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土、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的季节变化

高寒草甸土、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的季节变化

刘彩琴[1]2003年在《高寒草甸土、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的季节变化》文中提出本试验是以牧草幼嫩期(6月份)、生长末期(9月份)和枯黄期(12月份)为依据将30只青海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当年羯羊分为叁期,采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叁角城种羊场土壤--牧草--绵羊“叁位一体”生态环境中常量矿物元素(硫、氮、磷、钙、镁、钾、钠)进行了调查研究;借助C_(r2)O_3指示剂和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试验绵羊的排粪量和放牧采食量,同时利用代谢试验采集尿样;经实验室测定这些元素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的含量,并分析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硫、速效磷、全镁和全钙含量在12月份采样点相对最低,(分别为555.75mg/kg、8.33mg/kg、3.79mg/kg、10757.50mg/kg);土壤全氮呈现12月份(0.30%)>9月份(0.25%)>6月份(0.23%);9月份采样点土壤钠含量最高(13875.01mg/kg),相反,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低(分别为:68.63mg/kg和210.00mg/kg)。(2)牧草中硫、氮、磷、镁和钠在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为:2.93g/kg、36.90g/kg、2.58g/kg、8.84g/kg和5.77g/kg,而钙和钾在9月份最高,分别为:6.06g/kg、5.96g/kg,除牧草中钠在9月份含量最低外,其他矿物元素在12月份含量最低。(3)绵羊体内:硫和钙在6月份和1 2月份出现负沉积,日采食量也低于需要量;氮在叁期试验中是正沉积,但是日采食量均低于需要量,而且12月份血清白蛋白含量是最高月含量的0.64%~0.67%,说明12月份牧草中蛋白质不足;磷元素在6月份和12月份的日采食量低于需要量,12月份血清无机磷含量最低;绵羊日采食镁高于需要量,骨骼镁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但9月份和12月份出现负沉积,12月份血浆镁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某些营养物质影响了它的吸收;钠元素均为正沉积,日采食量也高于需要量,但血清和唾液中含钠量在6月份和12月份均低于正常含量;钾元素在9月份和12月份出现负沉积,叁期中日采食量均低于需要量,血液中钠、钾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唾液中钠:钾在6月份和9月份均低于正常值。经试验分析得出:在本地区不同季节视绵羊需要应补饲硫、氮、磷、钙、钠和钾。

辛国省[2]2010年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土草畜系统矿物质元素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土壤-牧草-家畜矿物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青藏高原典型代表性的四个县级区域,天祝(甘肃省)、大通(青海省)、玛曲(甘肃省)和若尔盖(四川省)。分别在夏季(7月份)和冬季(12月份)采集其土壤、牧草、动物组织样品,对其中的6种常量元素(Ca、K、Mg、Na、S和P)和7种微量元素(Fe、Mn、Zn、Cu、Co、Mo和Se)的含量和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别探讨了影响土-草-畜系统矿物元素动态变化的因素,以及各元素在土草畜系统内的相互关系。对该地区土壤、牧草和家畜矿物营养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牧草生产中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在饲料生产中科学运用矿物元素与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土壤矿物元素分析:共计采集了来自该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的256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11种矿物元素的有效含量(Ca、P、S、K、Mg、Na、Fe、x Mn、Zn、Cu和Co)和2种矿物元素(Mo和Se)全部含量。结果发现,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随着地区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土壤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土壤中除了矿物元素有效磷和镁外,其它元素的有效含量均高于动物可能出现缺乏的临界水平;另外土壤中总硒的含量严重低于动物硒缺乏的临界值。土壤中磷、镁、硒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该地区放牧家畜该类矿物元素缺乏,并影响家畜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草地牧草矿物元素分析:牧草矿物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牧草中多数矿物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夏季,所有地区和草地类型牧草中元素钠和硒的含量均低于家畜缺乏的临界水平,个别地区还出现元素铜和钴的缺乏。然而,夏季牧草过量的钾可能会影响家畜对元素钠的吸收,加剧家畜元素钠的缺乏;牧草中铁的含量过高同样可能会影响家畜对元素铜的吸收。冬季,所有地区和草地类型牧草中元素钠和硒的含量均低于家畜矿物元素缺乏的临界值,牧草中元素磷、硫、钾、锌、和铜存在广泛的缺乏现象,个别地区还出现元素钴的缺乏;结果表明,该调查地区牧草矿物质元素存在广泛的缺乏和季节性缺乏现象。因此,在放牧生产中补充矿物元素添加剂或舔砖对于满足家畜矿物元素的需求,提高家畜生产力和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牦牛组织矿物元素分析:牦牛血液中所有矿物元素均受季节因素的显着影响(P<0.05),肝脏中元素铜、钴和硒的含量同样受季节因素的显着影响(P<0.05),牦牛组织中多数矿物元素在夏季含量相对较高。夏季,所有地区牦牛血液中元素钠和硒的含量均低于家畜缺乏的临界值,天祝地区牦牛肝脏元素铜含量也处于缺乏的临界水平。冬季,所有地区牦牛血液中元素硒的含量同样低于缺乏临界值;除天祝地区外,牦牛血液中磷、钠、铜的含量均低于家畜缺乏的临界值,牦牛肝脏铜以及部分地区肝脏硒的含量也低于家畜缺乏临界水平。结果表明,放牧牦牛存在广泛的元素钠和硒缺乏,同时还表现出元素磷和铜的季节性缺乏。因此,在牦牛放牧生产中有必要应用矿物元素添加剂来提高牦牛矿物营养、健康和生产力水平。土-草-畜矿物元素相关性分析:季节因素可引起矿物元素在土-草-畜系统中相关性的变化。在夏季,除元素磷外,牦牛血液中所分析的矿物元素与牧草中的矿物元素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除牧草钾(P<0.01)和硒(P<0.05)外,土壤和牧草中的矿物元素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同样,在土壤和牦牛血液之间仅有元素钾表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P<0.05)。相反,在冬季,除元素硒(P<0.05)外,矿物元素在牧草和牦牛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土壤和牧草之间仅元素磷有显着相关性(P<0.05)。然而,矿物元素钾、钠、锰、硒在土壤和牦牛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元素镁(P=0.067)、锌(P=0.053)、铜(P=0.073)、钴(P=0.067)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价自由放牧牦牛矿物营养水平时,可以通过草地牧草分析来评价牧草和家畜的夏季矿物营养水平;而在冬季,土壤矿物元素分析却能更好的用来评价牦牛的矿物营养状况。

钟金凤[3]2005年在《青海海西、海南州不同季节矿物元素的盈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4~5 月(冬春季)、7~8 月(夏季)和10~11 月(秋季)对青海海西州和海南州土壤、牧草和家畜系统采取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矿物元素研究。 试验一: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种羊场土壤、牧草和绵羊血清和骨组织中钙、磷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 值大于8.0,碳酸钙含量丰富,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较低。(2)夏季牧草中的钙含量为8.08g/kg,绵羊日摄入量为12.24g,磷为1.56 g/kg,日摄入量为2.36g,基本能满足机体需要;冬春季和秋季牧草钙、磷浓度和日摄入量较低,不能满足动物体需要。(3)放牧绵羊体内的钙、磷营养状况在夏季较好,而冬春季和秋季处于亚健康状况。 试验二:青海海南州江西沟种羊场土壤、牧草、绵羊血清和被毛中五种微量元素(铜、钼、锰、锌和硒)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青海海南州土壤硒含量为0.061mg/kg~0.12mg/kg,低于土壤缺硒的临界值(0.5mg/kg),属于缺硒区;土壤铜、钼、锰和锌含量处于或接近正常水平。(2)牧草:青海海南州秋季牧草中铜浓度为3.77 mg/kg,春季牧草中钼浓度为0.31mg/kg,处于缺乏状态;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牧草中硒处于一般缺乏状态(全年平均为0.03mg/kg);叁个季节的牧草中锰和锌浓度能满足机体需求。(3)日摄入量:青海海南州放牧绵羊从牧草中的铜、钼和锌日摄入量在冬春季和秋季不足或稍有不足;硒的日摄入量在叁个季节均不足;锰在叁个季节均能满足畜体需要。(4)血清和被毛:青海海南州放牧绵羊血清铜和钼处于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但被毛中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血清和被毛中硒的浓度均低于正常水平,处于缺乏状态。(5)综上所述:青海海南州放牧绵羊铜和钼亚临床缺乏,硒处于缺乏缺乏状态,建议适当补充铜和钼复合微量元素制剂,特别要注意对硒元素的补充。

李亚奎[4]2005年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矿物质营养系统集成型检测技术为基础,采取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不同季节土壤~牧草~绵羊“叁位一体”生态环境中矿物质元素进行研究,同时借助饱和烷烃法测定试验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和所食每种牧草的比例,对该地区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通过补饲效应试验对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放牧绵羊夏秋冬叁季利用饱和烷烃法测得采食量的结果分别为:绝对采食量分别为 1.52±0.04kg/d、1.60±0.05kg/d、1.13±0.10kg/d,相对采食量为:4.35%、3.86%和 2.65%。绝对采食量在秋季达到最高,但相对采食量随季节的推移呈递减趋势。不同季节土壤、牧草和畜体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不同,从叁季的整体水平来看,土壤中 S、Cu、Mn、Zn、Se 处于临界缺乏状态,其它元素处于正常水平。所测牧草中各种矿物质含量表明:P、Na、K、Se 为缺乏状态,S、Cu、Zn 为临界水平,Fe 处于过量状态,结合对该地区放牧绵羊被毛、血浆和脏器中矿物质含量的测定,以及对各种矿物质的进食量和消化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处于低 P、低 Na、低 K、低 Se、高 Fe 的生态环境。同时 S、Cu 和 Zn 处于亚临床状态。在补饲效应试验中,补饲这些矿物质元素同时补饲精料组体重显着提高(P<0.01),而单独补饲矿物质元素组,体重没有显着变化,证明该地区放牧绵羊营养限制因子中矿物质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广泛的存在能量和蛋白的缺乏。

王彪[5]2009年在《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丰缺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测定不同季节相关指标,研究了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土-草-畜”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四种主要常量元素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江西沟3季牧场土壤属微碱性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碳酸钙含量丰富,质地肥沃;土壤全磷除夏季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外,其余两季均较低;冬春季草场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夏季中等,秋季缺乏;秋季土壤有效硫含量丰富,而其余两季潜在缺硫。2.牧草营养成分随季节变化明显,钙和硫元素3季内均能满足放牧绵羊的需要,但是氮和磷元素,除夏季含量丰富外,其余两季含量极度匮乏,成为限制当地畜牧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3.放牧绵羊的氮、硫、钙、磷的采食量除夏季能够满足机体需要外,其余两季均较低;尤其在冬春季和秋季时,放牧绵羊氮和磷的采食量极低。4.放牧绵羊瘤胃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夏、秋两季总氮含量大于冬、春季,但是尿素氮含量的变化却相反。5.牧草氨基酸含量夏季时高于冬、春季和秋季,与牧草氮的季节性变化相同,但是含量偏低;绵羊毛氮、硫、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3季内均较低,山羊毛氮和胱氨酸含量较为丰富,但是硫和蛋氨酸含量低。6.放牧家畜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在夏、秋两季时处于正常,冬春季时较低,并且与牧草氮含量呈线性相关(r=0.813,0.788,0.826,0.769,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秋季<夏季<冬春季,说明秋季放牧家畜体内蛋白质的沉积较夏季和冬春季时好;放牧绵羊血清硫含量3季内均较高,但是与牧草硫含量相关性不强;放牧家畜血清钙和无机磷含量3季内均处于或高于正常范围,而血清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骨钙素和降钙素含量均为夏季低于冬春季和秋季,说明放牧家畜在冬春季和秋季时需要骨骼动员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液钙、磷水平,但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缺乏钙、磷症状,而是处于缺乏的亚临床症状,并且缺磷的程度要大于缺钙。7.牧草钙、磷含量与血清钙、磷浓度的相关性不强(除牦牛外),但是与血清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骨钙素和降钙素有较强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血清羟脯氨酸和骨钙素呈强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利用血清指标来判断放牧家畜的骨营养及钙磷营养状况,具有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的特点,并且可以用来定期抽样检测放牧家畜的骨骼营养状况,从而避免了由于钙磷等元素的缺乏(或亚临床缺乏)引起的生产力下降。最后建议当地在冬春季和秋季加强对放牧家畜的补饲及管理,特别要注意对蛋白质和磷元素的补充,提高当地畜牧业的生产水平。

魏炳栋[6]2005年在《不同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土—草—畜”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丰缺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测定不同季节相关指标,研究了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土-草-畜”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四种主要常量元素的影响,并对这些元素作了丰缺讨论,从而得出:(1)江西沟3季牧场土壤属微碱性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碳酸钙含量丰富,质地肥沃;土壤全磷除夏季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外,其余两季均较低;土壤有效磷含量,冬春季草场土壤含量丰富,夏季土壤含量中等,秋季土壤有效磷缺乏;秋季土壤有效硫含量丰富,而其余两季土壤为潜在缺硫;(2)牧草营养成分随季节变化明显,钙和硫元素3季内均能满足放牧绵羊的需要,但是氮和磷元素,除夏季含量丰富外,其余两季含量极度匮乏,成为限制当地畜牧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3)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和氮、硫、钙、磷的采食量除夏季能够满足机体需要外,其余两季均较低,尤其是氮和磷的采食量在冬春季和秋季时极低,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生产;(4)放牧绵羊瘤胃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夏、秋两季总氮含量大于冬春季,但是尿素氮含量较低;(5)牧草氨基酸含量夏季时高于冬春季和秋季,与牧草氮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相同,但是含量偏低,绵羊毛氮、硫、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3季内均较低,山羊毛氮和胱氨酸含量较为丰富,但是硫和蛋氨酸含量低;(6)放牧家畜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在夏、秋两季时处于正常,冬春季时较低,并且与牧草氮含量呈强直线相关(r=0.813,0.788,0.826,0.769,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秋季<夏季<冬春季,说明秋季放牧家畜体内蛋白质的沉积较夏季和冬春季时好;放牧绵羊血清硫含量3季内均较高,但是

焦婷[7]2003年在《青海省环湖地区土壤—牧草—畜体生态体系中微量元素季节变化及其盈缺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从微量元素营养的角度,对青海省叁角城种羊场夏(六月中旬)、秋(九月中旬)、冬(十二月中旬)叁季的水、土壤、牧草、绵羊被毛、血液、组织器官及粪、尿中铜、锰、铁、锌、钼和硒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用外源指示剂(Cr_2O_3)法测定了绵羊的排粪量;同时选5只健康成年羊进行食管瘘手术,采集其采食牧草样,用体外离体消化法测定其干物质消化率,再结合排粪量计算绵羊的放牧采食量。经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从叁季整体水平来看,铜含量处于临界缺乏状态,锌正常,铁丰富,钼稍低于我国正常土壤钼水平,严重缺硒。所测牧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除硒外,铜、锰、铁、锌、钼均为夏季>秋季>冬季。叁季可食牧草平均值中铁、锰含量较高,锌、钼均处于临界缺乏状态,冬季缺铜,夏季严重缺硒。绵羊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叁季铁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铜、锰、锌、钼均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硒则在暖季充足,冷季严重缺乏,仅为0.012mg/kg,极显着的低于羊毛缺硒值0.079mg/kg(p<0.01)。从叁季绵羊血液、肝脏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出,该场绵羊铜已接近体缺乏,锰、锌、钼处于临界缺乏,铁充足。从整个土壤-牧草-畜体生态体系来看,青海叁角城种羊场绵羊处于低铜、低锌、低钼、低硒的营养状况。

许贵善[8]2005年在《青海海西土—草—畜系统中八种矿物元素季节变化和盈缺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于2004年春季(4-5月)、夏季(7-8月)和秋季(10-11月),对青海海西地区土壤-牧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叁种常量元素(氮、硫、镁)和五种微量元素(铜、锰、锌、硒、钼)的季节变化和盈缺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效硫在夏季显着高于春季和秋季;土壤不缺镁;铜的含量在春季偏低,夏季和秋季在正常范围内;锰在春季和夏季处于正常范围内,秋季低于我国的正常土壤锰含量(710μg/g);土壤不缺锌,缺硒;钼的含量(0.0922μg/g)在叁季均比我国土壤钼平均含量的下限还低。②牧草:在夏季,可食牧草中氮和硫的含量均可以满足绵羊生长的需要,在春季和秋季远远的低于绵羊的基本需要量,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牧草中镁的含量不能达到NRC(1985)绵羊营养需要规定的标准,但高于青海湖地区牧草镁的平均含量;夏季牧草可以满足绵羊铜的正常需要量,春季和秋季牧草铜则处于缺乏状态;锰的含量在夏季达到124.24μg/g,比饲养标准建议的需要量上限高出2倍,而在秋季(20.85μg/g),接近于饲养标准的下限;秋季牧草锌的含量(10.00μg/g)低于NRC 推荐绵羊锌需要量范围;牧草严重缺硒、缺钼。③血清:血清白蛋白含量在春季和秋季显着低于夏季(P<0.01),而且显着低于绵羊的正常含量;血清尿素氮的变动范围在8.23~23.08mg/100mL 之间,秋季处于较低的水平;血清总硫含量为夏季(43.27mmol/L)>秋季(42.31 mmol/L)>春季(32.31mmol/L);绵羊不缺镁;锰含量能够满足绵羊生长和发育的需要;绵羊血清锌含量在0.92~1.20μg/mL 之间,处于正常范围内,而血清中硒的含量极低;钼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④绵羊被毛: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毛硫的含量分别为1.93%、1.87%和1.91%;绵羊被毛中铜含量较低;锌含量在87.27~117.78μg/g 之间变动;绵羊被毛硒含量在0.0044~0.0298μg/g之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高寒草甸土、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的季节变化[D]. 刘彩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03

[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土草畜系统矿物质元素动态研究[D]. 辛国省. 兰州大学. 2010

[3]. 青海海西、海南州不同季节矿物元素的盈缺分析[D]. 钟金凤.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4].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D]. 李亚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5]. 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丰缺影响的研究[D]. 王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6]. 不同季节对青海海南地区“土—草—畜”放牧生态系统氮、硫、钙、磷丰缺影响的研究[D]. 魏炳栋.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7]. 青海省环湖地区土壤—牧草—畜体生态体系中微量元素季节变化及其盈缺分析[D]. 焦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03

[8]. 青海海西土—草—畜系统中八种矿物元素季节变化和盈缺规律的研究[D]. 许贵善. 甘肃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高寒草甸土、草、绵羊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的季节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