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论文_郑娟1,程光磊2

1东平县人民医院 儿一科 271500;2东平县人民医院 后勤服务科 271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性。方法:医院成立专门为降低儿科病房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品管圈,命名为“露珠圈”,研究时间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4月。选取2018年11月5日到2018年11月1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科病房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制作儿科病房血标本不合格原因查检表并进行分析,对比品管圈改进前后的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结果:在经过品管圈管理持续改进后,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儿科病房采血流程及质量,能够尽可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达到保障患儿安全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血标本;合格率;有效性

血标本的采集是每一位患者入院后必须完成的项目,但是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达9.4%,PLEBANI研究发现检验前错误占检验错误的46.0%~68.2%,而ASTION等报道该比例高达71%。检验标本的质量不合格是检验前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检验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标本采集和运输工作是由患者、医生、护士、送检人员在实验室以外的空间完成的,临床实验室难以监控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儿科病房里,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自律性差,加上疾病带来的疼痛,往往在采血过程中会出现哭闹不止、不配合、父母爱子心切,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等,给采血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所以儿科病房血标本合格率的控制是儿科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8年11月5日到2018年11月1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科病房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了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5日到2018年11月1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科病房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和严重精神疾病、传染疾病,且家长配合研究工作。品管圈改进前抽血共制作儿科病房血标本不合格原因查检表并对血标本的合格率进行分析。合格率标准为2015年3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1]。根据工作现状结合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15项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制定的不合格标本判断标准如下[1]:抗凝标本出现凝集、中重度溶血、中重度乳糜血、标本采集量错误包括不足和过多、标本容器错误、标本类型错误、标本采集时间错误、标本污染(包括血培养污染、其他标本污染、不同采血管混倒标本等情况)、静脉输液侧采血、申请开单错误(患者信息错误、无检验项目等)、条形码错误、无标本、检验原因及其他因素(复查、临床要求等)[2]。

1.2 方法

采用品管圈特定的头脑风暴方法确定研究的主题为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将品管圈命名为命名为“露珠圈”。并同时确立活动时间和讨论会议的具体安排。做好目标设定,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种类型,主要将目标放在血标本影响因素和合格率的质量持续改进上。根据采血流程未培训、血管选择不合适、低年资护士技术差、对标本采集量不清楚、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无质控活动等问题对应采取增加培训频次,采取各种形式,各种方法进行培训,加强考核、明确采血准入资质、改变排班模式、与医生沟通,新入院患儿即采血、与服务中心及检验科联系增加收标本次数、加强质控力度、落实质控标准等方法进行改进。尽量做到多措并举,实施标准化采血流程,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3]。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品管圈改进前后的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得出结果,不合格率=监测期间不合格标本量/总标本量×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品管圈改进前,对儿科病房患儿血标本进行查检,查检120人次,共采集标本数603例,其中不合格标本数61例,血标本不合格率为10%。品管圈后,共查检120位采血患儿,标本数为606例,不合格数15例,统计得出改善后儿科病房采血不合格率为2.4%,在经过品管圈管理持续改进后,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品管圈改进前后的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对比

3 讨论

婴幼儿血管细小、不易定位且不具备主动配合能力,静脉采血难度较大,成功率低于成人。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能很大程度的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4],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儿科患儿住院人数较前增加。护士工作中压力大,在工作中稍有疏漏,都有可能引起家属的不满和纠纷的发生,降低儿科病房血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势在必行。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8年11月5日到2018年11月1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科病房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了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性。结果显示,在经过品管圈管理持续改进后,儿科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露珠圈”这一品管圈的方法改善儿科病房采血流程及质量,能够尽可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达到保障患儿安全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偰爱蕊.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作用分析[J].母婴世界,2018,(2):243,246.

[2]夏莲芬,章君杰,林沈丽.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经留置针采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441-442.

[3]谢璐,陈月燕,冯周清.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300-301.

[4]李沁岭,罗顺清,曾莉.品管圈对儿童静脉采血发生溶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58-60.

论文作者:郑娟1,程光磊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降低儿科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论文_郑娟1,程光磊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