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NT-pro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黄谋

(蓬溪天仁医院 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目的:探讨监测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对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药物说明书或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制定的相关剂量要求给予β受体阻滞剂,研究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NT-proBNP水平检测情况及时调整β受体阻滞剂使用方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3.81%(P<0.05);随访中研究组心力衰竭复发率(11.90%)较对照组(33.33%)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NT-proBNP检测结果指导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1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nitoring of 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seve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using beta blockers in the treatment of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rug instructions or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meeting (ESC) dose made for beta blockers, research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detection and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use of beta blocker.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48%, the control group is 73.81% (P<0.05); follow-up study group heart failure recurrence rate (11.90%)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33.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use of NT-proBNP tes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eta block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Key words】Severe heart fail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eta blocker;N-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Guidance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将导致心力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但如何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安全性仍是目前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84)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监测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54~89岁、平均(72.21±0.67)岁,冠心病病程3~17年、平均(8.17±0.37)年,心功能评级(NYHA分级):Ⅲ级47例、Ⅳ级37例。经单双数字法(入院就诊顺序)将本次入选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84)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42)、对照组(n=42),上述相关数据研究组、对照组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利尿剂(速尿)、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强心剂(西地兰)等相应药物,补液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吸氧补充机体氧容量。对照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药物说明书或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制定的相关剂量要求给予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由AstraZeneca AB(瑞典)公司提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50044,该药物每日给药2次、每次口服12.5g。研究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NT-proBNP水平检测情况及时调整β受体阻滞剂使用方案,其中β受体阻滞剂使用类型及来源均与对照组相同,采集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样本,经EDTA抗凝后净免疫荧光法检测其NT-proBNP水平,其中75岁以下待检者NT-proBNP水平以不超过125pg/ml为正常;75岁以上待检者NT-proBNP水平以不超过450pg/ml为正常,若经常规治疗后NT-proBNP检测值较之前降低幅度不小于50%则加用β受体阻滞剂,之后每周对患者NT-proBNP水平进行1次检测,当NT-proBNP水平停止下降但上升幅度在10%以内则将β受体阻滞剂剂量加倍、若NT-proBNP水平上升幅度大于10%则停用β受体阻滞剂、若NT-proBNP水平下降至基础值50%以上且无其他异常情况(即血压、心率稳定并未出现传导阻滞)则继续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两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记录其临床疗效及心力衰竭复发情况,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得出结论。

1.2.2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判断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1)显效:经治疗后相应临床症状(胸闷、呼吸困难等)均消失,心功能评级较之前提高不小于2级或恢复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临床表现均好转,心功能评级较之前提高1级且未恢复正常;(3)无效:经治疗后临床表现未改善甚至恶化,心功能评级较之前未提高甚至下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该组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3 统计学方法

上述研究所得两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等数据均经n(%)表示,数据经SPSS 19.0软件给予统计学分析(传入Excel表)并实施相应检验(t、χ2),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方案治疗(无中断、退出、未遵医嘱用药等异常情况),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3.81%(如表1);经1年有效随访可知(随访成功率100.00%),研究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复发率(11.90%)较对照组(33.3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如表1)。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将导致心力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但如何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安全性仍是目前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将出现心肌舒张及(或)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组织代谢需求,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复杂临床证候群。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环境、饮食、压力等)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应引起相关临床医师、护士注意。

NT-proBNP是心钠素之一,由机体内心室细胞分泌获得,目前已证实NT-proBNP检测值将有效反应机体心脏功能、结构、负荷情况。有研究显示,NT-proBNP与脑钠肽(BNP)具有相同前体来源,但前者半衰期、稳定性均更优,因此NT-proBNP已成为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2],当机体内心室容量负荷较重或扩张时,将显著增加NT-proBNP分泌量,因此提示其水平越高则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重、心功能越差。

研究表明[2],目前临床仍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美托洛尔是临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机理如下:通过对机体因交感神经所致血管收缩状态实施抑制从而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心脏后负荷,同时其具有一定的降低心肌张力、心率、心肌耗氧量及血液粘稠度等作用,达到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延缓心肌凋亡速度等用药效果。但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临床用药时往往存在剂量偏低、使用率较低、应用不及时等情况,因此将贻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机并造成严重后果。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有学者提出既然NT-proBNP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则可利用此特点连续追踪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后机体内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现阶段药物治疗有效性,并未今后制定用药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此举有利于避免个体差异,利于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对保障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相关规定给予β受体阻滞剂统一剂量后,该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3.81%,随访疾病复发率则高达33.33%;研究组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NT-proBNP检测值指导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后,该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48%,随访疾病复发率仅为11.90%,此结论与张立权[2]等人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NT-proBNP检测结果指导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对保障患者疗效、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97.

[2]张立权,丁绍平,胡东升.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1):46-48.

论文作者:黄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监测NT-proBNP水平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危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黄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