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特高压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提高了电力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为确保电网原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高压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要求和标准日益提高。本文主要对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设计
在电网系统中应用特高压变电站进行输电运行,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了保障特高压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对变电站用电系统进行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设计设计优化,从而更好的保障特高压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1特高压变电站运行巡维工作的风险
虽然智能电网建设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部分地区的电网建设由于建设脚步落后、建设经验不足,实际上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建设水平仍然令人堪忧。常见的特高压变电站系统在进行电网建设时,缺乏自动化运行经验,部分变电设备、缆线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变电工作存在较为严峻的风险。笔者观察到,大部分地区的自动化电网建设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部分地区的电网自动化建设受到阻碍,这些地方电力企业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在建设过程方面脚步放缓,阻碍了现代电网降本增效的推行。而自动化建设水平不足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落后的变电技术导致运维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加大了运维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造成了较高的现场管理风险。一些不停电检修的电力现场,检修工作人员承担着较高的人身风险。
在智能电网环境当中,地方电力企业需要深刻学习智能化电网运行相关原理,了解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在当前电网环境当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更新思想,认真改革,加大变电站建设的力度。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地方电力企业单位可以尝试组建专门的自动化建设项目,由具有多年经验的自动化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在自动化管理当中,电力企业则可以采用无人管理的控制手段,形成基于系统平台层面的变电运行机制,自动化的管控平台,可以根据实时信息采集、实时状态监督等方式,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可能存在的异常问题加以精确判断。当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状态之后,自动化管控平台系统则会根据异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完成可能存在的故障的测距和判断。对于真实存在的故障问题,自动化系统平台则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切断故障位置,同时完成快速的供电恢复。对于变电站的运行巡维工作来说,自动化系统的判断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能够极大程度上完成对于传统人工作业的替代,从而降低原本运行巡维工作的客观压力,极大程度提高变电站运行巡维的管理水平。
2高压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设计
2.1智能巡检系统
特高压变电站地域广、设备多,每日巡视耗费较大的精力。借力大数据技术,巡检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设备重点巡视,只需录入设备现场数据便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缺陷描述及缺陷报告,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控。
目前各电力公司普通采用手持移动终端巡检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实现了设备信息的自动录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云平台可根据集成的设备出厂信息及历史数据等知识资料,结合当前运行工况及气象环境进行主动推荐当日巡视重点项目。运维人员手持智能巡检设备,在巡检过程中将发现的设备现象通过图片、音频、视频或文字描述等方式录入巡检设备,巡检设备将信息自动上传云平台,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设备健康状态变化趋势,从而进行设备状态定性,给出合理化建议,预先发现设备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控流程执行
管控流程将借助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对装置基建、运维等各阶段配置文件及资料进行统一管理,管控模块根据变电站结构特点,按照“地区—电压等级—变电站—工程”分级管理,以工程为单位对变电站建设资料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对历史工程资料进行全量备份,更好地进行版本比对和历史版本追溯。同时与可定制的管控流程相结合,对建设资料进行集中式归档和管理。通过对变电站合理的工程划分、详细的资料管理和严格的流程审核达到智能变电站建设资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3科学简化接线方式
在我国特高压变电站用电系统进行设计与运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但是在电力设备运维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客观的环境限制,不能有效的实现设计的运维工作目标,在进行具体的运维工作进行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而由于没有专业的特高压运维设计人员,因此导致了用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不能随意的更改,当具体的电力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之后,才进行事后处理,从而浪费了电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为了更好的提高特高压变电站用电系统的运维工作效率,在用电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科学合理的简化接线方式。例如特高压变电站的主变低压为110kV,若是对其进行降压0.4kV,就需要综合考虑变压器的运行可行性。而目前我国制造的的电压变比110/0.4kV的变压器性能还不能得到保障,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低压侧出现短路的频率很高,为此在降压的时候需要综合考量,不可随意变动,避免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
2.4其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控制
在原始的基础上,对万能钥匙进行改造,使其能够与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以此来提高系统对万能钥匙操作的控制。同时,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接入变电站中的门禁系统,可以对工作人员们出入的授权控制,从而实现对这些工作人员进出时间的实时监控。另外,对于特高压变电站现场的相关设备维护,使用电子化管理记录,主要在运维人员通过对各种功能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来实现信息的记录,提高无纸化管理。这些运维人员经过记录之后,这些结果便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上传,实行对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当出现故障的时候,还能够对其进行远程故障诊断辅助管理。
2.5数据处理
特高压变电站内的数据需要进行毫秒级的分析处理,目前的云计算系统可以提供快速的服务,但有可能出现网络拥塞现象。特高压变电站要求实现信息的全面采集、传输及处理,实现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需要综合运用机器学习、统计学习、神经网络、SVM等方法来研究和探索异构数据整合问题。根据应用业务需求可分为分类或预测模型发现、聚类、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进行数据处理后,可着手构建设备的知识图谱,比如将断路器的出厂数据、压力值、动作次数、打压次数、打压时间、故障报告等有关该断路器的所有信息进行融合,建立该设备的知识树,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特高压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移动作业平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满足现代化工作的实际需求,能够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对变电运行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复杂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在一体化技术下,对各项信息功能进行完善的采集分析。而且,还可以将多种功能都结合在一体化平台中,为特高压变电站工作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海峰,朱维钧,陈宏.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一体化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湖南电力,2016,36(6):33-36.
[2]张飞飞,樊锐轶,孙广辉,等.大数据环境下变电站智能监控方案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06):72-76.
[3]陈强,潘建亚.特高压变电站站用电系统设计与运维[J].电力学报,2017(3201):28-34.
论文作者:张多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变电站论文; 特高压论文; 作业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平台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