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奚光兰,

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心内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①研究组心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8.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促进护理满意度,以及提升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优选。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对人体危害性极大,据统计,该病患者死亡率可达35%[1]。循证护理,是一项新型护理模式,应用范围广,且效果高。为了进一步探究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现对我院接受循证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情况予以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确定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基础上,选择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开展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男26/女15,年龄36~75岁。对照组41例,男24/女17,年龄38~75岁。经比较,确定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诊断标准》提到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对研究知晓,且自愿参加;③表达、理解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认知、智力障碍;②合并心理疾患、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③研究过程中,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

1.2方法

 对照予以常规护理,即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同时在医嘱指导下,为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用药护理、合理安排膳食等干预措施。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循证护理,如下:(1)确定循证问题,根据工作经验、疾病特点、科室工作情况,明确护理问题(心功能差、护患关系紧张等)。(2)循证支持,骨结核循证护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评估文献的真实性及科学价值,以选择最佳科研证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及需求,制定护理方案。(3)护理内容,①强化病情监测,以每隔30 min进行一次查房为宜,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②强化心理护理,运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予以评价,结合评估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使其保持平和心态。另外,干预影响心功能状况、梗死面积及部位等因素的可控因素;③强化药物指导,凌晨5点、中午12点属于心律失常的高发时段,为此,根据患者病情发作情况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重点观察用药效果,确定有无不良反应;④强化康复锻炼,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并做床边活动,以心率超过110次/min为宜,如果锻炼期间出现不适感,立即停止运动。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②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心功能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32/41),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较多,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如何做好该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对治疗效果的提高、临床结局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护理,作为新兴护理模式,在选择有价值、可信度较高的科学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问题,寻找实证,以保证患者获取最佳护理的过程[2-3]。与常规护理比较,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可以体现出护理服务的系统性、规范性等特点,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指出,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益于满足患者健康需求[4-5]。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型号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易得到患者的接受、认可。在实践工作中,通过结合患者个人意愿、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经验、相关科研结论实证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护理干预(心理疏导、病情监测、强化康复锻炼、用药指导等),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因此,认为循证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律失常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大力宣传、推广。建议今后继续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心律失常患者的循证护理价值,以提升该病患者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淑珍.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74-275.

[2]何玉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观察[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4):212-213.

[3]吴艾茹,杨玲,崔丽娜.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117-119.

[4]赵宁宁,刘云,李雅静,晁欢欢,赵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565-2566.

[5]夏莉.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运用[J].当代医学,2018,24(35):191-192.

论文作者:奚光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奚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