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消毒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效果的评价论文_陈琳 韩辉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观察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观察两组的待干时间、留置时间、贴膜卷边和静脉炎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待干时间(21.7±7.0s)显著短于对照组(37.0±9.9s),贴膜卷边发生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静脉炎发生情况为0与对照组12.50%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待干时间,减少固定贴膜卷边发生;但对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无显著改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消毒方法;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disinfection effect of vein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Methods:78 cases of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adopting complexing iodine disinfection twice,observation group adopting complexing iodine disinfection twice and alcohol disinfection once,Film of edge and phlebitis were observed and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for dry (21.7±7.0s)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7.0 ± 9.9s) ,incidence of film edge 18.42%,th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0.00%,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Observation group indwelling ti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is0 and the control group 12.50%,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Peripheral vein indwelling needle by 2% povidone iodine disinfection method of two times + 75% alcohol disinfection agai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to be dry,reduce fixed film roll edge;but on the indwelling time and phlebiti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with safe and reliable,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Disinfection method;Phlebitis

外周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方便,它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对血管损伤,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可以随时进行输液并保持静脉通畅便于抢救,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1]。但长时间的留置会增加感染与损伤,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因此留置期间的消毒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2]。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 ,观察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观察两组的待干时间、留置时间、贴膜卷边和静脉炎发生情况,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14~80岁,平均年龄为(53.3±17.9 )岁 ;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范围为21~82岁,平均年龄为(57.8±13.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且静脉输液3天或者是4天以上,排除显著视力、听力损害及重大严重身体和精神障碍等不能配合护理或者擅自拔管的患者。两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应选取合适的静脉穿刺点,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管特点进行,尽量避开靠重要神经、韧带、关节的血管,选择便于操作、血管较粗、弹性良好且无静脉瓣的血管。穿刺操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两组患者均使用同一型号外周静脉留置针和透明敷料。在穿刺前对照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观察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静脉穿刺置管术与消毒方法严格按临床护理操作常规实施,消毒棉签应该浸湿三分之二左右,因为棉签的湿润度会影响待干时间。静脉穿刺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观察两组的待干时间、留置时间、贴膜卷边和静脉炎发生情况,分析两组的消毒效果。

1.3观察指标[3]

观察指标包括待干时间、留置时间、贴膜卷边和静脉炎发生情况。其中静脉炎评价按美国INS 静脉炎分级标准,分为0 级~Ⅲ级,Ⅰ级以上即判断为静脉炎[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性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待干时间和留置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待干时间(21.7±7.0s)显著短于对照组(37.0±9.9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络合碘是碘和表面活性剂通过络合的方式而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所以也叫碘伏。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消毒时有黄染、粘滑、胶布不好贴、多泡沫、不易待干等,而且一般碘伏容易产生沉淀[4]。因此在进行消毒时,为了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应待干后再穿刺,以免碘伏、75%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2%络合碘进行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而观察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均待干后再穿刺。结果表明:观察组待干时间(21.7±7.0s)显著短于对照组(37.0±9.9s),贴膜卷边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的方法优于单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这与国内学者陈景莲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

此外,观察组留置时间(3.0±0.6)天与对照组留置时间(3.0±0.7)天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情况为0,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中样本量相对较少,且静脉炎发生情况较低有关,观察组虽没有出现静脉炎,并不能表明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的方法不会造成静脉炎的发生,但可以反映出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的方法可以减少静脉炎发生情况,这与国内学者陈敬芳等报道的内容相一致[6]。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待干时间,减少固定贴膜卷边发生;但对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无显著改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斌,冯馨,高丹等.两种消毒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贴膜固定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6):45-46

[2]刘增香,伍俊,柯常敏等.聚维酮碘外涂治疗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周围皮肤炎症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6):115-116

[3]赵丽群,田斌,贺艳等.心血管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细菌定植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5):483-487

窗体顶端

[4]赖碧波.三种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6):671-672

[5]陈景莲,江雅,王玲敏等.顺加逆时针皮肤消毒方法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5):2745-2745

[6]陈敬芳,孙璐露,何春梅等.75%酒精擦片用于儿童浅外周静脉留置针皮肤消毒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17-119,130

论文作者:陈琳 韩辉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2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3

标签:;  ;  ;  ;  ;  ;  ;  ;  

两种消毒方法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效果的评价论文_陈琳 韩辉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