尺侧到桡骨的韧带功能,成为连接近排腕骨与前臂骨性末端的分界面。[5]如果将下尺桡关节所有的软组织稳定结构切除,将造成下尺桡关节的显著不稳和异常的生物力学。掌侧尺桡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在下尺桡关节的生物力学中起关键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其他所有的软组织稳定结构,他们仍能维持下尺桡关节的正常旋转功能。[6]

下桡尺关节的脱位可分为掌、背侧和纵向脱位,对其诊断应以标准X线正侧位象作为诊断的基础,即EpnerE43推崇的方法[7]。由于下桡尺关节的脱位、半脱位几乎均合并前臂和腕骨骨折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损伤,临床上常因桡骨远端的骨折变形、腕关节疼痛、运动受限和石膏外固定等原因,难于摄取到标准的X线侧位象,往往由于中立位时稍稍的旋前或旋后而致诊断错误或漏诊[8]。CT能直接观察桡尺远侧关节的横断面,无论前臂旋转到什么位置,都能正确地诊断出桡尺远侧关节的脱位和半脱位。因此,CT是一种有决定性意义的诊断方法,特别在桡骨远端有变形移位时,CT诊断更为适用[4]。目前,国际上常用3种CT诊断方法:即Mino法(桡尺线法)、Epicenter法和整合性法。[9]笔者采用桡尺线法,此方法简便、可靠、易掌握,可明确判断是掌侧还是背侧脱位,是完全性脱位还是半脱位。[9]本组38例应用该法诊断,23例为阳性,可靠度高。Wechsler报告,根据腕部位置的不同,尺骨头不一定都位于桡骨的关节窝中心,而笔者采用CT测量,对最终诊断未造成影响。另外,有时在CT诊断中桡骨的背侧缘是圆形,难于连线而影响诊断,但此时多半是1个体位,可采用其他体位进行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DRUJ脱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X线片,表明CT诊断DRUJ脱位真实性好,应用价值高。CT目前检查费用不高,并未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患者依从性良好。鉴于传统X线片诊断价值的局限性,CT在DRUJ脱位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颜冰珊,尹望平,聂文忠,黄煌渊,朱梁豫.正常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7).

[2]方贤益.下尺桡关节损伤30例报告.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02).

[3]朱芳兵,蔡迅梓,严世贵.下尺桡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06).

[4]基于三维CT影像判断桡尺远侧关节移位的临床研究.

[5]拳击运动员下尺桡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

[6]吴振凯,王秋根,高伟.下尺桡关节不稳诊断和治疗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04).

[7]腕关节外伤X线iF片、CT和MRI比较分析.

[8]不同腕关节影像学位置成像效果比较.

[9]罗东方,郭家庆.CT扫描在下尺桡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华夏医学.2014.(04).

论文作者:凡桂勇,刘进炼,周青,陆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CT影像检查在下尺桡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凡桂勇,刘进炼,周青,陆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