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鹏程

涂浦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300

【摘 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中实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对产科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8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无痛组(n=40),常规组实施常规分娩,无痛组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分析总结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无痛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无痛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实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无痛分娩;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效果

女性分娩过程生理和心理变化巨大,分娩过程中受宫缩影响,产妇常出现剧烈疼痛感受,而疼痛也会加重生理和心理应激,影响分娩进程,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目前麻醉技术逐渐进步,麻醉安全性也逐渐提升,无痛分娩技术是在分娩中对产妇运用适量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以减轻产妇疼痛症状的分娩方式[1]。本研究对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产科40例产妇中运用了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现将分娩结局实施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作为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范围,取期间产科80例产妇实施研究观察,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无痛组(n=40)。常规组产妇年龄跨度20-35岁,平均年龄28.1岁(s=6.4);孕周范围37-41周,平均孕周39.2周(s=1.3);无痛组产妇年龄范围20-35岁,平均年龄28.2岁(s=6.4);孕周范围37-41周,平均孕周39.3周(s=1.4)。对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位于对比研究范畴(P>0.05)。

纳入标准:符合阴道分娩指征产妇;单胎头位妊娠产妇;足月分娩产妇;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课题。排除标准:存在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阴道分泌禁忌产妇;麻醉禁忌产妇;分娩配合度较差及精神障碍产妇。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分娩,由护理人员在产前向产妇及家属详细介绍分娩流程、配合方式、注意事项等,并在产妇进入产程后严密监测产妇脉搏、血压、体温、血气等,实施吸氧护理,并对产妇实施心理鼓励,指导产妇配合分娩。

无痛组在常规监护及宣教基础上,另实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在产妇宫口开大3cm时,实施L3-4间隙消毒、穿刺,置入2-3cm导管,注入3ml 0.1%罗哌卡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66)+0.5μg/ml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3688)混合液,观察5min,产妇无异常表现时,继续注入5ml上述混合液,随后根据产妇实际疼痛程度追加药物,5-8h/次,产妇宫口全开后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分娩疼痛及产程状况。疼痛采取视觉模拟法评价,总分0-10分,评分高低与疼痛轻重负相关。

②分析总结不同分娩方式下母婴结局(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状况)状况。

③分析总结无痛组产妇麻醉安全性状况。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娩疼痛及产程,t检验。用率表示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分娩疼痛及产程状况分析

无痛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分娩疼痛及产程状况分析(,n=40)

2.3 无痛组产妇麻醉安全性状况分析

产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

3 讨论

产妇分娩时间较长,在分娩过程中产痛维持时间较长,产痛的出现会导致产妇出现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引起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血管收缩、宫缩下降,易引起产程延长,导致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出现[2]。因此,积极控制产妇分娩产痛是产科研究的重点问题。

无痛分娩是目前降低产痛的重要手段,主要采取麻醉药物镇痛来进行产妇产痛。第一产程时间最长,该时期该时期宫体、子宫颈、阴道等均会发生巨大变化,当解剖结构快速变化时将产生极大的刺激信号,经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传至胸腰椎节段,再上传至大脑,引起痛感,该阶段产妇产痛持续时间长,对生理机能消耗巨大,引起产妇体力下降,影响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进程[3]。因此,本研究对第一产程活跃期实施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属于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小剂量即可产生感觉阻滞[4]。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为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效果发挥快,持续时间较短,可维持作用30min,且呼吸抑制作用小,不良反应低。采取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联合麻醉既可保证麻醉快速起效,又可达到良好的麻醉维持效果,经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抑制第一产程期间疼痛经胸腰椎节段传导过程,发挥镇痛效果[5-6]。本研究中无痛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说明实施无痛分娩可对第一产程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及体力消耗,降低宫缩下降风险,促进产程进展,进而降低剖宫产及胎儿不良预后。本研究中无痛组产妇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产妇麻醉安全性高。

综上,无痛分娩中实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且麻醉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朱全忙.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50-1551.

[2]杨捷.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605-1608.

[3]易志锋.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8):3881-3882.

[4]沈金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9):141-142.

[5]赵树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4):83.

[6]武丽红,陈文宇,倪华栋,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2):14-17.

论文作者:刘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