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论文_邹锡静

浅谈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论文_邹锡静

广东麦科瑞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准确的、可靠的、现势性强的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束后国土资源部根据需要制定了基于新技术、新方案的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制度和方案,以确保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存在时间短,任务重,作业队伍分散,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加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指的是对我国现有土地的用地管理、所属权变化、土地现状展开一系列的统计与调查工作,以数据形式展现土地的现状。其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土地用地的变化情况,让土地资源规划通过更精准的数据确保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一、应用广度

1.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可分为公路建设以及交通网络两个类别。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过程中,这项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交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查看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2.土地科学。土地科学可分为特殊类用地、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规划这五个二级类别。例如特殊地类利用,包含林地、草地、水域之类的土地;土地利用包含利用现状、利用趋势以及利用评价三方面;建设用地包含建设用地需求分析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及评价方面;耕地保护指的是对耕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分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分类指利用调查数据展开各项规划工作。

3.生态及环境。生态及环境可分为景观学、土地利用、生态学、碳排放及足迹分析四个二级类别。景观学指的是根据数据展开对各类景观的预测及评价分析工作;土地利用指的是对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展开客观评价;生态学指的是对当地的生态价值、生态风险、生态约束等展开评价分析并加以预测;碳排放及足迹分析主要研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能力以及碳足迹。

二、源数据的质量分析

土地变更调查收集的源数据直接影响变更成果,变更前需要进行全面分析。(1)基础库数据的质量分析。变更调查中基础数据库有两种:MDB格式与MAPGIS格式。MDB格式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制作,是地方数据上报经更新汇总处理后获取的。MAPGIS数据为日常业务使用格式数据。两数据理论上一致,但因更新方式、数据结构、软件系统以及数据的压缩保存方法不同,都会造成两数据间存在极小的差异。(2)卫星遥感数据的质量分析。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是国家通过卫星快速获取特定时段该区域的影像资料,采用专业遥感软件将该影像与往年同一时段该区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综合判断两个年度之间的影像差异,提取可能发生变更的范围数据。遥感数据现势性很好,但综合内容较多,尤其对于属全国变更调查二类、三类的地区,存在影像不清晰或云层覆盖较多的情况,数据需要野外实地检验和辨别。(3)其它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有某县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整理数据等。一般都关联了对应的配套文件,其准确性需甄别。

三、应用深度

我国第一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致时间为1996年左右,并在三年后首次发表了相关调查数据研究文献。之后相关文献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分析与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研究初期,我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主要服务于土地利用层面,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的结构状况并展开变化预测以及结果评价,反映的是土地在空间上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2002年耕地保护利用受到重视,2003年则更倾向于三农问题的研究,2004年开始加入了建设用地研究,2006年加入了复垦内用地以及土地整理相关研究类别。在应用深度层面,随着人们对土地变更调查详细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对数据利用程度的不断提升,数据挖掘深度更大且更为充分。例如在《2010年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中,以某自治县(代码522223)为例,当地国家所有(G)面积为2780.43,集体所有(J)面积为49597.56,合计52377.99。该调查中将土地资源分为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几种,可见调查正区域多元化、完善化趋势。但根据目前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状况而言,仍存在着无法满足土地规划管理的情况,其主要因素在于城市用地变更速度较快,相关数据缺乏完整性与全面性。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的数据管理在精细化方面仍有待提升。自上世纪末期以来,一次又一次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见证了人们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重视性的提升。直至今日,各项调查研究内容不断增加,但相对而言对交通、特殊地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土地利用变更速度加快的同时,数据支持缺乏完整性并呈现出滞后性特点,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除此之外,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逐渐渗透至经济发展、生态学、景观学等多个层面。根据我国发展速度,目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研究仍存在明显提升空间。

四、数据变更的过程质量控制

经过前期对某县数据的分析,变更调查工作进入数据处理阶段。在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更新的过程涉及某县的遥感数据、新增建设用地数据、土地开发数据等,容易出现疏漏、错误,造成数据库局部质量低劣,严重的将影响整个数据库的质量。因此,依据工作经验总结设计质量控制流程严格控数据质量。根据质量控制流程图,数据阶段性处理结束后都须及时对数据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发现错误整改并补充遗漏,反复确认无误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直至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项目结束。

五、发展前景

1.强调数据的精细化。由于土地变更数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土地资源规划部门了解我国现有土地的真实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因此数据上必须更为精确化,并尽可能降低其滞后性程度,让各类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化脚步。具体而言,首先应确保各级省、市、乡镇部门对数据展开详细调查,强调责任制度,保障数据能够及时更新以及提供准确的数据。可通过计算机对各类数据加以处理,提升数据保存、传输便捷性。其次应重视更新速度,虽然目前无法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实时更新,但可最大程度提升更新频率,将传统一年为期限的调查周期缩短为季度或半年。

2.拓宽数据应用。现阶段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为我国各类资源的规划以及城市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但仍涉及一些灰色地带,例如管道运输用地、铁路用地、工业矿业仓储用地、商服用地等等,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数据无法真实发挥效用。但上述领域的土地用地变化较快,因此需强调研究范围的扩大化,并保障各项调查数据及时更新,为土地规划与变更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社会的飞速发展让目前调查数据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私有车辆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以交通运输类土地规划为例,交通堵塞现象对方便公众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产生了严重影响。各类道路桥梁的铺设让交通建设迫切需要更真实、准确的调查数据,甚至对数据存在明显依赖性;又如生态足迹学、景观学等领域中存在明显数据应用深度不足情况。因此数据应用范围的拓宽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首要发展方向。

总之,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根据土地变更调查相关要求,对土地更新调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数据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了探索。

参考文献:

[1]郭洋.探讨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2017.

[2]李昌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前景.2017.

论文作者:邹锡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浅谈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质量控制论文_邹锡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