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雪梅

朱雪梅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卫生院 221112)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33例患者仅行剖宫产为对照组,33例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乏力发生率、盆腔感染发生率、产褥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妊娠 子宫肌瘤 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55-02

子宫肌瘤是妊娠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不断增多,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检出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着母婴的健康和预后[1-2]。如何确保孕妇分娩的成功和子宫肌瘤的剔除成为了产科医生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治疗效果,本院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剖宫产,观察组行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6例,经超声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33例患者仅行剖宫产为对照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7.8±6.4岁,孕次为1~7次,平均孕次为1.5±0.6次,其中经产妇9例,初产妇24例,子宫肌瘤直径为3.2~8.7cm,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5.1±1.4cm,肌瘤位置分析:肌间壁21例、浆膜下8例、黏膜下4例。33例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为观察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7.4±5.8岁,孕次为1~6次,平均孕次为1.4±0.5次,其中经产妇10例,初产妇23例,子宫肌瘤直径为3.1~8.5cm,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5.2±1.3cm,肌瘤位置分析:肌壁间20例、浆膜下9例、黏膜下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孕次、经产情况、子宫肌瘤直径、肌瘤位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后铺巾,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行腹壁横切口,于胎儿胎盘娩出后注射缩宫素20U,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林格液500ml,其内含有缩宫素20U,缝合子宫切口后实施剔除肌瘤,给予患者缩宫素10U注射于子宫肌瘤周围与基底部,在其表面行切口,剥离包膜,将肌瘤分离到基底部,使用弯钳夹住患者肌瘤的基底部,将肌瘤完整剔除,然后关闭残腔。对照组患者仅行剖宫产,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皮下切口内缝合术。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x-±s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x-±s)

3.讨论

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疾病,高发于生育期的孕龄妇女,是妊娠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为0.2~0.5[3-5]。子宫肌瘤的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病症,不易为患者察觉,也就增加了后期的发病风险。随着患者孕龄的增加,子宫肌瘤也会逐渐生长,会逐渐压迫到患者的子宫,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如何有效剔除肌瘤和实现良好分娩是临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研究表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还可根治病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引发的并发症也很少,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7-8]。传统的手术治疗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选患者的生理结构是非常特别的,容易受到各种器械的损伤,增加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保守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能根除病灶。仅行剖宫产后,患者的子宫肌瘤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恶化患者的病情而影响到预后。

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并不严重,也不会明显延长患者的术后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乏力发生率、盆腔感染发生率、产褥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引发的并发症很少,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综上所述,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靖,李瑛.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与未剔除肌瘤临床对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6(33): 67-68.

[2]唐莉菲,练逸蓝.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疗效探讨[J]. 医药论坛杂志,2013,34(9):53-54.

[3]姚明莉,张桂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1):94-95.

[4]田丽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1(5):202-204.

[5]李烨,朱玉钊,郑赛云.妊娠合并子宫妊娠肌瘤在剖宫产时子宫肌瘤的处理方式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184-186.

[6]钟珊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22):44-45.

[7]王丽.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3):5-6.

[8]邱盛洪.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J]. 当代医学, 2013,19(6):65-66.

论文作者:朱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