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0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价值评价论文_乾红玲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医院内科 湖北襄阳 441000

【摘 要】目的: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讨论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共计3.75%,对照组患者共计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可尽量消除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施合理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能够将患者再次复发的概率充分降低,维持患者长久的身体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影响原来的生活模式。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低分子肝素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短暂;脑缺血;疗效;发作

在临床治疗中,脑缺血患者所占有的比例较大,且对患者身体产生的恶劣影响突出。近几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善,很多患者的脑缺血都出现了短暂性发作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就疾病本身而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发作时间比较短,但其带来的后续影响非常严重,有很多患者都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素质严重下降,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长期的照顾,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因此,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对患者、对医疗、对家庭,均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文章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讨论实施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本组患者共计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8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岁±1.6岁。对照组:本组患者共计80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6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岁±1.0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误诊、漏诊;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临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选择基础治疗的方法来完成:首先,对患者实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治疗,减少患者的病痛,保持脑部血液尽快恢复正常循环,将患者意识变得清醒【3】。其次,对患者实施调节血脂的治疗。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很容易在患者体内形成较多的并发症,因此需要良好的开展调节血脂治疗,避免患者的身体素质降低,形成新的病症,同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4】。第三,针对患者实施营养神经治疗。脑缺血患者在短暂性的发作后,神经受损严重,此时开展营养神经治疗后,可尽量的缓解患者脑部受损病灶,提高患者的身体行动能力,减少血栓的形成【5】。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应用基础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方法,基础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上,选择剂量为5000U,通过腹壁皮下注射的方法来完成,每间隔12h,针对患者注射1次【6】。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将10d设定为1个疗程。按照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实施随诊6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和长期疗效【7】。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时间划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获得全面控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身体无不适症状,可正常生活、作息。有效:患者经过临床治疗,身体康复良好,存在一定的不适症状,需坚持用药治疗。无效:患者经过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获得预期效果,患者出现了复发的现象,部分严重患者,出现了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计量资料方面,通过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经过临床统计,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共计3.75%,对照组患者共计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可尽量消除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施合理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能够将患者再次复发的概率充分降低,维持患者长久的身体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影响原来的生活模式。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低分子肝素推广应用。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严重疾病,往往发病突然,很多患者都因此失去了美好的生活和宝贵的生命。从临床上来分析,近几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主要是集中在药物治疗上,考虑到患者的身体和年龄,药物治疗是比较可行的。

在本次研究中,无论是复发率,还是长期疗效,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可以帮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得到理想的疗效。首先,低分子肝素在作用于患者的身体后,能够将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充分的阻止,由此来将血液黏度实施良好的控制。一般而言,短暂性脑缺血的血液黏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疾病情况,所以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比较彻底。其次,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疗程治疗后,还可以促进患者内源性氨基多糖的有效释放,将血栓形成进行全面的抑制,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对身体的维护效果较为突出。由此可见,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在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以后,不仅可以将患者的病情有效控制,还可以取得良好的长期疗效,符合患者及家属的预期要求。

综上所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身体损害严重,有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可以尽量帮助患者恢复身体,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的拖累。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根据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合理的低分子肝素治疗。

参考文献:

[1]晏廷念.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3(04):22-24.

[2]肖青.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04(05):75-77.

[3]冯文军.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05(06):30-31.

[4]廖雪梅.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6(07):188-189.

[5]罗海龙,张军,安宁.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05(10):26-28.

[6]徐铭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12):36-37.

[7]李荣,区腾飞,巫碧佳,李永鸿.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4(11):82-84.

作者简介:

乾红玲(1973-4-2),女,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神经内科临床疾病。

论文作者:乾红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0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价值评价论文_乾红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