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_何喜芳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_何喜芳

湖北省潜江市张金小学 433100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把你认不准的字画下来。

(师播放教学录音,在黑板左边挂一串红纸剪的大苹果。)

师:同学们,我们来齐读儿歌“红苹果,圆又大,读好生字摘下它,摘下它。”

(分组认读生字,每一组一套生字卡片,由小组长组织,互教互学。)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生字认读比赛,看谁先摘下大红苹果。

生1认读:捧 挑 选 聚

师:谁快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读得声音大,字音准。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奖励给他一个大苹果。就请他把上面的四个生字带着大家读两遍吧。

生3认读:集 籽 据 绩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4:他读得声音小了一点点,我可以比他读得更好!

师:就请你用洪亮的声音认读这几个字吧。

生5认读:将 皱 显 洪

师: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6:他读得也很好。发音准确,吐字清楚。

师:你能像他这样读吗?

生6:能。我还可以领着大家一起读。(带领读。奖励学生一个红苹果)

全班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本课生字。

师:谁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并且用新词说一句话。

生7:捧 手捧 手捧鲜花。

生8:挑 挑选 我们挑选班长。

生9:聚 聚集 大家聚集在一起认生字。

生10:籽 种籽 种籽发芽。

生11:将 将来 将军 将来我长大了要当将军。(此处有掌声)

评析:识字教学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何老师的识字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在互助合作的环境里学习使用生字、生词,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片断二】

师:前面我们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内容,提出你想考考大家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分组提问,小组长把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讨论怎样回答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

师:每组先说一个你们认为提得比较好的问题。

生1:国王看到手捧花盆的孩子为什么皱起了眉头?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谁来说一说?

生2:因为国王发给他们的种籽是煮过的,不可能发芽,所以国王看到手捧花盆的孩子皱起了眉头。

生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为什么伤心地哭了?

师:是呀,孩子为什么哭了?

生4:因为别人都捧着红的、黄的、白的好看的花,而他却捧着空花盆,所以就哭了起来。

生5:(抢着回答)他可能还有些不好意思才哭的。

师:大家真会想问题,谁来继续提问?

生6:我们威严的国王听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话,怎么笑起来了呢?

生7:国王认为他可爱。

生8: 国王认为他诚实!

师:你能读一读国王称赞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话吗?

生8:国王听了高兴地笑起来,他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就是要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做国王,这个孩子就是你!”

师:(鼓励读句子)谁再来称赞称赞这个诚实的孩子。

(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

师:谁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就提出来吧?

生9: 国王为什么把煮过的种籽发给孩子们播种?

生10:他想看煮过的种籽能不能发芽。

师:国王不知道煮过的种籽不能发芽吗?

众生:知道,我们都知道。国王一定也知道。

师:那国王为何还要这样做?

生11:他想找一个诚实的孩子来当国王。

评析: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由教师讲述还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何老师的课发动学生自己提出有关的问题,自己解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大胆地设问和解答,也给了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享受成功的喜悦。

【片断三】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哪位同学能把你知道的与诚实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1:在电视里我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放羊的孩子在河边玩耍,明明没有看见狼,却大声喊“狼来了”,许多人都来撵狼但是却没有看见狼的影子,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他再怎么喊叫也没有人搭理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羊被狼叼走。

师: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生2:狼来了并不可怕,(学生齐声)失去诚信才是最可怕的!

生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谁能把身边的故事或者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讲给我们听听。(教师期待着,孩子们开始小声议论)

生4(谭刘卓熙):上个星期天,我到超市买钢笔,卖笔的阿姨找我零钱时多给了我4元5角钱,我把多找的钱退给了阿姨。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那4元5角钱是她多找给我的,不是我自己的钱。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掌声)

师:同学们,学习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1:我想说,我要像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那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生2: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诚实,不说假话不做假事,不欺骗别人。

生3:我们也要向谭刘卓熙同学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评析:教师将课文内容与同学们的所见所闻以及身边的小事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理解本课的主题问题,而且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对学生心灵的启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毫无斧凿痕迹。

论文作者:何喜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论文_何喜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