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集成服务的发展策略_信息集成论文

信息集成服务的发展策略_信息集成论文

信息集成服务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信息服务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在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考虑各自的“十五”发展问题。

笔者入道科技信息服务业多年,曾观察了国内外不同层次的科技信息工作发展战略。在网络环境下,面对国家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我们在研究科技信息服务发展战略时,必须首先要调整兴奋点。这两年来,笔者一直在苦苦地思索: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十五”期间,我们的科技情报服务业或科技信息服务业,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围绕着信息的发现、组织和利用,或从国家高度,或从行业、部门角度,如何规划各自层次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如何在各自的层次上干出几件大事?各自的层次上的大事,彼此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如何通过干大事,充分显示我们这个行当的社会作用?如何在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通过干实事,来提高我们这个行当的社会地位?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讲求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前提下,就信息集成服务的发展战略问题,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做些初步归纳。

1 为什么提出信息集成服务问题

1.1 新型产品与装备的全系统开发需要集成的信息服务。

国家“十五”计划《建议》非常强调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品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新型产品与装备中需要更多的信息含量。

新型产品与装备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体系的竞争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产品与装备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装备体系是由各分系统集成的。装备的全系统管理,就是针对装备的整体和体系而言的。装备的整体化发展,需要集成的科技信息服务。

针对某一类专业和某一种装备的离散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有效地满足产品与装备一体化发展的需求。

1.2 新型产品与装备的全寿命管理需要集成的信息服务。

新型产品与装备的全寿命管理是指对产品与装备从论证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进行总体的筹划和控制。

新型产品与装备的全寿命管理要求能够借助网络,对需要交流的信息,实现一次生成,多次传递,共享使用,实现产品与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保障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集成服务。

1.3 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信息集成服务保障。

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面向主题的信息集成服务保障。

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重点装备制造领域,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信息化重叠,需要面向领域的信息集成服务保障。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领域,需要面向任务的信息集成服务保障。

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国际压力,迫使社会的信息服务不得不进行有效的集成。

1.4 促进各部门科技信息服务协调发展需要信息集成服务。

由于多种原因,各行业和部门的科技信息工作的基础条件,距“十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较远,因此“十五”期间一定要积极促进各部门的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同部门的信息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差异很大,“十五”期间,一方面要促进各级科技信息机构完善自己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基础较好的信息系统、信息部门或信息机构的辐射联动作用。

需要从各部门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发挥为各部门个性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切合实际的、合理的集成服务体系。

工作基础较好的系统或单位,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支撑科技信息全局极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援基础较弱部门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1.5 邦联式、联邦式、 联盟式的信息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分布趋势已成必然。控制信息、占有信息越来越成为权力的象征,信息越来越被人重视,也是个趋势。基于这两种趋势的作用,在一段相当长时期内,“信息诸侯”会越来越多,“信息孤岛”会越演越烈,“信息烟筒”会越来越旺。

基于以上的分散式的信息服务,或局部范围内的封闭式的集中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联盟式的信息服务今后也不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集成化的信息服务,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如何在21世纪初,使“诸侯”、“孤岛”、“烟筒”逐步地协同起来,干几件大事,向互通互联,共建共享方向上迈出几步,把服务效益提高一些,结构调整带动一点,是个战略性问题。但是要彻底地去解决它,却十分不容易。

1.6 信息服务的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信息集成服务。

分散服务与集中服务分别是两极,分布服务与集成服务也是两极。两极本是一脉相通,两极在前进运动中一定会转化。

分布服务不等于分散服务,集成服务不等于集中服务。

就科技信息服务而言,曾经经历了长达几百年的离散服务、分散服务和几十年的集中服务。在网络技术兴起以后,又很快地步入了信息分布服务的时代。科技信息服务过程的自身发展规律总是沿着“分”而“集”,“集”而“分”,“分”而又“集”,“集”而又“分”,“分”而再“集”,“集”而再“分”这样的规律前进。

21世纪初信息服务业的总的发展趋势由大家钟情的“分布”逐步转换为“集成”。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集成服务是“十五”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阵地,只有抢占了这个阵地,科技信息服务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因此,在规划“十五”科技信息建设任务时,需要从战略高度把握住“集成服务”这个历史潮流,并把此作为编制“十五”计划的顶层基本思路。

2 什么是信息集成服务

2.1 什么是集成

集成是一种理念。

集成有多种称谓,如:“集成”、“整合”、“一体”、“综合”等。

对集成的认识,在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已基本取得共识,在管理领域正在逼近共识,在信息服务领域没有取得基本共识。

2.2 什么是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也是一种理念。

信息集成不是信息的堆积,或信息载体的物理堆积。

信息集成是一种或是针对某个既定目标,或是面向某项特定的任务,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的理念。

信息集成是一种使相关的多元信息有机融合并优化使用的理念。

2.3 什么是信息集成服务

信息集成服务是基于信息集成理念基础上的信息服务。

信息集成服务不是信息业务板块的机械拼凑。

实施理想的信息集成服务的技术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环境。智能化要素,也许在“十五”期间尚不现实。

信息集成服务是一个现代化的服务概念,是分布服务的飞跃,是对集中服务或分散服务的否定。

集成服务意味着集成后的服务总效益大于集成前的服务分效益之算术和。

信息集成服务必须建立在联通的基础上,但联通服务并不等于集成服务。

“信息集成服务”与“集成信息服务”的提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强调“集成了”的信息服务。

2.4 什么是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是在信息集成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为求得信息服务状态较优,对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融合的过程。

体系结构只能是追求较优,而不能是最优。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管理环境的制约,较优的状态是可以实现的,最优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2.5 关于信息集成服务的定位问题

有的人强调信息集成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认为就目前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来说,应将其定位于数字图书馆。

有的人认为,从信息服务角度,信息集成服务同数字图书馆服务相比,不论是从功能方面,还是从体系结构方面,范围更广,内涵更深,不能局限于“馆”。

在规划“十五”科技信息建设重点任务时,可视各自的具体情况,或把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或把信息集成服务工程建设作为重点任务。

3

为什么“信息集成服务”现在才开始在信息服务界靓丽起来

3.1 “集成”、 “信息集成”与“信息集成服务”都是“老”的概念,或作为过程,或作为目标,其提法,早已有之。

3.2 网络化时代前,分散的、 集中的信息服务完全可以满足当时的信息需求,信息集成服务不可能靓丽。

3.3 过去,我们的信息建设, 在某种程度上受“注意力经济”所左右,许多信息机构或信息企业是在“网络狂热”中应运而生的,缺乏把信息服务转化为情报服务的热情,缺乏系统地向特定用户群体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的热情,信息集成服务不可能靓丽。

3.4 当前,信息集成服务开始靓丽,是因为:

社会已逐步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任何单位或机构“垄断”相关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信息分布已成定局。

体系对体系的对抗,系统对系统的竞争,需要集成的信息服务。

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信息保障需要集成的信息服务。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任务,特定的用户群需要集成的信息服务。

针对某一类专业和某一种产品的离散的或集中的信息服务,已不能完全有效地满足一体化的信息需求。

个别、单体服务已满足不了对集成化服务的要求。

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信息服务业来说,实施信息集成服务,是解困的可行之路和发达的成功之路。

4 信息集成服务层次问题

4.1 集成服务一定要面向用户、面向任务、面向服务对象, 有明确的目标或主题。集成服务层次有多种划分。

4.2 按照集成的程度划分:协作层次;协调层次; 协同层次;谐和层次。

4.3 按照服务的范围划分:局部层次;全局层次。

4.4 按照服务的类别划分:

可划分为共性的服务和个性的服务。

可划分为信息服务、情报服务和知识服务。

可划分为因特网范围内的服务和内联网范围内的服务。

可划分为信息集成服务、过程集成服务和机构集成服务。

4.5 机构集成服务

耦合科技信息专业机构和非科技信息专业机构,实现科技信息集成服务功能。实现信息集成服务的主体是科技信息机构,但是决不能仅局限于科技信息机构。

从当前的信息机构内部的信息集成、信息流集成,向信息机构间的信息集成、信息流集成转换。

信息服务体系对机构信息服务的集成是虚拟的、柔性的、动态的、可重组的。每个机构在集成服务体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

信息机构的集成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是“信息诸侯强者”狭“集成”号令“信息诸侯弱者”的技巧或手段。

4.6 关于集成服务模式,有的学者提出可分为关联模式、 结构组织模式、综合模式、分析模式。

5 关于信息分类问题

5.1 信息分类是信息集成的操作基础。 从实施集成服务的角度,而不是从纯理性角度,信息分类业可以有多种形式。

5.2 按信息来源分:国内源信息;国外源信息。

5.3 按行业或专业划分:机械的;电子的;化工的; 医学的;农林的……

5.4 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划分:

原始信息、导出信息、再生信息。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

事实、数据、信息、情报。

5.5 按载体形式划分:如文本、图片、图像、音频、视频、HTML/XML文档、Web网页等。

5.6 按产品全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产品定义信息; 产品保障信息。

5.7

实际操作原则:按不同的服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分类方法。

依服务层次选择。如建设跨行业或跨专业的集成服务体系,宜选择按行业或专业划分。

依服务对象选择。如向管理人员提供集成的信息推送服务,宜选择按载体形式划分。

依服务目标选择。如为集成建设装备维修保障数据库、采办数据库,宜选择按产品全寿命周期的阶段进行划分。

6 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历史回顾

6.1 典型事例

“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许多部门或在协作层次、协调层次或在协同层次,在局部范围内,自觉不自觉地开展过众多项目的信息集成服务,如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服务、科技文献合理布局、规模型数据库建设等。

谐和层次的信息集成服务,迄今基本上尚没有成功案例。

有些项目,虽然是想按照集成服务的思路去组织,但是未果,如情报研究优势领域的建设、数据库建设等等。

综合来看,成者,主要是实施了集成管理;不理想者,或不成者,一是由于认识上和体制上的原因,二是由于未能从整体寻优,实施集成管理。

6.2 当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建设,具有集成服务的典型性。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建设原则是: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

7 关于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问题

可以优先考虑:

7.1 协调好信息交换标准, 协同好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建设。

7.2 将需要共享的信息数字化, 并尽快完成向标准的电子格式的转换。

7.3 推进信息的集成化,促进信息业务流程的重组和重构。

7.4 营造相应的信息集成环境。

8 关于信息集成服务的环境建设问题

8.1 信息集成服务是否只有在因特网环境下才能实现?否。

8.2 不一定强调非得在因特网环境下实现, 只须强调在网络环境下就可以了,因为:

有的部门或机构,应用因特网的水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比较低。

需要对因特网上的信息和内联网上的信息进行集成。

有时需要对在线的信息服务和离线的信息服务进行集成。

8.3 信息服务环境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应用软件和信息标准三位一体地构成了集成服务环境。

这个环境是柔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交互的、开放的和动态有界的,并具有良好的互操作、兼容、组合、公共、可扩展等特征。

这个环境能逐步包容由不同部门分别描述、组织、开发和管理的异构的或异质的信息资源、信息加工平台、信息交流网络。

8.4 数据仓库的技术和方法, 为我们创建未来的信息集成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8.5 有的学者认为用“共享数据环境(SDE , Shared DataEnvironment)”的说法比用“集成数据环境(IDE,Integrated DataEnvironment)”的说法好。

9 关于信息集成服务的体系结构问题

9.1 信息集成服务问题是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全局性的问题, 设计好信息集成服务的体系结构,十分重要。

9.2 最好是能够跳出行政的体系,观察集成服务体系, 多想一想如何利用好行政条条以外的信息,设计好集成服务的Architecture。

9.3 不管是哪个层次的集成服务,只考虑技术层面不行, 需考虑行政的组织体系,但又不能拘泥于行政的组织体系。

9.4

实施信息服务业务结构重构是建设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基础之一,要边建设体系,边重组业务。

10 关于信息集成的管理问题

10.1 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对集团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内容服务。

10.2 集成的过程是投入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也是信息增值的过程,需要专业的集成服务专门人才,需要一般信息服务工作者所不具备有的集成知识。

10.3 从着眼于信息服务的组合转换到着眼于信息服务的融合,从着重于信息流程的“环节管理”转换到信息服务的体系管理,从侧重于信息作业的分工管理到信息服务的综合管理。

10.4 促进“实干者”的“现实思想”与“畅想者”的“幻想”,和“保守者”的“稳健”互动。

10.5 制订权威的、科学的集成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计划和信息集成标准。

10.6 融合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制度和信息人员4 个要素,促进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耦合,随时对个别要素的“霸王”欲望进行动态“削藩”。

10.7 综合管理信息流、信息载体流和信息价值流,重视信息内容管理。

10.8 在既定的管理体制约束下,适度讲求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10.9 把握集成与集中的关联关系,总体集成不排斥局部集中。

10.10 发挥指令性计划的推动力作用和市场的拉动力作用, 用共建、共享、共利、共益的合力来推进信息集成服务。

10.11 遏制信息强者的“霸道”倾向, 消除信息弱者的“警惕”心理。

11 关于当前实施信息集成服务的工作重点问题

11.1 有的学者认为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信息集成上,因为没有信息集成就谈不上信息集成服务。

11.2 有的学者认为工作重点应该是放在集成环境或共享环境上,因为没有集成环境或共享环境就无法提供信息集成服务。

11.3 有的学者认为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过程集成上,因为没有过程集成就无法构成有效的信息集成服务体系。

11.4 有的学者认为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应用系统开发和集成制度建设上,因为信息是分布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布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交互、共享。

11.5 实际上,应该把信息集成、环境集成、服务过程集成和服务管理集成耦合起来,作为一项工程或重点项目来考虑。

12 信息集成服务的障碍

12.1 由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机构和各自为阵的信息资源结构所形成的“信息壁垒”,比较坚固。

12.2 没有经历“数据库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而是力图直接步入网络经济时代,患有严重的网上信息贫血症。

12.3 信息描述、信息组织、信息交换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异构程度高。

12.4 实施信息集成服务的综合的“管理阻抗”比正常值高出许多。

12.5 集成服务的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难以激励。

12.6 信息强者的“歼者”意识与信息弱者“煎者”意识的心理对抗。

收稿日期:2000-10-19

标签:;  ;  ;  ;  ;  ;  ;  ;  ;  ;  

信息集成服务的发展策略_信息集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