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论文_黄彦

探究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论文_黄彦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公司热电厂 河南鹤壁 45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发展,在继电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而能够更好地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然而,我国的电气工程智能系统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缺陷,使得继电保护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就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进行讨论,首先,分析了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电气工程的智能结构,以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 电气工程 智能系统 应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对用电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增多。为此,为了保证用电质量,电气工程智能系统被应用在继电保护过程中,这不仅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用电各方面要求的逐渐增多,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以及供应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继电保护问题。为此,在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并且科学的措施来保证各部门的发展,以避免不良问题的出现。

一、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总体来讲,我国的继电保护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建国后,关于继电保护的设计、制造与运行得到了很大进步,完善的继电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在这个阶段,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阶段是在 80 年代,晶体管继电保护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由南京自动化设备厂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 500k V 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成功运用在葛洲500k V 线路上,这代表着我国继电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功;第三阶段是在 90 年代初期。该阶段以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为主;在第四阶段中,继电保护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就是其中一项研究成果。

二、在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

2.1模糊理论

参照传统理论中经典集合概念,表达非彼即此概念时,通常以 0 跟 1 进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表示不精确现象、时间方面。上世纪 60 年代,模糊理论正式出现,它有效弥补了经典集合概念相关缺陷,在不精确时间与现象表达上,利用模糊方式进行描述,同时,专家系统还应用到推理模糊逻辑跟语言变量。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往前发展,模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完善。目前,它已然成为有着一套使用方法的人工智能系统。现今的电力系统中,模糊理论被普遍使用,这在保障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2.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智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的发展历史时间较长,在与工程项目进行结合时,结合的有效性比较强,在建设专家系统时,工程项目相关知识的表达式是系统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理论方法、处理方法也需要加入到专家系统中,只有这些内容的全面包含,才能保证专家系统正常的工作,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对于一些定性的问题,专家系统可以科学的予以解决,对于未知理论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专家的知识、经验是主要的依据,通过专家理论的辅助作用,对未知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将解决问题的范围缩小,最终总结出问题的相关答案。在进行推理的过程中,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相应的推理结果,进而专家系统会给出科学的解释,来支持自身所推理出来的结果,保证推理结果的合理性及权威性。

三、电气工程的智能结构

3.1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结构

电气工程智能系统包含用户、用户接口、设计辅助程序、专家系统、显示系统、知识库、数据库七大部分。CAD 系统被引入并应用到电气工程智能系统,在 CAD 系统中又引进专家系统。此外,编制电气 ICAD 系统时,为实现交互性,实际采用 Turbo PROLOG 编译型语言、Auto LISP 语言等语言,这使得编制过程具备很大的便利性,极大将编制过程简单化,不仅如此,编制内各语言优点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这大大提高了科学性。当然,如若系统存在能力提供不足,则必须进行补偿,补偿方式主要在于对用户菜单重新设计,同时,把无功功率补偿进 CAD 系统内的专家系统。在用户菜单设计下,能够实现个体照自身需要而选择合适工作模式,如果要收集自身需要信息,用户便能够直观看见,由此一来,用户接受度就会相对较高。并且,操作电气工程智能系统显得尤为容易,只要通过较短时间训练与掌握,用户就能够进行熟练操作,以此来达到自身需求地满足。设计系统就能够以较小成本获取较高效率,如此一来,就能够较大幅度降低系统设计者的实际负担。

3.2数据结构的改进

在对数据结构和知识类型进行设计时,利用了专家系统,当系统需要进行扩展时,原有的知识库和数据库是无法满足要求的,且系统的通用性也难以实现。基于此,就需要对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在进行设计时,采用通用的知识表示法,最终的设计对象、设计条件、设计目标数据结构等都是比较科学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设计电气工程智能系统时,与正推理的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在初始数据、驱动推理的基础上,通过匹配原则,选择出解决冲突的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结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为初始数据提供了来源,对于一次系统来说,初始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同时,结构、保护系统的要求也离不开初始数据,在设计主设备的继电保护时,一次系统的初始数据参数表示有两种,一种是关系谓词,一种是关连组元,所谓关系谓词,是指将主体对象名和客体对象名相加,之后再除以谓词属性,最终得出属性值,对于事实的知识,关系谓词是非常适合的,通过此种表达方式,对象的属性可以被全面的呈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人们的用电需求,满足人们的供电质量,就必须要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系统作为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在电气工程智能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它自身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必须要关注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问题,以促使电气工程智能系统更加完善,从而保证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升了供电的质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万一. 浅析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J]. 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10)

[2]周韬. 电气工程智能系统改进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研究[J]. 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

[3]陈庆福,陈云峰. 电气工程智能系统改进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2015(9)

论文作者:黄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探究继电保护中电气工程智能系统的应用论文_黄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