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案论文_田卫国

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案论文_田卫国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基础为滑膜炎,随着强直性脊柱炎侵犯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炎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显示为滑膜增厚。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不断浸润,导致炎症反应不断增加,脊柱会被炎症反应不断侵犯,导致中期、晚期出现关节面软骨破坏以及血管翳被破坏,发生竹节样改变。本文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高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的诊疗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损伤;软骨破坏;诊治方案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病情早期无明显症状,并且病情呈隐匿性缓慢发展,逐渐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者由于侵袭骶髂关节导致骶髂部疼痛。由于早期患者在因间歇性疼痛多不在意,未及时进行检查病情迁延,在数年后转变为持续性疼痛。并且强直性脊柱炎在无菌炎症的推动下使得脊柱可发生部分僵直,在持续不断的炎症影响下可演变为全部僵直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外表美观以及生活信心等,且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受严重负面影响[1]。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的利用影像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制定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介绍

有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可引起共信号刺激,进而促使T细胞活化,随即引起T细胞产生高水平的IFN-γ,活化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引起自身反应性B细胞活化引起的凋亡,最终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下降、强直性脊柱炎发生[2]。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埋为原发性炎症、无菌性炎症、慢性炎症、血管翳破坏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有多种继发性修复性病变,如无菌性炎症进展中累及韧带使其骨化[3]。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发展类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骶髂关节开始由下到上逐渐侵袭到脊柱的Marie-Strümpel病。此种疾病特点是先于骶髂关节病变开始然后影响椎间小关节的滑膜和关节囊[4]。继发病变体现在脊椎的周围组织也同样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可使得脊柱的周围韧带等软组织钙化,另一种Bechterew病较为少见,它始自颈椎同时向下蔓延,波及胸椎和腰椎、两髋关节,此疾病类型特点为很少侵犯膝关节和上肢关节。有研究共刺激信号作用下CD8+T淋巴细胞的活化使得细胞毒性效应增强,也可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等的表达水平,并以此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无菌性炎症发展,使得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骶髂部关节囊水肿、骨面微小硬化,介导浸润的作用渠道不断促进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病变不断向上侵袭,中晚期病变逐渐类至脊柱,使得骨质逐渐被破坏、硬化,直至脊柱骨质完全硬化,失去活动功能[5]。

2 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病情的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病程间歇性发展,中期主要累及胸椎和肋椎,胸椎和肋椎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断侵犯胸椎和肋椎,使其骨质被破坏,并且Marie-Strümpel病的主要特点为疼痛逐渐向上发展,侵犯胸椎和肋椎后无菌性验证开始作用于脊柱及其周围韧带组织,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僵硬可致躯干和髋关节屈曲,并可累及脊柱周围韧带使其骨化[6]。

3.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对身体的危害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无菌性炎症,由于其可侵袭关节、破坏骨质,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在中晚期其使患者活动障碍已十分明显,其主要特点为脊柱进行性伸展受限,由于胸椎、肋椎间的骨质被炎症破坏,患者腰部前屈以及后仰均首先,其中胸椎骨质被破坏可引起胸背部疼痛,并且随着炎症进一步加剧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喘气受限,炎症作用于胸椎、肋椎可使其发生肿胀、压疼,或者阵发性疼痛,随着骨质被逐渐破坏,胸廓的扩展度也越来越低[7]。强直性脊柱炎后期表现更加严重,其不仅可导致患者驼背以及完全僵直,同时可影响多系统,伴发各种其他严重系统疾病,如肺上叶纤维化,患者发生气喘、咳嗽等症状[8]。晚期病变侵犯颈椎,导致低头以及仰头等颈椎活动较为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强直性脊椎炎该如何规范诊疗

(1)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损伤的科学检查项目

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损伤的诊断主要包括放射学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以及CT检查。其中放射学检查不具特异性,但是临床分期的良好诊疗方法。X线检查对微小病变诊断准确率较低,容易漏诊,MRI检查是判断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变的良好方法,在中晚期也可凭借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判断病变。CT检查技术可溶凭借分辨率高以及扫描图像清晰等有优势可有效诊断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9]。

(2)强直性脊柱炎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及时的干预治疗有利于防止脊柱完全僵直,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若不及时干预治疗,患者生活自理受限、晨僵疼痛等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情况严重可导致残疾[10]。

(3)目前先进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目前南京尔康强直性脊柱炎研究所肯定了超微创诊疗技术的优点,表明打通药物以及营养供给通道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方法。治疗思路主要包括清除关节局部无菌性炎症、对关节腔内的增生、粘连组织进行消融及松解、清理关节腔内积液、修复受损骨质以及给予全身免疫调节。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为体疗、理疗、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及甲氨蝶呤)和外科治疗等,免疫分子修复技术是当前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尚无彻底根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焕亮, 祁冀. 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指标与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的相关性[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24):4055-4058.

[2] 许崇武, 魏丽, 刘金花. 音视频联合回馈教学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院外康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1):24-28.

[3] 尚宏喜, 吴天顺, 蓝涛, et al. 强直性脊柱炎29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分析[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 11(5):78-82.

[4] 陈文忠, 于 涛, 赵亚楠, et al.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后导致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4):589-594.

[5]李小敬. 益肾强脊经验汤联合西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痛感、炎症因子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6, 37(1):76-77.

[6]田丰. MRI与螺旋CT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 2016, 25(4):383-384.

[7]唐良法, 王兰, 曹励强. 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1例诊治体会[J]. 临床肺科杂志, 2016, 21(12):2326-2327.

[8]周俊飞, 刘升云, 杨璐, et al. 脊柱关节炎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新进展[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9):125-126.

[9]蔡长寿, 冯丰坔, 邱波, et al. 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6):1132-1135.

[10]石向慧, 纪禄风, 陈蓓蓓, et al. 白细胞介素-6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中的研究现状[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 6(4):65-69.

论文作者:田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案论文_田卫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