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程--兼谈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_素质教育论文

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程--兼谈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_素质教育论文

努力建设高效率的语文课程——兼论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程论文,努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

对于素质教育,大家取得共识的是这样几点: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第四,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

把这几点综合起来,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全体儿童(学生)全面发展的期待。这里所谓“全体”既是从受教育者的范围上来讲(无论是“英才”儿童,还是有缺陷的儿童),也是从教育过程来讲(面向课堂内的每一个,而不是少数)。这里所谓“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使每个孩子的自然潜能都得到发展。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教育。然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包括物质的条件和观念的转变。作为教师,主要是转变观念,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去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

素质教育与语文教育是什么关系呢?

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科教育之一的语文教育,自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二者的关系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语文教育中包含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存在于语文教育之中。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注: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2页。)

这里所谓“教育轴心”显然不是指素质教育,而是指思想道德教育。但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也还是恰当的,因为各门学科都是以素质教育为轴心进行教育。如果各个学科都能完成好自己特有的任务,那么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落实了。

所以,语文教学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任务,要办好自己的事情,要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都达到《大纲》的要求,能够适应社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能够这样做,语文教师也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尽了自己的责任。

二、建设高效率的语文课程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吕叔湘先生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其中谈到语文教学:“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段话常被大家引用,说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现在20年过去了。20年来,一些老师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创造出成功的经验,也创造出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但就全局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很好解决。这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就语文课程建设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要在研究传统汉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建设当代的语文课程

我们要建设高效率的语文课程,这种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民族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汉字、汉语的特点,要研究传统的汉语文教学。这是基础,是根基。如果不在这两方面的研究上下功夫,那么在语文课程建设方面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建立在沙滩上。

就说识字吧,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也常常把学生的错别字多,作为语文教学水平不高的根据。我国识字教学的历史,大约要追述到公元前五百四十几年(以孔夫子杏坛讲学为标志),至今有两千多年了。其中还是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就拿教材来说,至今还保存的最早的识字课本《急救篇》在西汉(公元40年左右)时就成书了。这本书尽管不如后来出现的“三、百、千”用得广泛,但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就足见它的生命力。

用得最为广泛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南北朝的梁朝,大约是公元535年至543年;《三字经》和《百家姓》都是宋朝(公元960~1279年)人所著。这三种书一直同时用于儿童识字,直用到清末民初。也就是说,作为儿童识字课本,一直用了一千多年。请问近百年来所编的语文教材有哪一种沿用至今?作为儿童识字课本,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里,被沿用千年以上,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这三种书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们都是韵文。《三字经》是三言,《千字文》《百家姓》都是四言,编得合撤押韵,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第二,语言较为通俗,内容十分丰富。像《三字经》,在1248个字里,讲了五方面的内容。1.讲教与学的重要性。其中有些话成了多年传诵的格言;2.介绍数目、四时、五经、六谷、六畜等基本名物;3.介绍小学、四书、六经、五子等当时的基本知识;4.讲述历史;5.讲历史上愤发勤学的人物故事。这样的内容和这样的形式,恐怕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其中当然有些是属于封建糟粕的,这里暂不论)。第三,这三本书合起来,是2702个字(《千字文》1000字,《三字经》1248字,《百家姓》472字)。尽管每一本书都尽可能避免了重复用字,但三本书合在一起,总有重复的字。如果有二三百字是重复的,那么儿童读完这三本书,就可以学到2400至2500个字,可以满足初步的阅读需要。

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一级常用字就是2500字,《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毕业生要掌握的就是这2500字,却要经过6年的学习,当然集中识字是在四年级以前。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读完这三本书仅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效果一般都不错。尽管那时的蒙童不像现在的小学生,还要学其他课程,但要论效率,是不是仍可以说是相差很远?

这三本书除了适合儿童识字的需要以外,它们与汉语汉文的特点有什么关系呢?当代中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他的论文《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中,从汉语文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四个特点。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在古代汉语里,这些单音节语素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估计该在2/3以上)是自由的,就是说,每一个这样的语素都可以单独构成一个词。半自由的或不自由的语素很少。这也就是说,汉语语素在语言里的活动能量很大,组合能力很强。

2.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一个单音节语素都有一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4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还要复杂些。

3.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汉语中的词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语法关系靠的是语序和辅助词。

4.汉字和这样的汉语相适应。一个汉字表示一个单音节语素,就是说,它有一个固定的形体,读成一个带调的音节,表示一个最小的语义单位。

这样看来,像“三、百、千”这样的汉字教材,确实是从汉语汉字的特点出发而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很多,字就是词,非常容易形成一连串整齐的结构,也非常容易押韵。特别应当提及的是:《三字经》的400多个三字结构,几乎包罗了汉语全都最基本的语素组合方式和最基本的语法结构。这就是说,儿童读了一本《三字经》,可以认识一千多汉字,可以学习许许多多的知识,可以学习汉语的语法(这里所谓“语法”,不是语法学,而是指表达中的组合规律),并且为他们日后阅读其他读物(包括浅易文言)奠定了基础。所以张志公先生认为,“这本启蒙教材可以认为是传统语文入门教学的经验总结”。

然而遗憾的是,对这一宝贵的经验,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在以后历次的教材变动中,从形式到内容,我们几乎把它完全抛弃了。近年来,当重新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时候,我们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对于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应当认真研究,加以扬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这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是应当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借鉴的。在研究与借鉴的基础上,再联系我们近年来的经验对识字教材作一番改革,我想一定会有新的更好的识字教材问世。

以上仅是以识字教学为例来谈研究汉语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必要性,这并不是说传统的都是好的,其中也有不少糟粕。即便是糟粕,也还是要认真地研究,从反面来总结经验,从而使语文课程的建设更科学更完善。

(二)要研究当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要抓住影响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2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成绩辉煌。其明显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代表着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最高水平的语文教学科研与实验成果,以及为这些成果付出辛勤劳动的优秀教师。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这些成果作认真的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语文教与学的规律,进一步探索改革和建设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

与此同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一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哪些,主要问题在哪儿,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以为有两个问题应首先提上议事日程。

其一是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太少,语文训练不足。

传统语文教学在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博览”。读、思、览,都是学生的语言实践。

从“教”的角度说,传统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视语文训练的。

“宋朝的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一书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段话告诉我们,学语文要多诵读,而且要求读准、读熟、读懂、背下来。

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关于加强语文训练的问题,也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注: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那么什么是技能呢?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因此,“使用语文……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使用语文属于心智技能,它的操作对象是知识和经验,属于意识的范畴,从生理机制上说,它要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例如朗读,绝不是简单的唇、舌、喉的操作,而是视觉器官从文字符号接受信息之后,又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然后借助于内部言语产生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想像、思维、记忆,最后再传到相应的运动中枢,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完成朗读。这样看来,使用语文比游泳、打乒乓球就复杂得多了。

不管怎么复杂,使用语言和游泳、打乒乓球在性质上一样都是技能。游泳、打乒乓球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使用语文的技能也一样。概言之,一切技能都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这是掌握技能的规律。所以,无论是传统语文教育,还是当代语文教育家都反复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教学中要做到“举一反三”(注: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这里说的“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在强调反复练习。吕叔湘先生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注: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目前,语文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从我的观察和统计来看,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还是热衷于自己讲,而不肯放手让学生练。

为什么教师这样热衷于“讲”呢?多数教师的回答是:“我若不讲,学生就不明白”“如果升学考试考到的内容是我没讲到的,那么我的责任就大了。”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期待是课文的内容,是知识,而不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语文课程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它的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教师这一面说来,并没有解决。

但是,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并不单在教师,我们还得从课程建设上找原因。

一门建设得比较好的课程,应包括这样几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教学检测。对语文课程而言,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便于每一位教师掌握并能直接运用于教学的目标;对教师而言,教师拿在手里并作为教学凭借的是一本书,而检测的许多内容又是书上的知识,这样的管理,很容易把教师引到教课文的内容、教知识这样的路上来,学生能力的提高往往被忽视,教学效率自然难以提高。

我们还是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抓住教学目标这个题目,认认真真地进行研究,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所教的这一门课程的每一学段、每一年级、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篇课文、每一节课的质量标准是什么,怎样操作才能达到这样的质量要求。如果能完成这项建设,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将是很有意义的。

其二是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学生所进行的观点、方法的教育,应重新加以研究。

传统语文教育是强调文、道并重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目的”时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主要依据当然是教材。这就涉及选材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了。在这两个方面,我认为更新观念的问题,是十分迫切的。

无论是编教材还是用教材,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检讨。若干年来的“左”的观点,绝对化、简单化的方法,在语文教学领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试想如果这种思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学生,那么“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从何谈起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怎么能培养得出来呢?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力量,对语文教学情意领域方面的目标作认真的研究。二是改变目前《教学参考书》的编法。比如,对《故乡》的分析,要把各家不同的观点同时提供给教师,要让教师的思想活跃起来。教师思想活跃了,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他们的认识。三是如果可能,要发动广大语文教师参与到对教材内容的研究里来,动员大家读点书,思考点问题,并提供各种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件事如果能办到,那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将会快一些。

(三)要研究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研究学法,从这一点出发来完善语文课程的建设

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注: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这是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技能的规律。什么是模仿呢?完全照原样说一遍,就是模仿。什么是变化呢?以原有语言模式为基础,更换若干语言材料,重新说出来或写出来,就是变化。在学校教育里,“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注:见《吕叔湘论语文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多少年来,语文教学指点学生模仿的主要是课文。我们常称课文为“范文”,“范”即示范的意思,说明它是模仿的样本。模仿课文,传统的方法是诵读,还有抄写;到了本世纪40年代初期,叶圣陶先生在总结“五四”以来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对精读和略读作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学生通过诵读这种“心脑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有的也抄写),领会文章的内容、语言,久而久之,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精读、略读,揣摩文章的语句,研究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疵病”(注: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等等,在这种比诵读更多一些理性思考的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也学习一种更为“自觉”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同是模仿课文,似乎又有区别。诵读、抄写,可以说完全是在模仿课文,而精读、略读这种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程序阅读,其所要求模仿的不仅是课文,还有阅读程序——即按照这几步去认真地读,久而久之,差成习惯,就可以学会阅读。这种阅读训练发展到当代,就更加令人瞩目。中国有位特级语文教师用“六步自读法”(即认读、辨体、审题、发问、质疑、评析)训练学生,两个月的时间,学生的自读能力就有明显提高;从课堂上看,许多学生都有不凡的表现。这样做的不只这一位,还有一些在中国国内知名的教师,他们都有一套按程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都毫无二致地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呢?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1.心智技能是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2.被模仿的“原型”可以是“某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是“某种过程”。这两点告诉我们,要学习阅读这种心智技能,从模仿其过程,学习其操作活动程序开始,直到熟练掌握,在理论上是完全立得住的。

模仿,就是实践;学生学习语文,就要动脑、动口、动手去实践。老师一要抓课文,让学生认认真真读书;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好阅读操作过程,让学生作主体,领着学生去实践。这样的阅读训练,是符合学习语文规律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效。

前面谈到,语言这种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技能。语言这种工具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这种工具运用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要受到运用者的“情”与“意”的制约。运用者思想丰富,情操高尚,再加上熟练的语言技能,其听说读写水平必须是高水平的,反之则不成。

怎样使学生思想丰富、情操高尚呢?我以为需从两方面着眼:一是加强文学教育,二是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把学校里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沟通起来,使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养成,大体要经历“兴趣—习惯—能力”这样一个过程。而最容易引起儿童阅读兴趣的,首推文学作品。当儿童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就将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时,他们的收获,就远不止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了。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像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文学和科学绝非没有关系的。在普通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是绝对不应忽视的。不需要每个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成为文学作家,然而非常需要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的理解力,欣赏力,鉴别力以及联想力和想像力。”

加强文学教育,这就涉及课程改革的问题了。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结构,直到高中二年级才有文学的课程板块,我以为太晚了。我主张从幼儿园就开设“幼儿文学”,小学低年级就开设“儿童文学”,这样一直开下去。课时不必多,形式灵活多样;年级高一点,课程门类多了,文学课也可以选修。目的是在学生面前打开一扇门,把他领到文学世界里去。课时总是有限的,只要培养了兴趣,学生就会挤出时间阅读好的文学作品。

除了加强文学教育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小课堂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早在80年代中期,河北邢台八中的张孝纯先生就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并进行了几年的实验,效果是非常好的。最近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十佳”教师之一的吉林省毓文中学的赵谦翔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他开设的《东方时空》课(定时组织学生收看《东方时空》)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借电视节目这个窗口,引导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走进开放的社会。世界风云的变幻,改革大潮的起落,都写进每周一篇的“《东方时空》感悟”随笔中。

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把小课堂与大课堂沟通起来,也涉及课堂改革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程结构中有一块语文活动课,但课时有限,管得太死,活动就难以开展。我想最好是把语文活动课排上课程表,要必修。至于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可以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限选或任选。

总之,建设高效率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这块阵地上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只要我们抱着科学的态度,研究传统的语文教育,也研究当前的实际情况;研究教材和教师,也研究学生;重视成功的经验,也重视失败的教训,那么语文教育课程的研究一定会不断进步,语文教学效率也一定会不断提高。

标签:;  ;  ;  ;  ;  ;  ;  ;  ;  

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程--兼谈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