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冷占彬

黑龙江省密山博爱民心医院 158300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 80 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患者 36 例为腹腔镜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44例为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切除淋巴结数量。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镜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较开腹组患者的31.25%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均有良好效果腹腔镜有显著的安全性和微创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对比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近 20%[1]。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制定完善的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是外科手术,主要有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其中腹腔镜是近年来在腹部外科兴起的手术辅助用具[2],其治疗胃癌的适应症以扩展到进展期。以下将我科使用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对比情况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7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 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胃癌患者 80 人。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全胃切除术 36 人,男22例,女14例,年龄在27~75 岁,平均 53.2 岁,8例肿瘤位于贲门及胃底部,17 例位于胃体部,10 例位于胃窦部,1 例为全胃癌。病理诊断为: 胃类癌 3 例,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11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 癌 3例。其中 33 例施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全胃根治术 ( D2) ,3例行腹腔镜姑息全胃切除术。行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44人,男26例,女18例,年龄在28~79岁,平均56. 2岁,10例肿瘤位于贲门及胃底部,19 例位于胃体部,13 例位于胃窦部,2 例为全胃癌。病理诊断为: 胃类癌5例,中分化腺癌 18 例,低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4例。其中40 例施行开腹胃癌全胃根治术(D2) ,4例行姑息全胃切除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 05。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 首先探查腹腔转移及种植情况,游离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胃结肠韧带,从左向右清扫相关淋巴结,分离结扎供胃血管。直线切割吻合器由主操作孔进入,自十二指肠球部切断,检测出血情况。提起断卫切除小网膜,同时清理食管周围淋巴结。切断前后迷走神经干,继续分离达贲门上约 3cm,释放气腹。做上腹正中穿孔并延长切口约 4cm,贲门上约 3cm 处荷包钳切断食管,保护切口后拖出全胃。按常规行食管空肠吻合术,缝合各切口和穿刺孔,重建气腹,于上腹部置引流管。

1. 2. 2 开腹全胃切除术 做剑突下至脐下3cm 的腹正中切口,探查腹腔转移及种植情况,结扎供胃动静脉,切除网膜,清除各组淋巴结,包括胰后淋巴结、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肝总动脉干淋巴结、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及胃网膜左动脉淋巴结。切断肝左叶的三角韧带,显露贲门部位,切断前后迷走神经干,切除胃后行食管空肠吻合术。

1. 3 观察项目 术中主要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主刀医生汇报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第一、二站淋巴结个数。术后记录患者肠道排气状况、恢复进食时间、

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术后三天记录血常规结果,判断患者急性期反应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4. 0 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和x2检验,P <0. 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癌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2.2 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较开腹组患者的31.25%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

3 讨论

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首先和主要手段,只要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又无明确的远处转移,就应该尽早实行手术探查和切除。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全胃切除术和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两种常用的胃癌手术方法。近年来证实腹腔镜辅助下胃癌全胃切除术符合肿瘤根治的要求,安全有效[3]。但腹腔镜手术中由于间隙较小,因此淋巴结清扫难度较大,易产生并发症。手术中应注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严格遵循手术的无瘤原则和既定根治范围等。为预防肿瘤转移,应提出无瘤原则,如阻断向心血管和淋巴引流道,结扎肿瘤近远端的肠管以减少对瘤体的挤压等[4]。

本次研究中,腹腔镜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较开腹组患者的31.25%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式相当,但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且患者手术后疼痛也相对比较轻,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综上所述,目前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的技术是可行而安全的,具有较好的微创、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光炜,张联.肿瘤学 2 版[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437.

[2]郑民华.我国腹腔镜胃肠肿瘤外科的发展方向[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3 ( 1) :1-3.

[3]王自强,余佩武,蔡志民,等.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6 ( 5) : 359-363.

[4] 蔡立智,万正东,胡从兵,等.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比较的临床研究[J].腹部外科,2009,21 ( 1) : 34-35.

论文作者:冷占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论文_冷占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