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论文_王见

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论文_王见

江苏润科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促使土木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提高。为了顺应新时期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物所需要承受荷载的增长,以及其功能的不断丰富,这就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来作为保障。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裂缝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字: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因素

1.1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建筑工程中,任何的建筑原材料都要求具有稳定性,混凝土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因为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但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很多渗入混凝土结构中的材料都具有溶液,如果混凝土自身的体积稳定性较差,这些溶液会轻易的进入混凝土内部,那么混凝土的牢固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于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来说,整体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后期使用。

1.2 水泥水化热开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很容易产生水泥水化热开裂的问题,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水化作用,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这使得混凝土内外会有较大的温度差异,然后混凝土会由于温度应力作用出现开裂现象。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外部环境也会产生水泥水化热开裂的情况,;例如在夏天,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周边温度很高,这种温度下,水泥的水化反应也会更剧烈,出现开裂的几率更大。

1.3 混凝土自缩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中,由于混凝土浇筑后需要靠两成的水分进行硬化,这就使得一些施工人员往往因为没有把握好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分蒸发,造成了混凝土收缩现象的发生,最终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此外,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往往会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添加一些添加剂与矿渣,这也会造成施工人员对于建筑混凝土水分蒸发的控制失误,最终引发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发生。

2、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改善措施

2.1 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首先要从其内部入手,就是先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问题。可以从水泥的原料方面选择水泥,一般矿渣的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作用较低,而且这种材料的水泥后期的强度高,并且可以使水泥用量降低。

2.2 降低混凝土的实际入模温度

外部环境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而且混凝土原材料不能长时间受到强光照射,所以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而且根据情况会进行水雾喷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也应该避免使用温度较高的谁,同时要保持模内通风,或者可以加入缓凝型减水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水化热。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作业是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中很重要的一环,混凝土自身具有收缩性,而且这种特性是无法消除的,只能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要要分层、分块的进行浇筑,同时在对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布置上也要做到科学合理。水化热的影响也会因此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现象也会得到控制。一般时候,如果要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密度,可以加入超细活性掺和材料和高效减水剂,因为这些措施可以阻止水溶液渗入混凝土中,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仅需要搅拌技术,还需要捣实技术和施工缝技术。当然,施工缝技术并不是在整个浇筑阶段都需要应用的,当混凝土因为原因停止施工时,就要进行施工缝施工,施工缝的位置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定位,一般都会选择施工方便和剪力小的部位。而混凝土的捣实施工技术是在浇筑混凝土完成后进行的,会使混凝土更加稳定牢固,一般进行混凝土捣实施工都会在夜间,因为夜间混凝土的温度差会减小,对于混凝土的影响也最低。

2.4科学把控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控。首先找到并设定混凝土的温度测点,然后对混凝土的内部外部、用于保温的材料和养护水的温度进行监测。最后要讲这些测量数据汇总统计并记录,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温度测点科学合理的布置,测点要根据混凝土的结构进行确定。(2)测量数据要保证准确全面,数据要体现混凝土内外和周围环境的各个方面。(3)数据要通过科学的分析,采取的相应措施要保证准确和高效。

2.5 抗裂性能的提高

2.5.1 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与添加剂的应用

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正确配比以及较好使用添加剂的两种方式,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不会出现裂缝问题。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选择混凝土配比材料、进行混凝土配比以及进行具体施工;而在添加剂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中添加添加剂,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自缩性得以较好控制。

2.5.2 增强材料和配筋的应用

除了合理配比大体积混凝土混合料和添加剂之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增强材料和配筋,例如添加一定的无机和有机纤维,适当的金属纤维等,进行合理的配比添加,会使浇筑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强度增加,牢固性更好,稳定性也会增强,从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3、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速。在建筑行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技术,其在为土木工程提供支撑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因素,并从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实际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科学把控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抗裂性能的提高五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J].科技风,2014,12:162.

[2]柯晶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某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4,09:83-84.

论文作者:王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论文_王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