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经济周期内在传导机制分析及启示论文

2000-2009经济周期内在传导机制分析及启示

王辛楠(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有关经济周期的研究迄今已有两个世纪以上的历史,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尽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处在不断成熟之中,所以,我国也存在着经济周期。本文选取分析了离我们最近的2000-2009年的经济周期的运行机理,得出结论: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对外依赖程度过高、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等,这是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大幅衰退的重要原因。本文的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对外依赖;产业结构

一、2000-2009经济周期内在传导机制

(一)对外依赖程度日渐增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到阻碍

2000-2007年间,GDP年增长率由2000年的8.49%平稳上升至2007年的14.23%,这是一个经济稳步增长的阶段(见表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开放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实行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从2004年起,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在 600亿美元以上,2007年达到748亿美元。外资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较大,我们以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加以衡量,这一比重近年来快速增加,由 2002年的 18.1%上升到 2006年的 28.0%。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比重更大,如上海市 2006 年达到 60.2%。可见外资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巨大。这期间,外资的大量涌入导致了国内消费能力无法跟上快速膨胀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能过剩,这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最终造成了严重的贸易顺差。

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时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1.75%,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很高,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GDP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欧元区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

表1 2000-2007年我国进出口情况

然而,中国的出口产品优势主要不是体现在技术水平上,R&D研发投入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研发投入总额不多,投入强度偏小,研发产出质量不高,绝大多数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同时,我国重点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很多关键技术设备仍然依靠引进,并且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不够,导致重复引进;产品首次进入市场困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占比不多等。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存在依靠垄断地位阻碍新技术采用的情况,再加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了我国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如轻纺产品(服装、鞋帽、玩具、打火机)、低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如冰箱、彩电)等。中国的出口商品能占领世界市场,靠的是价格优势,来源于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微笑曲线”价值理论也告诉我们,“微笑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底部环节的制造业附加值最低。而中国很多产业的技术进步(创新)仍处在“微笑曲线”的底部,西方企业是核心技术的拥有者,却从中国制造业中获得了大部分的增加值。

因此,对外贸易在显著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其弊端: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使得我国经济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剧烈波动特别是美国经济剧烈波动的影响;由于出口导向的影响,国内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围绕国际需求而进行,这一点东部沿海尤为严重,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国外低端产业资本大量涌入加重了产业结构的失衡,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正使我国面临已有产业结构固化、产业升级延缓和中断的风险;吸引外资、经济发展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造成资源的大量耗费,环境也遭到破坏。

我问过他,为什么你不喜欢中文名字中文却还不错呢?他说这两者没关系啊,小时候他就接受双语教育,不喜欢和家人说中文才导致中文说不好,没机会写字才像是很多外国人一样写不出中国字来。但是中文网络物产丰富,版权问题处在灰色地带,所以他阅读和电脑上打字完全过硬。

中国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以 2003年的数字看,英国、日本、韩国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 72.4%、68.3%和 62.2%, 即使在与中国经济发达水平相近的印度,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达到 51.2%, 而中国 2006 年的数字仅为 39.4%。第三产业中很多行业资本投入小,利润空间大,利于实现经济加速增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力地推进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推进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时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并不合理,需要转型升级。

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转折性变化,特别是国内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低端生活品(例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下降,消费需求逐渐高级化,更加注重产品的技术含量,这必然要求企业发展与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性、多样性。显然,当前产业结构过于向初级产业部门倾斜,低附加值、消耗大的产业比重高,需求结构已经升级,产业结构必须随之升级,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平衡,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产业需要发展。大多数传统产品供过于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产能过剩。表2中劳动报酬率(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减以及表3中最终消费率(支出法核算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减能够反映出我国消费需求在 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呈现出内需不足的态势。纵观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快、力量强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如美国尽管是进出口大国,但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除此之外,2000以来,随着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投资需求又日益旺盛。“高投资、低消费”的后果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阻碍产业结构优化,最终导致失业、影响社会福利的提高,甚至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见表2,表3)。

表2 2000-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率

表3 2000-2007年我国消费情况

(二)国内消费明显不足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出口贸易大国,基于我国“出口导向”经济的现状,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是国外的需求。但是近年来外需的收缩,加重了产能过剩问题。最近几年,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状况,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反倾销的贸易摩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

减少环境应激原,以保持宝宝良好的稳定情绪,去除诱发因素,如花粉、灰尘、纤维、宠物、动物皮屑、室外污染物如汽车尾气,经常打扫暗角,晒洗被褥。

(三)收集资料。小组内部分工,各组员按照分工收集资料。每位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获取资料途径,通过图书馆查阅图书或网络资源查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原始信息,然后小组成员们合作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整合,最终形成小组的集体资料,并上传到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料资源包,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

随着问题的日渐积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更是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增长率快速下降,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积累的矛盾也暴露了出来—长期以来对外依赖过于严重,内外需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国内供求结构不平衡,一旦出口受到影响(表4可以看到,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在2008年下降至7年前的水平,2009年,进出口总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整个国民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008年GDP增长率已跌至6年前的水平,2009年进一步下跌)。外需放缓、国内成本上升导致我国的出口空间很大程度上被压缩。国内的纺织、钢铁、水泥、焦炭、电解铝等很多行业的产能出现过剩,有的过剩率甚至高达50%以上,国内需求根本无法消化,经济下行,急需通过淘汰技术低、规模小、设备陈旧的产能来进行结构升级。

综合上述,我国在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状况,国内产能过剩与对外贸易的顺差达到了形式上的均衡,我国的经济也不断增长。但其实质是“双失衡”,利用外部失衡解决内部失衡,一旦内外失衡无法相互抵消,经济运行隐藏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可能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见表4)。

表4 2008-2009年我国进出口情况

二、政策建议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提升劳动力素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需求的不断升级、面临的其他国家竞争的不断加大,高素质的劳动力才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最需要的。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让每个想读书的学生有书可读,同时,加大鼓励职业培训的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联系。除此之外,加大研发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创业,对于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鼓励,对于有实践价值的创业想法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专利、产权不被侵犯。产业组织结构进行深度调整,要摆脱高投资,低成本,低效率的国际竞争模式,让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型到高效率竞争上,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方面,激活农村消费,我国农村总量大,但消费不高,相对于城市消费来说,农村消费市场有更大的扩张潜力。一旦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热情,就会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优化城市及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对居民的有效供给,要认真研究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生产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产品,并加强消费引导和信息服务,从而全面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和居民的需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除了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之外,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例如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入等(村里可进行集体土地承包,承包商以高技术、高效率进行耕种,不仅发展了现代农业,每年给农户们分钱也能增加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另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全面、适度、公平和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居民未来的风险,改善其预期,从而启动人们的消费需求。

道德文化价值是道德价值在文化领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反映着道德与文化诸多其他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道德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道德文化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道德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一个方面的重要体现。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艾佳.国际贸易冲击与我国的经济的周期波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12.

[2]信长星,潘大鹏.消费需求膨胀与工资改革[J].经济研究,1989(11):66-69.

[3]刘树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初探[J].经济研究,1986(2):18-21.

[4]刘树成.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再探讨—周期内各阶段的分析[J].经济研究,1986(6):64-68.

[5]刘树成.投资周期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的探讨之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0):26-33.

[6]姚敏.周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7):5-9.

[7]张汉亚.投资体制改革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J].改革,1995(4):95-100.

[8]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朱之鑫,陈元,刘鹤,刘克崮.中国经济中长期风险和对策(二)[J].经济研究参考,2010(2):2.

[9]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朱之鑫,陈元,刘鹤,刘克崮.中国经济中长期风险和对策(五)[J].经济研究参考,2010(13):2.

标签:;  ;  ;  ;  ;  

2000-2009经济周期内在传导机制分析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