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乡归属感对临沂籍大学生择业影响的调研分析论文_张霞 程江 徐胜男 张晓艳

基于家乡归属感对临沂籍大学生择业影响的调研分析论文_张霞 程江 徐胜男 张晓艳

张霞 程江 徐胜男 张晓艳 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 青岛 266300

摘要:为促进山东省临沂地区经济发展,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以临沂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意向及就业数据、回乡就业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政府部门促进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促进临沂地区强化经济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临沂籍大学生;回乡就业;人才需求

基金项目:青岛工学院2015年度董事长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CX013。

当前中国人才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存在当地人才外流严重的现象。有潜质的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多半会选择留在当地或是一、二线城市。回乡就业,支援家乡建设的优质大学毕业生可谓凤毛麟角。山东省临沂市人才发展水平同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有效满足经济文化大市、强市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相对偏少、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缺乏吸纳人才能力等。

基于家乡的归属感对临沂籍大学生择业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好就业方向、规划好就业前景,对于学生自身的就业、临沂市政府的人才战略实施以及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本次调查选取了分布在全国各大高校以及已经就业的临沂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另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回乡就业意识调查的主体部分。问卷共18道题目,前17道是选择题,最后一道是主观题。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采取了网络调查法,不记名调查,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反映真实感受,增加调查的可信度。问卷调查中,关于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态度因素问题多为多选题,最后一题是向政府提建议的措施,采用主观题型,调查时,被调查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感受真实的完成问卷。

另外,回收问卷较完整且统计准确。共收回216份,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00份,有效率为95%。男生80人,占男生40%,女生120人,占60%,而且临沂籍三区九县的调查者都有被调查到,基本上可以反映大学生关于回乡就业的态度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现状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和分析,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态度

调查对象涉及大一到大四的临沂籍大学生以及毕业已就业者,对于毕业后在何地工作,有61.5%的同学选择在一线、二线城市找工作,35%的同学选择地级市、县级市,选择在农村基地工作的人屈指可数。对于回乡就业的态度,有一半的同学打算回乡就业,35%的同学的态度是如果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回乡就业,14.5%的同学的态度是坚决不回乡就业。大学生回乡就业后考虑的单位,将近一半的同学选择进入企业事业单位。父母多半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在家乡附近的大城市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大学生对回乡就业政策的熟知度

调查中,有1.5%的大学生清楚临沂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有82%的同学关于临沂地区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并不了解。与此同时,只有12.5%的同学所在学校做过关于回乡就业方面的指导,有87%的同学所在的学校没有做过关于回乡就业方面的指导。

3.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因素

在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众多因素中,78%的同学考虑的是薪酬福利和发展机会,超过60%的同学选择的是工作地点和工作稳定性,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的是工作环境和自己的性格与兴趣,不足50%的选择因素是工作单位性质及规模,以及父母的意见。选择回乡就业的同学考虑的因素最多的是便于照顾父母,选择率为81%。另外,71%的同学考虑的是环境比较熟悉,熟人多,找工作容易。不愿意回乡就业的同学中,有89%的同学考虑大城市发展机会比小城市要多很多故选择了到大城市就业,还有67%的同学是因为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不足一半的同学认为在大城市生活比较有面子,仅有25%的同学是尊重家人意见而做的就业选择。

(二)影响临沂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对于回乡就业的热情比较高涨,有50%的同学选择回乡就业,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既然大学生愿意回乡就业,临沂为什么还是留不住人才呢?影响因素主要有:

第一,临沂政府对于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扶持政策没有制定好,或者说宣传的不到位,有51.3%的大学生并不清楚临沂地区对于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扶持政策。倘若临沂地区的扶持政策到位,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带动自己家乡的发展,会有很多学子愿意回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学子愿意接收家乡事业单位主动抛出的橄榄枝。

第二,关于学校方面的引导工作,有53%的同学所在的学校没有进行过对于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相关指导,学校就业办的工作还是有所欠缺的。不只是临沂地区,还有很多其他地区,在外求学的学子毕业后想回自己的家乡就业,但是由于不清楚自己家乡近几年的人才需求而选择望而却步。

三、促进临沂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建议

大学生回乡就业,不仅能够带动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临沂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措施应从学校,政府,家庭和大学生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学校要加大对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指导。大学生不是不想回乡就业,而是对于家乡就业的形势了解不足,不知道面临的就业状况如何。学校就业办可以对此做出相应的引导,尝试收集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意愿数据,对于准备回乡就业的大学生根据其所在家乡进行地域分组,选择学生家乡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而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好回家就业的平台。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的人才引进力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很多大学生希望临沂市政府对回乡就业的大学生采取一些政策。例如,政府应实行公正、公开、透明的用人机制,在用才、用人上做到唯才是举。另外一点就是以优惠待遇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调查中,很多大学生还是愿意回乡就业,找份稳定的工作报答家乡。所以,政府有责任做好经济保障工作。

最后,大学生和家长们要更新观念。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回乡就业,不仅工作压力小还能和亲人团聚,最重要的就是把所学的有用的知识回馈给家乡,为建设“美丽临沂”贡献自己的力量。家长们要引导在外求学的孩子树立回乡就业的观念,而不是为面子和工作环境让孩子在大城市漂泊,回乡就业兼顾了个人发展、孝敬父母、建设家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简介:张霞,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工商管理;程江,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工商管理;徐胜男,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工商管理;张晓艳,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营销管理。

论文作者:张霞 程江 徐胜男 张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基于家乡归属感对临沂籍大学生择业影响的调研分析论文_张霞 程江 徐胜男 张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