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西北五省区金融运行情况

10月西北五省区金融运行情况

一、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龙[1](2020)在《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为适应“抗战建国”和加强地方自治的需要,于1938年成立中央训练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全国干部训练工作,并制定相关训练法规、政策,以规范各地干部训练,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干部训练体系。干部训练成为国民党加强党治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1939年2月,西北干部训练团正式设立,负责调训甘宁青等各省中级干部,并兼办甘肃省行政人员之训练。1941年改隶中央训练委员会,成为中央一级的干部训练机构。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以训练忠诚于国民党统治的干部人才,充实地方社会,改造地方基层政权为目的。在组织机构方面,西北干部训练团下设团长、团附、教育长、总务会长、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并附设特别党部,三青团甘肃支部西北干部训练团分团部、审计考核委员会、西北问题研究室、团刊编辑室、毕业生通讯处。学员招调程序较为严格,受训学员以甘肃省各基层行政干部为主。训练内容包括:精神与政治训练、军事训练、业务训练、训育实施等。训练教材由中央训练委员会统一编订,同时根据西北各地具体情形,编写地方性教材,以供学员学习。对学员进行日常教学与管理,包括学习进度安排、制定学习计划、成绩考核、日常训练等内容。对学员的考核以训练课程内容为主,学员训练结束后,统一分发至原单位或依据训练成绩予以擢降。1945年西北干部训练团停止办理,干部训练工作宣告结束。客观来讲,训练对于干部的行政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成效并不明显。首先,训练的时间过短,基本行政知识、技能无法及时讲解。其次,地方派系势力对训练的阻挠,特别是宁夏、青海拒绝选送干部统一受训,反而利用干部训练来培植自己的势力。再次,训练经费不足,以致无法负担更多基层干部训练的任务。最后,训练体制存在弊端,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训练内容都过于繁杂。由于国民党权势的衰弱,内部矛盾的加剧,加之各地方实力派的暗中阻挠,国家权力无法延伸至基层,致使其地方治理难如人意。

孙延青[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指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关伟[3](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阿提开木·吾布力[4](2016)在《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新疆是我国结核病高负担省区之一,本研究分别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X-12-ARIMA方法,充分挖掘新疆结核病监测数据,分析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性特点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学研究,探讨影响结核病分布的生态学因素,为进一步阐明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以及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94个区县为基本单位,利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结核病监测资料及其相应的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气候因素、卫生水平因素和地理因素等生态学影响因素的资料,利用Epidata4.0软件进行双人双录入并进行核对。分别用SPSS17.0、ArcGIS10.2.2、GeoDa和SAS9.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新疆区县界电子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是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全国县界电子地图中截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用全局Moran`s I统计量,区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用Anselin’s Loc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统计量。首先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初步探索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和各生态学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然后用OLS回归模型筛选变量。根据拉格朗日乘数LM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Robust-LM选择SLM模型为合适的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然后用GWR模型探讨活动性结核病及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空间异质性。用调整R2(Adjusted R2)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等指标评价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用X-12-ARIMA法对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月度时间序列进行季节调整,从分解出来的季节性成分中计算季节幅度SA,并对不同特征患者的季节幅度进行比较。结果: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性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病、涂阳肺结核和涂阴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均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global Moran`s I>0,P<0.0001)。从2005年至2013年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global Moran`s I指数呈下降趋势(t=-0.811,P=0.008)。根据Anselin’s Local Moran`s I的聚类结果,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热点”主要落在新疆西南部,各年份包含南疆西南部的18至28个区县不等,“冷点”主要落在北疆中部地区,各年份包含北疆中部的19至27个区县不等。基于Getis-Ord Gi*统计量的热点分析所识别的“热点”和“冷点”所在位置跟聚类分析结果几乎一致,但其冷点范围有所扩大。从2005年至2008年期间,“热点”包括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的大部分区县以及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部分区县。从2009年起,“热点”进一步往西南部移动,主要包括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大部分区县,部分包括或不再包括阿克苏地区。然而“冷点”从2005年至2013年持续落在北疆中部地区。跟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的变量有:少数民族比例、农业人口比例、农村人口比例、死亡率、全年平均气温和人均水资源;跟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负相关的变量有:人口密度、男性比例、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万人床位数、每万人医生数、全年合计降水量和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少数民族比例”跟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即少数民族比例越高的地区,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越高,并且在南疆中部地区其影响程度比较大;“人均GDP”跟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负相关,人均GDP越低即经济条件越差的地区,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越高,并且越往西边其影响越大。SLM模型和GWR模型的拟合效果均优于OLS模型,GWR模型虽然拟合效果不如SLM模型,但它考虑到变量间关系的空间异质性,提供更多的信息。从2005年至2014年十年期间,新疆总共登记277,300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平均每个月上报例数为2311±577例,最少为991例,最多为3941例。X-12-ARIMA季节调整法分离的长期趋势来看,活动性结核病报告例数从2005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至201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2012年至201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提取的季节因子来看,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例数存在显着的季节性,每年三月份是报告高峰,十月份为报告低谷。活动性结核病的季节幅度SA为77.31%(95%CI为61.63%92.98%),说明每年高峰月份相对于低谷月份,平均多上报77.31%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季节幅度SA跟年龄、职业和疾病部位有关,014岁患者、学生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季节幅度较高(P<0.05)。结论:新疆活动性结核病存在空间聚集性,其中涂阳肺结核的空间聚集程度呈下降趋势。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热点区域在西南部,冷点区域在北疆中部,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趋势。活动性结核病疫情跟经济状况呈负相关,而跟少数民族比例呈正相关,且变量间的关联有空间异质性。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例数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对其季节性的潜在机制,本研究结果倾向于支持“冬季居住拥挤假说”。

张晓莉[5](2005)在《西北五省区十二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文中研究说明

张晓莉[6](2005)在《西北五省区十一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文中研究指明

张晓莉[7](2004)在《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文中指出

张晓莉[8](2004)在《2004年西北五省区二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文中研究表明

张萍[9](2004)在《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用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明清时期陕西商业的发展及地域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揭示商业发展与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中间的互动与制约机制,进而探求历史商业地理学作为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意义,以期能够进一步充实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好地为经济研究服务。 本文主要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明清陕西商业发展的地域特征。 一、围绕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界定,初步尝试建构本文以及历史商业地理的研究框架,并分析了历史商业地理学与商业史、商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联系与差异。同时对近些年有关明清陕西经济、社会等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与剖析,阐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及预期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从商业活动的地理基础入手,阐述陕北、关中、陕南三区的环境特征及其对形成本地区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格局的影响力。分时段论述了明清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与变化规律,这是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展开的前提条件。 三、从农业、手工业、畜牧与农村畜养业、林特产资源开发性产品的地域商品生产入手,分析了明清时期陕北、关中、陕南地区商品生产的时段特征与地域特征。强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各不相同的产业分工,进而形成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商品生产。是形成各地不同类型商品输出的前提与基础。 四、分析了明清时期陕西商业运输工具与地区适应性的问题。进而从明清两代商路发展格局变化过程中探讨了陕西商路发展与自然、人文地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明代由于受西北蒙汉政权争夺战的影响,陕西驿路建设曾得到官方多方维护与修葺,因此,当时陕西商路走向与驿路重叠,尤其陕北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入清以后,政府干预逐渐减少,商路呈多元发展趋势,商路走向也有些改变,甚至影响到这一地区市场分布格局。 五、分层级论述了关中、陕北、陕南三区商业中心的成长过程与分布格局。重点分析了明清陕西省域商业中心的成长过程。指出明清时期陕西以西安为中心,包括泾阳、三原两县在内,形成超省域商业中心,且受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这一商业中心有前后递嬗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并非如前人所论,是由于商路走向的影响,而是受封建政府政策性因素干扰所致。 六、地区中小城镇的多寡标志着地区商业发展程度高低。本文分陕北、关中、陕南三区剖析了三地商业城镇发展的时段性特征与地区分布差异性,总结了三区商业城镇的发展特征与分布规律。总体认为明清陕西商业城镇的发展程度不比江南,与同期华北地区相比亦显落后,地区中小商业城镇的发展往往无法超越本州县县城商业发展水平,从这一点能够显示出明清陕西商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另外,地区城镇商业发展具有时段性与地区性差异,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受地区时段性人文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明代陕北蒙汉对峙区,受军事消费的影响,曾一度出现军事城镇商业化的发展过程,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典型意义。 七、农村市场范围广,数量大,对它的发展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把握广大农村人口的商品需求度问题。明清陕西农村市场大体包括集市与庙会两种形式。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明清陕西四百余部方志与乡土志的搜集、整理,分四个时段(明中叶、清初、清中叶、清末)统计估算出本省集市市场的总体数量与区域差异,并通过对各区集市密度、集期安排、集市商品构成等要素分析,探讨了明清陕西集市在地方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本文强调庙会市场在本地区商品流通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影响很大。明清陕西庙会市场往往分层级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挥的作用不同,甚至成为集市发展的有力补充。 八、分析了陕西三区市场结构及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总结施坚雅针对中国市场研究的理论,剖析了清代陕西各地区商业市场格局的地域特殊性。强调商业集镇在一定地区的分布格局不仅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关联,同时受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性制约。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形态形成各地区不网的市场分布格局。清代的陕西,市场地区分布的差异与不平衡性是主流,而区域有规律分布格局仅仅存在小范围地域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对陕西州县级市场结构的分析,进而上升到商业城镇以及区域流通格局的分析,认为清代陕西市场流通格局在各地区具有分散发屏的趋势,但从总体来看,已经形成统一整合的市场流通体系,为今天陕西省域商品流通格局打下了基础。 九、通过对粮食、牲畜、棉花市场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形式的市场对不同类型的商品流通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具体分析了清代陕西粮食、牲畜、棉花、药材、木材、食用油等商品的对外输出,部分考察了单项商品的贸易量与贸易额,从中可以看出清代陕西对外输出商品的种类以及部分商品输出量。 十、对明清陕西的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明清陕西牙行的设置与牙税征收数量的分析,阐述了明清陕西市场上商品流通的大致情况,

张晓莉[10](2004)在《2004年西北五省区一月份金融运行情况》文中指出

二、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设计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国民党干部训练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干部训练的缘起与演变
    第二节 干部训练的全面开展
第二章 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与发展
    第一节 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
    第二节 训练工作的开展
    第三节 受训学员的管理
第三章 训练内容及课程设置
    第一节 精神与政治训练
    第二节 军事训练与军事管理
    第三节 业务训练与业务实习
    第四节 训育实施
第四章 训练教材与教学管理
    第一节 训练教材的编审与讲授
    第二节 训练成绩的核算与登记
    第三节 学员的日常管理
    第四节 训练经费的管理
第五章 训练的成效与困境
    第一节 训练成效探析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问题溯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全国各训练机关训练纲领
    附录二 :县级干部人员训练大纲
    附录三 :中央训练团调训办法
    附录四 :《全国各训练机关受训人员类别及其阶层》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一、第一次扩军
        二、第二次扩军
        三、第三次扩军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二、官兵的训练
        三、官兵的内务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二、军费开支
        三、后勤业务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二、战略与战术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一、联冯反蒋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三、二次联冯反蒋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二、晋绥军的作战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一、晋绥军的状况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二、后勤补给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一、士兵的招募
        二、士兵的训练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二、整编晋绥军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二、交通运输补给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一、晋绥军的溃败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三、晋绥军的覆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收集方法
        1.2.1 调查地区
        1.2.2 调查方法
        1.2.3 调查内容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1.3.1 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计算
        1.3.2 建立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1.3.3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1.4 空间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1.4.1 空间权重矩阵
        1.4.2 全局Moran's I统计量
        1.4.3 Anselin's Local Moran's I统计量
        1.4.4 Getis-Ord Gi*统计量
        1.5 质量控制
        1.6 伦理
    2 结果
        2.1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一般状况
        2.2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区县分布
        2.3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
        2.4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冷点地区
    3 讨论
        3.1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3.2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空间聚集性
        3.3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热点和冷点区域以及可能影响因素
        3.4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异常点以及可能解释
        3.5 本研究的优点及创新性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第二部分: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收集方法
        1.2.1 调查地区
        1.2.2 调查工具和方法
        1.2.3 调查内容
        1.3 资料整理
        1.4 资料分析
        1.4.1 统计描述
        1.4.2 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
        1.4.3 空间回归模型的建立
        1.5 空间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1.5.1 全局空间回归模型
        1.5.2 区域空间回归模型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
    2 结果
        2.1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及其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统计描述
        2.2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与生态学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2.3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与生态学影响因素间的OLS模型
        2.4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与生态学影响因素间的SLM模型
        2.5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与生态学影响因素间的GWR模型
    3 讨论
        3.1 各解释变量的变化趋势及区县差异
        3.2 各解释变量跟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的相关性
        3.3 活动性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以及解释变量间的回归模型探讨
        3.4 本研究的优点及创新性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第三部分: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季节性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
        1.2 资料整理与分析
        1.2.1 原始时间序列的调整
        1.2.2 年度季节幅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X12ARIMA季节调整法的基本原理
        1.4 质量控制
        1.5 伦理
    2 结果
        2.1 从2005年至2014年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例数一般情况
        2.2 从2005年至2014年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月报告例数
        2.3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月报告例数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
        2.4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上报例数的季节幅度以及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月报告例数的基本概况
        3.3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报告例数的长期趋势
        3.4 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季节性
        3.4.1 冬季居住拥挤假说
        3.4.2 维生素D缺乏假说
        3.4.3 其它影响活动性结核病季节性的因素
        3.5 本研究的优点及创新性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西北五省区十一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大幅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增势强劲
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继续回落
三、现金呈现回笼态势
四、外汇存款下降、贷款略增

(7)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继续保持趋缓态势,本月财政存款和储蓄存款增加明显
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继续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三、现金呈现回笼态势
四、外汇存款下降、贷款略增

(8)2004年西北五省区二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继续稳定增长,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均有增加
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短期贷款当月增加较多

(9)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历史商业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 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的选题宗旨
    四、 与本选题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五、 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与本选题的研究思路、框架结构
第二章 明清陕西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陕西自然地理分区与环境特征
        一、 地貌特征
        二、 气候特征
        三、 河流与水文
    第二节 明清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特征
        一、 明代陕西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 清代陕西经济发展的时段性特征
第三章 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上)
    第一节 明清时期陕西农业商品生产
        一、 粮食种植业的区域特征
        二、 植棉业的发展与集中棉产区的出现
        三、 其它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
        四、 嗜食类作物的集中种植区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与产品产地
        一、 关中、陕北的毛皮加工业
        二、 陕南与关中地区的造纸业
        三、 陶冶业的地域分布格局
        四、 秦巴山区的木耳、香菌培植业
第四章 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下)
    第一节 畜牧与农村畜养业的区域发展特征
        一、 耕牛的养护与各地耕牛品种
        二、 马、骡、驴的饲养与地方良种培育
        三、 牧羊业的地域分布
        四、 农村养猪业的区域特征
    第二节 林特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 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 秦巴山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 商品生产的地域特征
        一、 明清陕西商品生产的时段特征
        二、 明清陕西商品生产的地域特征
第五章 商业运输条件与商路发展格局
    第一节 明代陕西驿路建设及商业利用
        一、 明以前陕西的交通格局
        二、 明代陕西的驿路建设
        三、 驿路的商业利用及成效
    第二节 清代陕西商路的新发展
        一、 关中商路的多元发展趋势
        二、 陕北商路的北向与东向发展
        三、 陕南汉江水运及支流商贸运输
    第三节 商路与陕西市场分布格局
        一、 商路走向与市场层级
        二、 商路与市场分布格局
第六章 商业中心城市及其分布格局
    第一节 三原、泾阳、西安商业发展及超省域商业中心的递嬗
        一、 明清时期三原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明清时期泾阳商业发展特征
        三、 明清西安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四、 超省域商业中心的确立及地点的递嬗
    第二节 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商业中心
        一、 关中地区商业中心城市--咸阳
        二、 榆林作为陕北地区商业中心地位的确立
        三、 陕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汉中
第七章 商业城镇与城镇市场区位
    第一节 明清陕北城镇商业的发展
        一、 明代陕北军事城镇的商业化
        二、 清代陕北城镇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明清关中商业城镇的成长
        一、 明代关中城镇商业发展概述
        二、 清代关中商业城镇的成长
        三、 清代关中州县城镇商业发展表现形式
        四、 清代关中城镇市场空间格局
    第三节 明清时期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一、 明代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二、 从厘局没置看清中后期陕南商业城镇的发展
    第四节 清代陕西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一、 陕北、关中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二、 陕南商业城镇的区域分布规律
    附录: 从杂捐税征收看清末陕西部分州县商铺的多寡
第八章 农村市场的发展及地域分布特征
    第一节 明清陕西集市的发展及地域分布
        一、 明清陕西集市发展的时段特征
        二、 关于“明清陕西集市分府、分区统计表”
        三、 明清陕北、关中、陕南各时期集市数量分析
        四、 清中后期陕西三区集市密度
        五、 集市集期的地区特征
        六、 集市的商品构成及其在地方商品流通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区域发展特征
        一、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的发展进程
        二、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的规模与组织形式
        三、 清代关中、陕北地区庙会市场的时间结构
        四、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及其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
        五、 清代陕西庙会市场在地方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第九章 城乡市场结构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第一节 州县城镇与市场层级
        一、 关于市场的空间结构与市场层级
        二、 清代陕西州县城镇与市场层级
        三、 个案研究: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
    第二节 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 地区商业发展进程与地区市场结构体系
        二、 部分区域市场组合的空间不完善性
    第三节 明清时期陕西省域市场体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省域市场体系的形成
        三、 清代陕西的市场等级体系
第十章 商业市场与商品输出
    第一节 粮食市场与商品粮输出
        一、 余粮区与缺粮区的分布
        二、 粮食市场与商品粮输出
    第二节 牲畜市场与牲畜输出
        一、 清代陕西的牲畜市场
        二、 牲畜输出及主要销行地区
        附录: 牲畜税征收与牲畜交易量的考察
    第三节 清代陕西的棉花产销
        一、 清代陕西棉花产额分析
        二、 棉花运销路线与棉花集散市场
    第四节 其它生活资料的地区性输出
        一、 陕北、关中食用油产地与销行区域
        二、 果品加工业与果品输出
        三、 清代陕西的药材输出
        四、 木材的输出与输出路线
        五、 生活用陶瓷器皿的流通
        六、 嗜食类商品--鸦片的输出
第十一章 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商贸中介--牙人与牙行
        一、 明清陕西的牙人与牙行设置
        二、 牙税税额及相关问题
        三、 从牙税征收看清代陕西市场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雏形--典当业
        一、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发展历程
        二、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经营形式
        三、 清代陕西典当业的经营者
        四、 清代陕西当铺的地域分布特征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陕西的地域商贸特征及形成因素
    第一节 明清陕西商贸发展的地域特征
        一、 商业市场发展的地域特征
        二、 商品流通的地域特征
    第二节 商贸特征的形成因素
        一、 自然环境因素
        二、 经济结构因素
        三、 人文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D]. 王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3]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4]新疆活动性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生态学研究[D]. 阿提开木·吾布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8)
  • [5]西北五省区十二月份金融运行情况[J]. 张晓莉. 西安金融, 2005(02)
  • [6]西北五省区十一月份金融运行情况[J]. 张晓莉. 西安金融, 2005(01)
  • [7]西北五省区十月份金融运行情况[J]. 张晓莉. 西安金融, 2004(12)
  • [8]2004年西北五省区二月份金融运行情况[J]. 张晓莉. 西安金融, 2004(04)
  • [9]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 张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 [10]2004年西北五省区一月份金融运行情况[J]. 张晓莉. 西安金融, 2004(03)

标签:;  ;  

10月西北五省区金融运行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