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临床分析论文_史立信,张文超,王传海,张林燕,孙夏青

史立信 张文超 王传海 张林燕 孙夏青

【摘 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14例,中残7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7例,死亡9例,其中主要致死原因为脑疝,脑干功能衰竭。 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致残率,致死率高,预后较差,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给予多途径的综合治疗,辅助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于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率较高,其致残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约占重型颅脑损伤28%~42%,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其基本病变包括神经轴索的弥漫性损伤,胼胝体及上脑干背侧局灶性损伤,即DAI三联征[1]。其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DAI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4-70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高空坠落:6例,殴打伤:4例,均有加速旋转暴力机制。

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伤后均出现意识障碍,且持续时间均大于6小时,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19例,9-12分15例,13-15分6例。瞳孔改变:其中26例出现瞳孔改变,两侧瞳孔散大15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两侧瞳孔针尖样缩小5例。

3.辅助检查 本组患者均于伤后2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其中35例均示出血灶,25例表现为颅内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胼胝体等处多发点片状高密度灶,合并脑室出血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中线结构移位2例。25例于伤后24-72小时内行头颅MRI检查,表现为脑干,小脑,基底节,胼胝体及深部白质等异常信号。(如图1)

图1. 伤后1 h CT(2014. 09.07) :双侧大脑半球脑实质内见散在、多发的小片状及条索状高密度灶,边缘尚清晰,中线结构居中无移位。

4.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包括(1)吸氧,吸痰,止血,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积极防治并发症,昏迷程度较重,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2)药物治疗 给予脱水降颅内压,减轻脑肿胀,减轻钙超载,止血,神经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改善脑代谢等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对于已经出现应激性溃疡者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凝血酶等进行止血。同时及早给予肠内营养。(3)脑保护治疗 应激期患者基础代谢率较高,采用冬眠,镇静,应用冰帽或冰毯等多种方法,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降低基础代谢率,减低能耗。极大程度地保护脑细胞功能。(4)在发病早期应用纳洛酮和神经节苷脂GMI,有利于脑干功能恢复,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这已基本形成共识。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营养因子可明显促进轴索再生、神经细胞修复以及神经通路重建,其中神经节苷脂GMI是治疗DAI的首选药物。纳洛酮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促进脑代谢,保护脑细胞,改善脑干的缺血缺氧状态[2]。(5)对神经系统功能进行动态观察,如病情持续加重包括意识障碍程度加深或出现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中线结构移位的症状和体征时及时复查头颅CT。(6)注意加强护理,包括勤予翻身拍背,采用医用气垫床,气压治疗等多种措施,积极避免褥疮、坠积性肺炎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7)对于DAI应用非手术治疗颅高压不能缓解,且有恶化倾向者应考虑及时行双侧去骨瓣减压,以有效解除局部组织压迫,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本组病例中2例脑肿胀明显,颅内压升高剧烈者给予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结 果

本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采用GO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恢复良好:能正常工作、学习;中残:生活能自理;重残: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 (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死亡。良好14例(35%),中残7例(17.5%),植物生存3例(7.5%),重残7例(17.5%),死亡9例(22.5%),其中主要致死原因为脑疝、脑干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讨 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颅受到外力以后,产生旋转加速度或角加速度,产生剪切力,造成的广泛白质损伤。这种作用易发生于神经轴索聚集区,如胼胝体,大脑白质,基底节区,小脑和脑干上端背外侧等部位。且DAI越重,损伤越接近于中线结构或深部白质。交通伤中,受伤机制较为复杂,常伴有撞击,旋转等旋转加速性损伤,本组中,所有患者均有加速暴力损伤机制,符合DAI的一般特点。

DAI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目前国外推崇的DAI诊断标准为:1.创伤后持续昏迷(>6h);2.CT示组织撕裂出血或正常;3.颅内压正常但临床状况差;4.无明确结构异常的创伤后持续植物状态;5.创伤后弥漫性脑萎缩;6.尸检课件DAI病理征象[3]。常规CT检查在DAI确诊中阳性率不高,且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伤[4],但头颅CT能反映如下间接征象:大脑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神经核团和白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出血灶(直径<2cm)及脑室内出血、脑弥漫性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5]。相对于CT而言,MRI对于轴索损伤的敏感性更高一些,由于MRI能多序列扫描、多方位成像、分辨率较高,且不受颅骨伪影的干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上海交通大学李佳等用影像学联合组织病理学对大鼠DAI模型的对照研究发现,伤后早期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可以无创、客观地实现DAI微结构损伤的定量评估[6],反映DAI损伤程度并预测某些认知功能障碍,是目前诊断DAI的金标准之一[7],还可根据颅内神经网络结构损伤情况判断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8]。

DAI 后破坏了大脑固有神经网络(intrinsic connectivity networks,ICNs)节点间的白质纤维连接,最终造成许多神经认知功能障碍[9]。如:情感、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等。DAI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目前DAI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在大多数轴索损伤中轴索断裂大约发生在伤后4~24h,延迟性轴索断裂需要数小时,轴索损伤后的数小时将是轴索转归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间窗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因而特别强调在发病早期内治疗,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早期静脉应用尼莫同、神经节苷脂及纳洛酮治疗2w,给予降颅压、预防感染、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对症支持处理,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针灸及理疗等康复治疗。目前亚低温治疗已广泛应用,其可能机制认为与减低氧耗,减少白三烯生成,减低脑水肿程度,减少钙离子内流,减轻钙超载,防止脑细胞蛋白的结构破坏等有关[11]。研究表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对DAI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高压氧状态下,有助于提高颅内动脉系统供血及供氧,改善脑干功能,激活网状上行系统,促进觉醒及意识恢复,同时可以减少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加速机体抗氧化。应尽早开始高压氧的治疗[12] ,且需要坚持不间断的进行,能明显减低DAI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组病例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AI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由于其致残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一直受到神经外科医生的关注。随着对DAI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神经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对DAI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对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DAI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对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但目前本病的病死率高,如何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心伟,张辉,徐锦锋,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螺旋CT诊断[J], 吉林医学, 2012 ,33(19);4074-4076

[2]Du YY,Zhou SH, Zhou T, et al. Immuno-inflammatory regulation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Cytotherapy,2008,10 (5): 469-478.

[3]黄正松,王运杰,赵刚,等.神经外科诊疗规范与疑难病例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4-358.

[4]Hafiz MZ,Saffari MH,Characteristics in neuroimaging and physical findings between non-accidental and acciden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young children.A local experience in general hospital of kuala Lumpur[J],Med J Malaysia,2011,66(2);95-100

[5]刘伟国,杨小锋.神经外科危急重症诊疗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83-286.

[6]Li J, Li XY, Feng DF,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icroscopic injury wit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a rat model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J]. Eur J eurosci, 2011, 33(5): 933-945.

[7]姚顺,徐国政.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神经网络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20(1):52—54.

[8]Sharp DJ, Scott G, Leech R. Network dysfun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Nat Rev Neurol, 2014, 10(3): 156-166.

[9]Kinnunen KM, Greenwood R, Powell JH, et al. White matterdamag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Brain, 2011, 134: 449-463.

[10]只达石,刘睽.颅脑创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153.

[11]孙凤皇,任光阳,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疗进展[J],北方药学,2013,10(4);46-47

[12]谭德瑜,潘淳,黎浩然.弥漫性轴索损伤5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4);631-632

[13]顾翔,陈水锤,郑巧瑛,等.高压氧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l):264.

论文作者:史立信,张文超,王传海,张林燕,孙夏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弥漫性轴索损伤40例临床分析论文_史立信,张文超,王传海,张林燕,孙夏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