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难点;应对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监理工作占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建筑企业能够针对建筑监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虽然目前建筑监理工作还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在日后发展中,可以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及法律、完善人员培训制度、加大监理资质审核等有效方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实现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中监理工作的意义
1.1确保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投入大、施工技术应用要求高等特点,所以如果其中某个施工工艺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则势必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万无一失,作为监理人员来说,其需要对每一施工环节予以严格的质量监理,同时控制与监督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将监理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可以符合预期要求。
1.2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绝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并且室外影响因素众多,稍不注意便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对于监理工作来说,其可有效的监督建筑工程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可以在相对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来进行,帮助施工单位检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配备齐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难点
2.1监理工作认识不够
工程监理发展中面临的阻碍大多来自于对工作本身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有关制度、体系建设投入缺乏,体系发展缓慢。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不少单位及管理者认为,工程监理工作发挥出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却占用较多的协调时间,影响正常施工进展。这种陈旧的思想不但会阻碍监理职能的发挥,还会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最终的负面效应需要由建筑行业来承担。对监理工作认识不够所带来的发展阻碍是循环性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和方法,导致监理效用无法充分发挥,影响利益相关方对其的认可度。重视程度的下降又反过来阻碍体系建设。
2.2监理权责划分不明
监理单位与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签订建立合同,对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然而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并不都来自于施工环节,从项目规划开始,即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发生质量问题时,很难明确其责任方。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权责划分问题,也导致监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受重视。
2.3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通过对实际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调研后发现,部分工地中的监理人员专业素质存在层次不齐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此外,对于部分监理人员来说,其欠缺责任意识、工作能动性也较为缺乏,难以及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发现,从而导致施工反复返工,不仅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而且也会延误施工周期。另外,从职业道德上来看,部分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限,存在故意刁难施工单位的情况,对监理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形成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难以得到业主方支持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业主方对于监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这主要是因为现场监理人员工作服务意识不强,没有及时、有效的与业主方就工程问题进行沟通,没有厘清业主方的工作思路,无法为业主真正地解决问题所引发的。此外,尽管我国法律、法规赋予了监理人员相关的权利,但是如果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未得到业主方的支持,则势必也会导致监理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3解决建筑工程监理工作难点的应对策略
3.1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监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因此,监理单位需要注重努力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具体工作为:①监理单位要积极地为监理人员组织各类相关技术培训,促进监理人员彼此对实际监理经验进行交流,有助于提高全体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②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突出的监理人员予以一定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以此来提升全体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加强监理单位内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各个监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对提升全体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3.2为业主方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为了给业主方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监理单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加强与业主方的交流、沟通,了解业主方的真实需求,以此来确保业主方可以对监理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②监理单位务必要独立地开展相关工作,即:组织关系独立、经济关系独立、业务关系独立,以此来确保监理工作不受外部因素所干扰。③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高质量的开展,监理单位可定期组织工程各方参与各类工程会议,帮助其了解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可以得到有序、高质量的实施。
3.3完善监理管理制度
监理工作管理制度是开展建筑工程监理的法律依据和工作标准,建立在规范、统一、普适的制度之上,可保证监理工作顺利进行。在遭遇一些监理问题时,也可通过权威性的管理制度加以处理。同样监理管理制度的设定应具备一定的宏观程度,将监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方式、标准、主要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留有一定的灵活空间,要求监理工作团队结合具体工程的建设条件、要求和属性,对相应的监理方案进行调整,但前提不能违背行业及国家颁布的标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统一化、规范化发展的制度,笔者认为,监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逐渐强化社会法规的融入。从立法角度出发,对与监理工作相关的标准、机制、体系等进行集中改革和创新。
3.4加强监理人员培养
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其实是各类资源的形式转化,其中人力资源处于核心位置。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监理团队,可为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达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聘用监理人才时,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除专业能力、学历、工作经验等常规考察标准外,对人员的个人素养、创新能力、监理意识等做综合的评估。提高监理工作的入职门槛,要求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认证和学历认证,配合定期及不定期专业培训,加强监理人才的二次开发。
结束语
基于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运用监理控制施工中的事故,避免因为建筑质量不达标而出现的事故问题,由此可见,监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与现代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根据目前建筑工程监理现状来看,还在实际工作中存有很多不足之处,从而致使监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邹永兴.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刍议[J].河南建材,2018(05):204-205.
[2]王玉钦.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重点[J].居舍,2018(24):26.
[3]韩志荣.建筑工程监理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3):219-220.
[4]徐五虎.试论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优化措施[J].居业,2018(06):153-154.
[5]衣相任.论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27):192.
论文作者:金世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业主论文; 建筑论文; 难点论文; 建筑工程监理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