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的认识与探索论文_邓亚飞

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的认识与探索论文_邓亚飞

富源县水务局

摘要:水土保持是与环境资源管理有重要联系的行业,要结合理论学识和实践经验,创建一套满足特色需求的基础管理组织,符合水土资源预防治理、监测管理目标。这篇文章根据我国土壤侵蚀检测指标、水土资源整治及监督管理等具体需求,分析出适合解决“水保斑”的基础管理单元措施,也就是水土保持基础斑块,明确实际含义、表现方法、划分依据及作用,深入落实“水保斑”建设技术、方案措施,创建一套满足我国实情、协调一致的水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实现水土资源细化管理。

关键词: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认识与探索

前言

土壤侵蚀和水土资源从涵义或者探索内容分析,其与地表成分组成要素有重要联系,关系着自然地理与环境资源保护,实施对应的生产实践工作一定要按照既定的地表组成要素来完成,也就是相应的研究对象,如开展土壤侵蚀检测分析就要根据侵蚀对象采取对应的评价分析,开展水土资源治理措施要根据治理对象,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水土资源监督要根据监督管理单元进行执法。

一、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现状

对同一行业而言,土壤侵蚀监测分析、水土资源整治及监督执法等环节项目要彼此协调、彼此支撑,其基础评价或管理单元要实现统一性或彼此调整转化,确保任务成果的协调一致。在某些水土资源相关方面都规定了基础管理单元,如森林资源管理行业,创建了以“林班”和“小班”为前提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贯彻落实森林经营活动和生产管理任务;在国土资源行业方面,创建以“地块”为前提项目的土地管理体系,实施土地利用勘测、土地转让、土地登记和土地评测等项目。水体资源工作是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的行业,目前缺乏一致性的水土资源基础管理单元,急需依据学科理论和实践分析,进而创建一套满足特色需求的基础空间管理体系,要满足我国实情,全面落实土壤侵蚀评测—水土资源整治—监督执法等基础元素的整体管理,加大对水土资源动态管理的检测力度、整治及动态监管水土流失情况的力度,逐渐增强水土保持科学化水平。

在我国水土资源分析与实践研究中,对于水土资源管理要素或测评单元有很多提法,一般有以下几环节:

1.小流域单元

以小流域为基础进行水土流失整治,是我国改善水土资源流失的一条重要途径。小流域单元通常是由分水岭与出口断面共同形成的范围小的封闭区,各个小流域不仅是自成体系的集水单元,也是优化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要素。由水利部的明确要求了解到,小流域单元通常是介于3平方千米到50平方千米。因小流域空间面积小,一般是用于水土资源整治而建立的区域单元,无法成为坡面上建造水平梯田、植树种草等水土资源整治的最小管理要素。在土壤侵蚀评测阶段,以小流域为基础开展的小流域尺度的泥沙评测,却不能作为坡面侵蚀评测的最小元素,所以小流域单元无法作为水土资源保护的最小管理元素。

2.地块单元

“地块”涵义是来源于土地管理行业,并普遍推行运用,一般是根据土地种类或土地现状划分的分类基础。在一直以来的水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时根据“地块”来作为水土资源的最小管理要素,以土地利用种类为前提的“地块”作为划分依据,利用地块实施土地资源信息分析,明确各单元土地利用情况、岩石分布、土壤性质、植被类型、坡度情况、土壤侵蚀等要素,适应土壤侵蚀检测评价、水土资源划分及整治标准。“地块”要素在显示水土资源信息时,会出现复合要素,如同一“地块”要素或许有各种土壤特征、各坡度等级、各植被类型等,无法作为水土资源的最小管理要素。“地块”是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一项管理要素,无法展示出水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土壤侵蚀评测、水土资源整治等业务特性,无法适应水土资源相关目标需求。

3.土壤侵蚀图斑

在开展土壤侵蚀评测期间,结合土壤侵蚀限制因素明确划分的单元,对空间采取叠加处理,形成最小单元图斑,是土壤侵蚀评测的前提要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形式明确的基础单元,因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各方面因素,也由于土壤侵蚀评测类型各异,限制因素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导致土壤侵蚀评测单元难以成体系,使得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根基不稳。

二、“水保斑”的定义与划分方法

为协调土壤侵蚀评测、水土资源整治阶段的规划设计、检测分析、效益测评及监督执法等需求,在以小流域单元为基本控制单元的前提下,分析出“水保斑”的含义,是水土资源管理的基本元素。

1.定义概念

“水保斑”是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特征,为水土资源管理而研究出的独特的空间管理元素,异于其他领域的空间单元。这里的水土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能与水土资源划分、小流域单元共同形成的符合我国水土国情的独特的空间管理体系—“水土保持种类—小流域单元—水保斑”管理系统,适应水土资源细分和科学管理需求。

2.主要特征

①信息整体性。“水保斑”要明确具体的显示土壤侵蚀监测评价、水土资源整治及监督执法等基础数据,涉及到土地资源及利用情况、土壤种类、地貌坡度、植被种类及水土资源保护种类等整体要素,促进水土资源项目的顺利运行。在土壤侵蚀检测评价环节,也要全面反映风力侵蚀、水力侵蚀等基础因素。

②边界明确性。各“水保斑”要有明确边界,有一定的地表组成要素,有涵义特征,划分的单元要能清晰识别,各种类型图件要清晰识别,在地貌特征上,要适应治理需求,坡面与沟道明确划分。

3.划分依据

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是要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水土资源流失整治措施要研究的重要因素。其是“水保斑”的分类依据,并不代表是国土资源部要实施的划分类型。

②土壤类型。土壤类型及厚度,既体现了植物生长环境,也体现了土壤侵蚀性及危险性。土壤类型通常要结合全国土壤普查情况来明确。

三、“水保斑”数据库建设途径

1.组织实施途径

创建满足某一行政领域或全国范围内的“水保斑”是一项复杂、历时长的工程项目,确定科学实用的实施方式很关键。这里提出几种明确的实施措施:

①专项工程。把实现“水保斑”项目作为水土资源管理的专项任务,及时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引导相关部门或社会企业一致落实。这项措施要集中开展、落实力度大,进展快,促进成果的一致实现和协调进行。

②项目带动实施。在全面实施的全国水土整治项目、水土资源动态监测或水土科学信息化中,把它落实到项目工程的重要环节中,分阶段、分层次的实现。这项措施邮箱么带动实施,改善了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果协调的难度。

③地方分级实施。明确“水保斑”的标准规定,各区域一致的技术标准下,分区分片落实。这项措施独立进行,灵活应变,而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各异,进度难以协调,质量无法保证。

2.技术实现途径

四、总结

明确水土资源管理的最小元素,是促进和增强水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结合水土资源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进而研究出满足水土资源特色的“水保斑”措施,改善对水土资源最小管理单元的认识,根据我国实情,采取对应措施和技术方法,整体实现水土保持必需的“水保斑”,创建满足我国实情的水土资源管理体系,协调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全面落实水土资源动态监管,全面提升水土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志东. 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的认识与探索[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 13(4):127-131.

[2] 赵院.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的几点思考和认识[C]//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2012.

[3] 周玉喜, 段淑怀. "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单元--北京山区小流域划分[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11(2):45-46.

[4] 鲁胜力. 对我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C]// 2006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 2006.V

论文作者:邓亚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水保斑”的认识与探索论文_邓亚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