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外部性分析_外部性论文

消费的外部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科斯到庇古,人们在讨论外部性的时候,主要是关注企业——生产者的外部性,而忽略 了个人——消费者的外部性。事实上,消费行为同样存在外部性。正是这种外部性以及对它 的漠视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今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在我们倡导和发展绿色消费的时候, 这种外部性已成为一种制约因素。本文拟从消费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消费的外部性 。

一、消费外部性的含义及若干表现

一般认为,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活动以外的企业或个人 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如果是有利的影响,称为正的外部 性,如果是不利的影响,则称为负的外部性。

消费行为同样存在外部性的问题。消费的负外部性,是指个人或集体的消费行为危害环境 、危及他人的特性。具体表现为:

(一)消费、使用危害他人健康的产品。如,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 ,而且通过被动吸烟也影响到其他无辜者。驾驶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上街行驶,污染空气 ,危害行人及附近居民的健康。

(二)消费、使用或处置产品时损坏环境、耗费过多的资源。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不仅浪 费资源,也极易造成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垃圾围城,都与消费不当有关。

(三)消费包装过度、产品标准过高或使用寿命过短的产品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次性消费 用 品,图了省事和方便,豪华、精致的包装满足了虚荣和攀比,但都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 代价的。

(四)使用、消费来自濒危物种或可能恶化环境的材料加工的产品。例如,野味消费满足了 猎奇心理,但却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含磷洗衣粉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水域的富营 化及藻类疯长,影响水域的生态平衡。

(五)上述消费行为通过与相应生产活动的互动影响进一步加剧环境与资源问题。典型的例 子是发菜的消费与采掘。在一种追求发财兆头的畸形心理的驱动下,发菜顿时身价百倍,直 登大雅之堂,因此就有浩浩荡荡的采挖大军穿梭于生态脆弱的西北草地,其灾难性的后果是 显而易见的。

(六)一国消费行为对其他国家的环境产生影响。如日本消费者偏好木制品,从发展中国家 进口了大量的原木及其制品,因而导致这些国家森林的过度砍伐,加剧了她们的环境问题。

消费的正外部性,指个人或集体的消费行为亲和环境、友善环境的一种特性,是上述负的 外部性的相反情形。

二、消费外部性的影响机理 (一)消费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为便于分析,先引入几个概念。边际个人支出(MPE),是指消费者每增加购买一单位商品或 服务实际支出的增加量,边际外部支出(MEE),指消费者多消费一单位的物品时未承担而转 嫁给社会或他人费用的增加量,如生活垃圾的治理费用、非再生资源的使用成本。边际社会 支出(MSE),是边际个人支出和边际外部支出之和,反映消费的真实代价或成本。边际得益( MB)是消费者额外多消费一单位物品时获得的收益的增加量。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消费的 负外部性实质上是指消费者边际个人支出小于边际社会支出的情形,即消费的成本是外溢的 。

消费者按照边际支出等于边际得益的原则来决定消费数量(购买量)。在图一中,假定是一 种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纵轴(C)代表消费支出(成本),横轴(Q)表示消费数量,MB是消 费的边际得益,是一条递减的曲线,MSE、MPE分别指边际社会支出和边际个人支出,是两条 递增曲线,MB分别交MSE和MPE于B、A点。A点时的购买数量是Q[,0],购买支出为Q[,0],B点时的 购买量是Q[*],购买支出为Q[*],显然,Q[,0]>Q[*],C[,0]<C[*]。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根据MB=MPE原则来决定购买量,即消费者的选择在A点,这时外部性就产生了:消费者仅支付了C[,0]的

成本(支出),因而多消费了Q[,0]Q[*]的物品,图中阴影三角形即是外溢的社会支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消费支出(成本)反映的不完全,消费的负外部性将鼓励消 费更多的物品,因而滋生和诱发了诸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以水的消费为例,我国不少城市 都是处于缺水状态,由于现行的水价一般都没有包含治理费,因此一方面不利于节约用水, 加剧了用水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由于资金短缺,污水得不到净化,加剧了河流水域的污染 程度。

事实上,如果考虑消费者的买方势力及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上述外部性可能更严重。

(二)消费的正外部性的影响。

先引入几个概念。边际个人得益(MPB),指消费者每额外增加一单位物品消费时实际获益的 增加量,边际外部得益(MEB),是指消费者每额外增加一单位物品消费时被社会分享的获益 的增加量,边际社会得益(MSB)是上述二者之和。边际支出(ME),是消费者每额外增加一单 位消费时支出的增加量。从成本-收益来分析,消费的正外部性实质上是一种消费的边际个 人得益小于边际社会得益的情形,即消费的收益是外溢的。

同样,消费者按照边际支出等于边际得益的原则确定消费量(购买量)。如图二所示,假定 是一种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纵轴(C)表示消费支出,横轴(Q)表示消费量,ME是消费者 的边际支出,是一条平缓的递增线,分别交边际个人得益线(MPB)和边际社会得益线(MSB)于 A、B点,MEB是边际外部得益。与A、B点对应的消费量为Q[,0]、Q[*],Q[,0]<Q[*]。同样,消费 者将按照ME=MPB原则选择Q[,0],这样外部性就产生了。由于边际个人得益小于边际社会得益 ,消费者并未获得物品消费的全部收益,因此,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消费缺乏足够的动力和 积极性。

可见,由于消费收益不能完全获得,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的消费量将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这同样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由于缺乏需求的拉动,这类有益环境的产品的生产也将 难以发展。如我国消费者对某些与自身健康、安全有关的产品(如绿色食品),购买踊跃,但 对与自身健康没有明显、直接利害关系的领域(如汽车尾气减排装置、白色污染替代品),其 购买热情就明显较低。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整个环境质量的改 善。

三、纠正消费外部性的主要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知道,具有负外部性的消费行为其成本一般是外溢的,这种消费因此供给过 多,这样就刺激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使用与消费;而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行为其收益往往是 外溢的,因而这种消费供给不足,同样不利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优化利用。这是市场机制失灵 的一种表现。这种市场失灵与环境和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有关,因此要消除这种失灵必须有 政府的适度干预。政府干预的基本思路是对消费的负外部性予以管制和惩罚,使外化的消费 成本内部化,对消费的正外部性则予以鼓励和支持,以增加其消费利益,从而达到纠正外部 性,修正市场机制的目的。如在图一中,要使消费者的选择为Q[*],必须使消费者的支出从C[,0]增加到C[*];在图二中,若要消费量(购买量)为Q[*],应该给消费者相当于C[,0]C[*]的补贴。

为了纠正消费的外部性,政府干预可以采取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形式。直接管制主要 是制定消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借助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予以实施。间接管制则是通过价格、 税收、收费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行为,以纠正市场失灵,修正市场机制。在直接管制和间接管 制两种方式中,后者导致政府失灵的风险要小得多,因此,纠正消费的外部性主要应通过间 接管制来进行,同时,两种方式也需要互相配合。

以下探讨几种具体措施:

(一)消费者责任立法。

在我国,消费者被视为弱势群体,所以制定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消费者的各项权 益,而消费者作为一类经济主体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则被忽略了,还是立法空白。今后可以 考虑增加有关消费者责任的立法。如欧美国家都制定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之类的法律。

我国的治安管理条例也未将居民的环境行为纳入其管理范围,因而也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 。作为一般社会公德常识,如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准随意抛洒杂物,这完全靠的是人们 的自觉性。这类行为真的发生后,咋办呢?我们对罚款警示牌已经司空见惯,但谁有权来执 行、谁有权来罚款呢?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不准之类的敬告牌多数仍只是块牌子 而已,这类行为自然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在这一方面,我国应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加强对 上述环境行为的管理和处罚力度。

(二)垃圾回收与收费制度。

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西方各国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和制度。基本的思路就是减 量化、分类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目前欧美国家的垃圾回收利用率都已达到30%以上,并且各 国还在努力提高这一比重

我国已经在京沪穗等城市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回收,并开始尝试征收垃圾处理费,如广州的 垃圾处理费是每户每月5元。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垃圾回收利用制度推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垃圾回收利用必须以法律或行政强制为基础,规定交、收、运、加工或处理等各环 节的责任;其二,对垃圾回收业实行招标承包与资格准入制度;其三,搞好垃圾分类回收设 施和网点建设,但目前有困难,像广州一样采取定额法也是可行的。另外对一些特殊垃圾, 如废电脑、废汽车、废家具,可征收特殊处理费,对象废旧电池这样的垃圾还可实行押金返 还制度。

(三)补贴和税收制度。

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很不完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我国开征有资源税、消费税,但由于征 收范围过小等原因,难以完全发挥其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源税、消费税体系 ,可以考虑将水、空气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对象。鉴于我国空气质量欠佳及森林覆盖率偏低 的现象,可以考虑对木制品、直接燃煤等征收消费税。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消费品,政府可予以适当的补贴,如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具体在补贴 的对象上对不同的消费品也应有所差别,外部性大的多补贴,外部性小的少补贴。在补贴的 环节上也应有所选择,一般而言,考虑到补贴的分享问题及对供需的影响,需求弹性大的应 在流通和消费环节补贴,需求弹性小而供给弹性大的则可考虑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补贴。

(四)价格制度。

价格制度除了包括上述税、费和补贴制度外,还可单独考虑定价方法。

总体上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但又是一个水浪费严重的国家。水浪费一方面加剧了 供求矛盾,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为了遏制这种情况,建议对水、电等由国家管 制定价的资源性商品实行递增型定价,即首先设定一个基本消费量段,价格较低,以满足基 本需要,然后根据消费量的递增,价格也相应向上浮动。

(五)道义劝告。

道德也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力量。要在全社会培育和形成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的道德风尚, 要在全体公民中倡导珍惜生命、关爱环境和绿色消费观。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所有力 量的共同参与、协同努力。应该承认,近些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环保万里行、保护母亲 河行动、环境日和3.15日宣传,人们的环境道德正在形成,人们的环境责任意识正在逐步觉 醒 。这类活动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里还应特别注意发挥消费者组织和民间环境 保护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作用。

标签:;  ;  ;  ;  ;  ;  

消费外部性分析_外部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